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武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校 610100
摘要:活动系统是高中地理新教材中的一大亮点,合理地利用活动内容不仅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同时还可在基础地理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进行适当地知识延伸,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内容的探究兴趣,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教材;活动系统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高中教育领域的深入贯彻落实,高中地理教材也随之进行优化和改善。与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中设置了很多活动内容,有利于创新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创造条件。接下来,笔者将以高中地理学科为例,从活动系统分析、具体教学应用等角度对其新教材内所出现的活动系统展开详细地分析,旨在为从事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相关教师提供教学参考建议。
一、活动系统分析
(一)内容分析
以地理学科的新教材为例,其活动系统主要涵盖以下教学内容:第一,自然地理的基本过程、观念、规律及原理。第二,人文地理的基本过程、观念、规律及原理。第三,区域地理的基本内容及发展问题。基于上述教材内容,教师可以将活动系统按照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分为两种不同类型,并根据活动答案的难度及特点灵活地选择活动形式,如封闭式活动、开放式活动等等[1]。经过数据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得知新教材中一共涵盖上百处活动,每一小节中都存在活动分布,对此教师可以将活动系统进行归类划分,具体如下:第一,问题研究型活动,如分析型、畅想型、论证型、反思型等。第二,体验类活动,如专题类、研究类、综合类等。第三,操作类活动,如调查研究类、资料收集类、计算类、绘图填表类、实验操作类等。第四,认知类活动,如问题分析类、阅读思考类、读图思考类等。
(二)目标分析
从教学目标的角度上对新教材内的活动系统进行分析,其主要包含三类主要目标,一是价值观与情感态度,二是方法与过程,三是知识与技能。在高中地理学科的活动系统中,其知识目标主要包含理性和感性两个方面,其中地理理性知识主要涵盖地理概念、成因、规律、特征等知识内容。而地理感性知识则主要是指地理数据、分布、演变、景观等等。总而言之,地理活动系统是以地理理性知识作为主导,以地理感性知识作为辅助所构建的。
二、具体教学应用
(一)结合活动系统开展辅助教学
在地理教材中融入大量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不仅可以为地理教学活动赋予一定的操作性和启发性,同时还可以结合活动内容组织学生们开展相应的探究活动,以此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地理知识内容[2]。例如,教师在讲解“以你的家乡为例,请举例说明农业区位因素的具体变化形式”这一活动内容时,便可以通过为学生设置定向问题来引导学生们联系教材内容并对其进行拓展思考,此时学生们可结合教材中已经学习过的相关案例来进行对比分析,学生在探究该活动问题时便可以将教材内容进行自主复习,实现辅助教学的基本目标,切实有效地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水平。
(二)结合活动系统开展图解分析
有些活动内容中含有图示,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活动中的图示内容,并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地理知识来阐述该地理事物形成的具体原因。为了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们掌握图示内容中隐含的知识点,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并将其解决,教师可以根据图示内容为学生提供简单的提示,并组织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对活动内容开展激烈的探讨,以培养其识图与读图的基本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组织学生根据图示内容进行深度剖析,潜移默化地引导其进行图解分析,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能够真正意义上体会到地理知识的魅力所在。
(三)结合活动系统开展材料分析
与其他学科相比,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相对较强,教材内容中所涉及到的知识范围也较为广泛。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多活动内容中的材料进行全面地分析。简而言之,便是基于夯实地理学科基础知识的基础之上,鼓励学生通过活动内容所给出的地理材料进行自我分析,努力拓展思维空间,以发散性思维来解决活动问题。例如,教师在讲解《厄尔尼诺现象》这一课程内容时,便可以通过活动内容中的图片和材料来有效地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学生在分析材料和总结答案的过程其自身的分析能力和判断力也会得到提升,有利于为后续高考中可能会出现的地理材料分析题目奠定基础。
三、结束语
高中地理教师应对新教材中的活动体系引起高度重视,并结合活动内容以及地理教材中的知识点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育学生地理知识技能的同时也注重对其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使其成为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角。
参考文献:
[1] 罗森华.高中地理新教材活动系统研究[J].考试周刊,2018,(49):143-144.
[2]熊建新,王志文.新版地理教材中的活动系统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4,(4):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