尝试教育思想下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期   作者:田爱蕊
[导读] 尝试教育思想作为一项创新型教育理念,能够有效满足当前教育领域所推行的新课改要求
        田爱蕊
        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第三实验小学   055550
 
        摘要:尝试教育思想作为一项创新型教育理念,能够有效满足当前教育领域所推行的新课改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占据了主体性地位,不论何种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核心都应当确立为推动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以尝试教育思想为背景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究,对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课堂现代化的效果和质量水平提升具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市教育;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有效策略
        我国教育领域小学阶段数学学科教学课程的开展,在当前仍然是采取围绕教师核心开展教学的模式,此类以教师开展基础知识讲解的教学方法,极易使教师忽略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进而导致课堂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教学活动的开展质量大大降低。
        1. 尝试教育教学思想理念内涵概述
        尝试教育理念认为学生素养的培育比仅教导其掌握浅显知识更加重要,其理论核心在于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尝试,实现自身核心素养的成功培育,进而达成自身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创新技能的有效锻炼。尝试教学思想引导下的尝试教学方法最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设立应当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独立个的培养和完善人格培育;教学开展过程需要以人为本,通过因材施教实现每位学生的在不同方面长远的发展;教学举措应该以人为本,侧重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实现学生学习兴趣,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高质量培育三方面原则。
        2. 小学数学当前教学工作开展现状
        小学数学当前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大部分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说教为主,学生被动听讲及完成作业接受知识灌输传统教学模式,此类教学模式尽管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刻板记忆方法迅速掌握数学定理知识,但却会由于过程枯燥无聊,学生难以产生较好的学习参与感,精力和注意力难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有效集中,而导致出现学习效率普遍低下的情况,此类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展时忽略了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彰显,从而为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开展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培育造成了阻碍。
        3. 运用尝试新教育思想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3.1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立正确教学方向
        结合小学生在当前年龄阶段已经具备自主意识的思维特性,教师应当明确了解到外界知识在当前年龄阶段学生思维中的涌入对其思想的形成和塑造具有着重要影响,相较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帮助,学生更加希望也更加需要在精神层面得到教师的引导与帮助,以及教师与同学在精神层面的认可和尊重。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以开展尝试教学时,首先应当对于所授学生产生足够了解,清晰明确认识到学生在此年龄阶段具有的性格特征,学习水平以及认知偏好等,进而才能通过合适教学方法的采用实现因材施教,有效落实尝试教育理念引导下的教学工作。


        3.2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奠定素养培育基础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具体是指小学数学教师通过有效性教学决策的运用,增强学生学习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具备自信,进而在课堂开展过程中,促使学生的记忆力变得更为集中,以实现课堂尝试教学工作更加高效的开展,在愉悦课堂氛围的前提下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奠定基础。
        3.3 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尝试学习时,应当首先在备课阶段做到针对教材作出充分研究并形成透彻理解,通过教学核心内容的精准把握,深化思考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目标的确立以及教学方案的制定,进而在教学阶段,借助问题教学情境的创设,实现对于学生学习尝试的循序渐进层层引导,最终激发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深度思考,推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针对自身经历做到完全投入,切实增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程度和比例。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冀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课程开展阶段,教师就可以首先为学生提出如“同学们手中的圆形中性笔侧面一圈的长度应该怎样测量呢?”的教学问题为学生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针对圆的周长,测量方法的积极思考,有的学生会用标记一点令其在平面滚动一圈以测量两点之间线段距离的方式测量圆的周长,还有的学生会通过将细线的尖端固定在一点,使细线在同一平面绕其一圈在终点进行标记,再测量线段长度的方式实现对圆的周长的测量,在学生针对较小的圆的测量方式完成思考后,教师在为学生引出如“篮球的周长如何测量?圆形操场的周长如何测量?地球的周长如何测量?”等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加以思考,从而通过学生的不断尝试实现对于学生求知欲望的激发和创新思维的锻炼,使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最终探索发现计算圆周的方法核心和数学理论公式,达成对于学生创新思维和自学能力的培养目标。
        3.4 结合以人为本思想,开展有效教学评价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成长和心智发育的关键时期,其相较于其他年龄阶段,往往更加渴望教师对其作出认可,并对于教师对其作出的评价更为在意。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通过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开展,深入实践以人为本尝试教育理念,发挥教学评价对于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和课堂教学开展有效性的积极促进效用。教师在教学评价内容中,应当关注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也应当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教师开展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针对自我能力,认知水平和学习偏好产生清晰认知,进而促使自身教学目标的树立根据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给予学生恰当鼓励,帮助学习成绩较差学生树立数学学习自信心,推动数学成绩较好学生更具进取提升意识。教师在教学评价具体时间阶段,则应当重点关注针对学生所犯错误作出恰当处理,避免出现极端评价,评价过程也应当以引导学生探索自身所遇学习问题成因并积极寻求正确解决方案为主要内容。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在尝试教育思想下实现对于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就应当在针对尝试教育理念形成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学生主导性学习地位在课程教学课堂中的明确和彰显,进而通过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探究积极性的激发和培育,达成推动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提升,促进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提高的教学目标,以切实保障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有效性得到增强。
        参考文献
        [1]王文科.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知识文库,2021(02):81-82.
        [2]陈丽丽.浅析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21(06):62-63.
        [3]陈思思.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性探讨[J].考试周刊,2021(05):61-62.
        [4]王玉萍.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1(05):3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