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
四川省犍为县清溪高级中学 614404
摘要:物理学科对于理科学生来说是一门难度较大的课程,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知识跨度相差较大,很多学生在升学的过程中难以适应物理难度的变化,对某些知识点的理解还停留在初中阶段,这导致初高中物理的教学衔接出现了一定的阻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做好高一新生的物理教学引导。帮助学生迅速对初中和高中物理知识进行有效的衔接,迅速进入高中物理学习的状态,由此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质量。
关键词:新课标;物理教学;衔接
一、引言:高中物理学科的学习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在高中物理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由于高中物理课程的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初中和高中学习物理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很多学生未能及时适应变化,由此导致物理学科的学习较为困难。因此,教师需要在新课标的背景之下,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帮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找到方法,不断寻求突破。
二、引导学生改变自己学习物理的思维方式
在初中的物理教学课本,大多数内容都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觉得虚无缥缈,能够和现实紧密相连。这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物可寻。而高中物理课程内容,难度普遍较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例如在学习电场、磁场的过程中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概念,学生在理解上就较为困难。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给学生不断灌输转换自己的物理学习思维能力的教学理念。为了帮助学生克服理论知识变得复杂的变化,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向学生展示对某些理论和定理的推导过程。教师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某些理论的实验推导环节的教学。这能够增强学生对于物理知识背景的了解,让学生对定理和规律的理解更为深刻和透彻。教师一定不可以忽略实验环节,必要时还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实验探究。尤其是那些验证类实验,更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立体化。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实验现象不断深化自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对学习物理的思维能力的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能力必须随着课本知识难度的不断增加而发生变化,不能再用初中的学习方式来对待高中物理课程的学习。要扎实的对待每一节课程内容的学习,将每一个知识点都理解透彻,才能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学生只有及时转换自己学习物理时的思维方式,才能更好地适应物理教材和知识内容的变化和难度升级。
三、侧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高中物理知识的能力
在新课标的背景之下,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侧重对学生自主学习高中物理能力的培养。初中的物理学习倾向于老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督促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小,自我学习的意识还尚待开发,因此,主要是靠老师的督促与引导。由于初中时期的物理知识较为简单,内容也较少,所以在老师的教学范围内,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得较为全面。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和强化训练。但在步入高中之后,物理学科的内容开始增加,学科的难度也开始不断升级。这个时候教师就难以对所有学生的学习状况都一一掌握。
就无法做到像初中物理课堂那样,对每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所以在高中物理课堂的开始,教师就应该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所训练。从课后习题出发,让学生通过对课堂内容的吸收,以及课下自己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自主完成课后习题。在高中物理的习课堂上增设习题课。以学生自己讲解课后习题的形式,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思考,认真完成所学物理知识的课后习题。当学生对高中物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就能够形成不断自学的习惯。其次,教师应该在高中物理课堂传授方法性的教学,让学生真正的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在今后其他知识点的学习中,能够用到这些学习方法进行深入的探究。这样就能够解决学生面对高中物理问题时无从下手的窘迫局面。物理学科总体来说还是方法的教学,知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每一个知识点都不一样,但方法确实是有迹可循的。学生真正掌握了学习物理的方法,才能够在日后高中物理的每一个知识内容的学习中有法可循。由此,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都能够有所提升。
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教师在对高中物理学生进行衔接教学的时候,应该侧重对学生物理学习方法的引导和教学。初中物理知识相对比较简单,很多学生无论是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还是用题海战术,只要肯下功夫,就能收获自己想要的成绩。但是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可能有些学生会出现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没有用对正确的物理学习方法,而未能取得自己理想的成果。由此可见,在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的衔接过程中,一定要针对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进行相关教学。要让学生能以正确的态度和正确的方式来学习中物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寻求最佳的学习效率。首先,在课堂的45分钟,要让学生聚精会神的听老师对于知识点的讲解,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高中生在刚刚接触高中物理的时候,对于某些突然出现的概念是难以理解的,所以老师的教学课堂就显得异常重要。要能够确保自己集中注意力,跟着老师的步伐进行学习,才能在后续的过程中培养自己如何学习物理的自学能力。其次,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物理的习惯,做好课堂笔记。因为高中物理的知识点相对而言较多,难度也较大,一段时间没有接触前面学习过的知识后,可能就会出现遗忘的情况发生,就是通常所说的学了后面忘了前面。因此,学生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做好笔记,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记录相关物理知识点,这对后续的复习和巩固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在做物理习题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总结。如果一味的采用题海战术,可能,一方面会造成学生在学习时非常疲惫,另一方面,可能也达不到预期的结果。所以一定要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确保做题的质量和方法。将某一类型的物理习题,做到举一反三,学懂弄通,确保之后遇到同种类型的题目,可以迅速做出反应。这样的做题质量应该作为一个检验自己是否真正掌握某一知识点的标准。要确保自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入,能够在做习题的时候多想多思考。也要重视对物理错题的总和归纳,犯过一次两次的错误,确保自己不要再犯第三次,由此,能够帮助学生在高中学习物理的效率有所提升。
总结:在新课标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从转变自己学习物理的思维方式和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这三个方面出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切实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在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过程中,能够以较快的速度不断适应新的教学,以期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黄绪学.浅谈初中物理探究实验中的初高中衔接[J].学科教学,2014(5):76.
[2]苏明义,魏南霞.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分析与实施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21-124.
[3]高亚飞.对新课程改革下初高中物理衔接策略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