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杏
广西梧州市龙圩区龙圩镇苍梧中学 543000
摘要:伴随课改工作的正常开展,普遍教师都将注意力放在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来说,教师同样需要转变个人态度,基于内容传递本身,按照核心素养的要求,对学生的学科能力展开培养,以此提升其整体水平。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高中历史教学之中,基于核心素养的要求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方法,并通过相关案例展开说明。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教学;历史课程;学科能力;培养
引言:对于历史学科而言,所谓学科能力,主要指的是学生在日常学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特殊能力。因此,教师理应对此予以重视,结合早期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活动持续调整,以此提升学生们的实际水平。
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基本概念分析
通常来说,教学目标就是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否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将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整体效果。早期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往往会对这一部分工作有所忽视,导致教学质量不高,使得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受到了限制。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进行目标设计的时候,除了要注重知识传递之外,还要确保技能培养能够达到预期,并且情感态度还要和价值理念做到有机平衡。此外,教师还要深入领会核心素养和教学目标存在的实际关系,从历史核心素养部分入手,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一般来说,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性过程中,需要学生长时间努力。所以,目标设计是否能够促使学生形成相应的学科能力,不能单看一节课的效果,而需要长时间观察。当目标设计与学生的认知度保持一致后,学生们自然可以更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进而提升自身整体水平[1]。
(二)具体案例分析
例如,在进行“君主立宪制”知识内容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教学目标设计,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展开培养。具体来说,教师需要设计两方面目标。其一是依靠情境再现的方式,对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情况予以详细分析。其二,基于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情况,对其实际发展的情况展开梳理,以此能够有效了解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思考其他国家的文化特点。由于这些目标内容非常具体,能够将本堂课程的全部要求呈现出来。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就能以此为基础,学生们就能深入思考,从而更好地达到预期目标,进而使得自身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二、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一)基本概念分析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充足的学习经验,知识基础极为扎实。教师在进行活动组织的时候,不能总是将其看作是毫无认知的小孩儿,向其强行进行内容输出,让其形成特定的价值观。如此不但有一定概率让学生感到十分反感,而且还会让其形成一定的依赖心理。时间一长,便会失去思考能力。一旦老师不进行指导,学生就不会自主思考,从而影响了个人发展。无论哪一个学生,都有一定概率成为历史学家。因此,教师就要对学生的潜在能力予以有效挖掘,通过问题情境的方式,合理引导,促使学生在问题分析的过程中慢慢形成历史解释能力,掌握相关方法。
(二)具体案例分析
例如,在对于“君主立宪制”内容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同样可以对学生历史解释能力展开培养。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设备的方式,播放一段相关视频内容,让学生们对其中的知识内容有一定了解。之后教师再提问:“通过微课视频内容可以知道,在世界范围内,英国是最早一个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国家,那么大家能否告诉我,到底什么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呢?而对于居住立宪制来说,其又和资产阶级代议制之间具体有着怎样的联系?”由于在提问之前,学生们已经观看了视频,很快就融入到了问题情境之中,注意力十分集中。为了能够获得答案,就会尝试多种不同的方式,搜集相关资料,并与周边的同学进行沟通,交换自己的想法。通过这一方式,学生们不但加深了对知识内容的认知,而且还逐步形成了历史解释能力,懂得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相关问题予以阐述,体会到了其中的快乐,进而提升了学习水平[2]。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基本概念分析
基于新课标中能够得知,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除了要进行内容传输之外,还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予以培养,促使其能够在课余时间,按照自己的节奏,投入到学习工作之中。这其中,最为有效的方式便是合作探究。基于特定的主题,让学生们以小组的方式,共同展开详细探究。大家可以分工合作,各自完成一部分任务,最后再予以汇总,进而实现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
(二)具体案例分析
例如,在进行“君主立宪制”内容学习的时候,为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就能布置一个合作探究任务:“大家通过自由分组的方式,针对首相、内阁、国王以及英国议会之间的具体关系展开详细探究。”在历史教材之中,并没有提供具体答案,单纯阅读教材,学生们无法获得结果。因此,小组成员就需要按照主题要求,合理划分责任,各自完成对应的任务,搜集相关资料。之后,大家再将收集的所有资料汇总在一起,共同整理,带着史证意识,详细分析。在完成探究之后,每个小组可以派一名代表上台,分享本组讨论的成果,其他小组需要认真聆听。通过这一模式,学生不但能够有效掌握历史探究的具体方法,了解了其中的全部过程,而且还能在与他人的沟通中,从多个方面进行内容认知。增强了学习能力,同时认识到了团队协作的价值,进而为自身的实际发展带来了多方面帮助[3]。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早期在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由于教师采用的方法不够合理,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们无法有效完成知识认知,影响了个人水平的提高。为此,教师就要转变个人态度,按照核心素养提出的相关要求,对教学方法展开全面调整,以此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促使其有效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逐步形成各方面基本能力。如此一来,学生们的整体水平就会大幅度提升,为其个人发展带来了诸多帮助,进而能在未来的高考中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陈正桃.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下),2017,000(007):223.
[2]李晓珊.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微探[J].考试周刊,2017,000(057):155-155.
[3]伍正乔.新高考下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000(02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