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守林
丹棱县第二中学校
摘要:生活化教学方法引入具体的物理知识学习中,能够促进物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结合。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借助熟悉的生活,对知识概念、定律、实验等内容进行理解与掌握。所以为体现该方法的有效作用,需要教师合理规划应用对策。本文就生活化教学与物理学科作出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
物理学科本身难度较大,教师想要学生持续保持新鲜感,对物理知识和实验能够积极进行探究和实践,还需要引入生活化教学方式,联合相关手段,促进学生在生动多样的环境下开展物理学习。
一、微课导入生活资源,贯穿学生学习过程
微课可对学生的各个学习过程进行积极干预,教师可将生活化教学以合理方式与微课有机融合,让学生的整体学习更加生活化和高效化。①应用于课前。针对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来说,教师可搜集与该定律相关的生活例子,如将盆中的水借助惯性倒出,公交车急刹车人会往前倾等。将这些例子以图片或短视频的方式插入微课视频中,并在视频中对该定律的基础概念进行介绍。在视频末尾,提出基础预习问题:何为惯性?物体在什么状态下会进行匀速直线运动?[1]学生在接收到教师发来的微课视频后,利用课前时间进行预习浏览,并依照微课内容和相关资料,完成预习任务。同时教师需做好学生的反馈分析工作。②应用于课堂。
在课前预习中,微课视频内展示了与生活相关的例子,教师可将其导出提出问题“通过观察视频所提供的例子,你还能想到哪些与其相似的生活事例?”这时学生联想生活,结合已了解的基础知识点,得出多种答案。有的学生说公交车停下会前倾,相反情况下人会往后倾;有的学生说踢足球的时候与该定律描述的情况很相像。学生回答后教师对该定律进行深入讲解,以帮助学生掌握,并意识到原来很多生活现象都借助惯性。在课堂中教师应多借助微课视频,以引导互动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问题讨论和回答。③应用于课后。课前及课堂中,教师应加大关注,将学生所存在的易错点、学习难点等进行归纳,在课后有针对性地录制相关视频。学生可以通过自我评测、根据自身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找出自己对该知识内容的学习不足之处,以针对性选择教师提供的视频进行二次学习和巩固。同时,为将该定律合理运用于生活,教师还可推送一些课外延伸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进行拓展。
二、小组合作结合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物理实验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实验具体内容合理导入生活资源,让学生能够在实验各个过程中都能够感受到其与生活之间的有效连接。例如,在杠杆原理教学时,教师先提出问题“你们有没有去过健身房?有没有玩过跷跷板?在过年时有没有看家里人开过红酒?平常有没有路过施工地看见过挖掘机施工?”学生在回忆联想中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教师会提出这几个问题,与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何关系,进而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此时教师就可引出杠杆原理知识,作出深入解析。为强化学生掌握程度,可引出与该知识相关的物理实验。首先介绍器材及具体步骤,其次进行分组,由学生根据知识,按照实验要求,结合生活经验,规范开展实验。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能够明白教师先前所提的问题,清晰感受到生活中杠杆原理的应用优势。另外,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成绩、能力、性格等方面进行合理分组,确保小组内成员各具特点,且能力不一,但各小组间总体水平保持均衡。合作开展前,需要组内进行职责任务划分,确定由谁确定器材、由谁开展实验、由谁进行实验记录等。
三、以生活为主题,组织多种物理学习活动
生活化教学主要指教师能够以生活为背景和教学条件,开展与生活相关的物理教学工作,确保教学所对应的目标、内容、过程等方面都符合生活实际,满足学生发展需求。让学生既可通过物理了解生活,也能够借助生活体会物理知识,获得多种体验的同时提升综合能力。所以教师在日常还应以生活为主题,多设计一些趣味物理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规范课堂学习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趣味、放松、竞争等方式去接触物理和运用物理。比如教师设计“大气压”主题,让学生在课后积极收集生活材料,以自身能力配合其他同学共同设计生活实验,感受大气压以及掌握与大气压相关的物理知识。如一组学生提取生活素材,准备了热水、冷水、盆、塑料瓶等材料,在瓶中装入热水并将瓶盖拧紧,摇晃均匀,后将瓶身外部用冷水淋湿,验证现象。或者开展物理知识比拼、生活物理交流会等,为学生提供多个可进行自主表达、知识交流、经验分享的学习发展机会。在学习活动整体设计开展阶段,教师应采纳学生的意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多组织学生想要参与的活动,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参与动力有积极影响,也更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和运用。
结语:综上所述,初中物理学习具有一定难度,为了让陌生且复杂的知识内容变得更加熟悉、简单,还需要教师能够提高对生活化教学的重视。在具体的教学中,将该方法与微课、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等手段进行连接融合,应用于学生的物理学习中,促进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体会生活中的物理。
参考文献:
[1]黄志坚.浅析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9,(1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