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情境创设的探究与运用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期   作者:廖俊远
[导读] 情境创设的探究与运用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突破原有教学窘境、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步骤
        廖俊远
        广东省英德市第一中学  513000


        摘要:情境创设的探究与运用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突破原有教学窘境、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步骤。新课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治素质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政治教师要积极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开展政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提高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本文以高中政治教学情境创设为研究重点,探究了情境创设的思路和运用方式。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新课程;情境创设;探究运用
        高中政治的理论知识较多,且和高中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较少,学生对于高中政治的学习理解一直停留于表面,学生整体政治核心素养较低,无法实现政治教学的目标。而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模拟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教学环境,减少政治理论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吸收能力,进一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显著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对于教学和学习的有效性有着显著的作用。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高中政治课程中的很多内容都和社会发展、学生生活有着必要联系,但是由于课本的局限性和学生生活经历、社会经验的匮乏,导致政治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仍然有着明显的差距,学生经常面临听不懂、听懂了不会用的问题。对此,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创设的教学手段,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取材,贴近学生实际;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兴趣爱好、心理动态,寻找相对应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把目光从课堂学习延伸到生活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将认知过程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1]。
        例如,在进行必修一《征税和纳税》时,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并掌握征税与纳税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创设相关教学情境,先举例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教学,“老王喜欢买彩票,每天都要买一张,三年后终于中奖得了20万,但是当他去体彩中心领奖金时,却只领到16万,那么请问同学们知不知道,另外的4万元去哪里了?”这个问题以高中生的生活阅历可以直接答出:“4万元缴纳了税收。”此时的学生的注意力已经集中,教师可以趁机设计几个递进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深入探究:(1)税收到底是什么?(2)税收的主体是谁?(3)税收的目的和依据分别是什么?(4)税收的地位是什么?在学生了解以上理论知识之后,再引入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税收的特征,“老王去体彩中心只领到16万元,工作人员告诉他另外的4万元交了税。老王心里有些困惑......那么同学们认为这4万元不交行不行?交了对老王有什么好处?老王不愿意交那么多钱,能不能少交点?”这些问题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理论知识代入生活实践,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课堂知识。
        二、创设问题导向性教学情境
        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和探究能力的提升是高中政治的教学目标之一,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探究,而情境创设是问题发现、提出的重要语境,问题情境的延伸越广泛、深远,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2]。

所以,在教授一些重难点知识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创设一些问题导向性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探求新知。
        例如,在进行《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课堂教学时,教师展示了这样一段案例:2011年2月,利比亚发生了内战。为了保障在利比亚的中国公民的安全,中国政府协调派出91架次民航包机、12架次军机,5艘货轮、租用35架次外国包机、11艘次外籍邮轮和100余班次客车,海、陆、空联动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有组织撤离海外中国公民行动。请问,祖国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我国公民真的那么重要吗?除此之外,你还能列出其他类似的事件吗?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们应该怎么做?经过一层层深入、递进式的问题,启发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索新知识。由此可见,导向性问题情境创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探索欲望。
        三、创设时效性教学情境
        高中生的各项思维认知已经比较成熟,日常生活中也会有意识的去关注社会时事、国家政治与国际新闻,平常和同学聊天时也会积极发表自己对于热点新闻、时事的看法,但是在政治课堂上却言语甚少,课堂参与度较低。这多半是因为教师过于看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没有灵活运用教学案例活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外,高中政治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毕竟有限,其中的很多案例过于陈旧,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差距较大,所以,一直以来学生在高中政治课堂上的积极性一直不高。多数高中生渴望成熟,会自觉关注国家大事,教师可以结合时事、热点开展政治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3]。
        例如,在《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用最近引起争议的“老人冒雨交医保拒收现金”一事,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网络视频,客观评价工作人员的做法和态度。之后再展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此事的发文回应“强化支付市场监管,加大对拒收现金、拒绝银行卡支付等歧视行为的整改整治力度。”要求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我国政府的性质是什么?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是什么?我国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政府?政府应发挥哪些作用?等等。通过对热点新闻和时事政治的观看与了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了解案例的基础上展开讨论交流,自主理解教学重难点[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政治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启发学生政治思维,提高教学的目的性,对于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同时,这也是新课程背景下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蔡小蕾.高中政治教学的情境创设和问题分析——以“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教学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5):102-103.
        [2]钟亚林.高中政治教学情境创设生活化的尝试[J].武陵学刊,2014,39(03):77.
        [3]刘锦玲.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07):73+75.
        [4]宋爱玲.浅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09):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