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期   作者:何倩薇
[导读] 历史学科教学中关键能力培养极为重要,因为其与学生终身发展密切相关,是提升社会适应性必须具备的能力
        何倩薇
        广西梧州市龙圩区龙圩镇苍梧中学 543000
        摘要:历史学科教学中关键能力培养极为重要,因为其与学生终身发展密切相关,是提升社会适应性必须具备的能力。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掌握关键能力,不仅能促进历史综合素养提高,同时也能使其更好发展。所以,历史学科教学要重视关键能力培养,并要摸索有效路径,确保学生学科关键能力不断提升。本文以历史学科为探讨对象,主要围绕关键能力提升进行讨论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历史学科;关键能力;提升策略
        引言:现在各门课程人才培养中,一个主要任务是培养核心素养,通过学科教学提升学生社会适应性。这个牵扯到两个部分,一个是关键能力,另外一个是必备品质。对于历史学科来说,培养关键能力非常重要,因为其与学生历史综合素养发展,以及终身发展有很大关联,对这些具有支撑作用。
        一、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历史学科关键能力中,有两个主要部分,一个是阅读理解能力,另外一个是历史思维能力。首先要谈的是阅读理解能力,历史是过去发生的,历史学科教育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曾经发生的事情和出现人物,还要引导其探寻历史发展规律,能够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做到以史为鉴。这个是历史教学重要任务,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一直都在研究的课题。历史学科教学中需要培养的能力十分多,阅读理解能力属于关键能力,只有具备这项能力,学生才能从历史资料和获取信息中,提炼出重要的内容,通过分析更好理解历史,深化认知,促进历史学习效率与质量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要顺利达成确定的目标,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必须使其具备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在历史学习这个方面能力增强,就能透过历史更好了解社会,更好理解人类各种活动,如文化活动、经济活动等。历史阅读理解能力包含三个主要要素,除了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外,就是解释问题能力[1]。所以要提升学生历史阅读理解能力,就要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
        首先,历史信息获取是关键,要求学生具有收集信息能力,这个需要培养,平时既要让学生阅读教材,从中获取信息,还要布置一些课外学习任务,使其在图书馆查找文献、网络中搜集信息,并在阅读中进行辨别,提取历史史实。这主要是因为有些历史材料与史实不相符,容易误导学生,只有提高获取信息能力,才能确保史料的真实性,促使学生更好认识历史。这个是历史学科学习中必须掌握的能力,也是最为基础和关键能力。其次是历史信息处理能力,这个建立在获取信息基础上,结合任务和要求,对已经掌握的信息分析、处理、加工等,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去解决问题。最后是解释历史问题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以后,就能明确历史问题真谛,自然也就能对历史做出客观且正确解释。这个关键能力培养要以学生中心,历史课中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去搜集材料和史实,辨别真伪,然后依据要求去加工和分析信息,从而加深对历史理解,并提升其解释历史问题能力。这里需注意,信息获取与处理中应当保证遵从史实,强调培养和提升学生史料鉴别和分析能力。
        二、提升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学科教学中做好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是关键,因为是否能学好历史,以及正确认识历史,思维能力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历史思维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一个是历史认识,还有一个是历史理解。历史思维不是简单的记忆,也不能将其和感知等同。历史思维包含了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创新思维等,通过这些抽象和思考,拨开历史神秘面纱,透过复杂的现象了解历史的本质。历史思维也可看出是一种认识方法,帮助学生去认识历史现象、人物、事件等。历史是特定时代背景下发生的,只有立足于当时背景,才能对历史形成深刻认识[2]。故而,历史教学中要让学生形成时间思维,使其具有时空观念,最终能客观准确解释历史,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观念,在其指导下使其掌握历史思维方法。历史思维提升不可能一蹴而成,应当在历史学科教学全过程中培养。创设问题情境,已经成为促进历史思维提升重要手段。问题可引发学生思考,调动思维,所以在历史课堂中要让学生多思多想,这就需要增强课堂开放性,为其创造思维积极发展的空间。问题情境打造,可激发学生探究欲,对于思维能力提升很有帮助。历史课堂中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学生就会进行思维活动,大脑始终保持在活跃状态,除了能确保学习成效高,还能提高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培养还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问题或者探究性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主动其分析、比较、推理、归纳等。不同学生思维不一样,分析和考虑问题角度也不同,相互分享实际上就是思维碰撞过程,不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历史理解和认识,还能使其在分享中形成创新看法,进而确保学生多元思维发展。
        三、提升学生历史分析与表达能力
        历史学科关键能力中包含分析推理能力,因为学生只有具备这项能力,才能从现象中了解历史本质。历史分析推理能力培养要与阅读结合,在平时让学生去分析教材中提供的材料,或者是分析提供的课外材料。历史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泛读,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分析,明确材料主要意思,以及结构和层次。接下来是要求学生精读,在所提供的材料中结合问题,寻找关键性信息,然后加工、分析、推理。学生在分析材料过程中,可进行批注,把自己困惑标注出来,然后带着疑惑去听讲,与教师和同学共同分析与探讨,最终消除疑惑,提高历史学习成果[3]。历史分析推理能力提升需要教师转变理念,从课堂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合作者,为其提供足够的史料分析机会,使其边读边动脑,独立思考或者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逐渐帮助其提高分析推理能力。针对历史表达能力提升,教师要做好指导,要求学生必须做到客观公正,立足于当时历史环境中看待人物或者事件,做出准确评价。历史表达要有逻辑性,同时还要做到全面且准确。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历史学科要帮助学生提升关键能力,主要包含了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学生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更加高效完成历史学习,并具有自主进行历史学习与获知的能力,进而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宋波, 陈良. 历史深度学习应关注的五个关键能力——基于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探寻[J].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6(10):47-49.
        [2]骆志煌. 关键能力视域下的高中历史学科价值和教学策略[J]. 历史教学:上半月, 2020(4):39-43.
        [3]江明全. 让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深度发生[C]// 荆楚学术(2020年3月). 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