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微观教学中历史时空的深度探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期   作者:宋连香
[导读] 时间性和空间性是历史事件的基本特征
        宋连香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新塘中学   511340    
          摘要:时间性和空间性是历史事件的基本特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其中,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中最基础的素养,是历史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征之一。本文结合自己在微观教学中的尝试展开论述,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策略。重点阐述了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时间轴等,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理解历史知识,从而提升高中生的时空观念,旨在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意见。
        
        法国历史学家安托万·普罗斯特指出:“历史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最根本的特征是它的时序性, 历史学家站在现在向过去提问, 问题针对的是起源、发展和轨迹, 这些都处于时间之中, 要用日期来作为标记。历史学是致力于时间的工作。”
        历史学科特点、新课标理念和教学现状对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提出了迫切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策略方法以达到时空观素养培养的最优化。下面,我将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谈谈自己在培养学生时空观念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聚焦细节:揭开地图变化的秘密
        历史地图反映了人类历史不同时期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情况。苏联的彼得罗夫斯基说过:“查看地图是一所培养再造想象的特殊学校。”历史地图运用于教学之中,对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形成空间观念,发展历史思维,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记忆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历史地图具有较强的动态性,教师在分析历史地图不要孤立地就图论图,要注意地图所反映的相关历史知识的相互比较与内在联系,挖掘潜藏于地图中的隐含知识点。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相同或相近范畴的地图进行比较,找出历史地图背后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或异同之处,使学生加深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
        比如,在统编历史教材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中, 可以以“春秋列国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来构建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时空观念。首先,出示这两张历史地图并提出以下问题: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韩赵魏三国是从何而来的?为什么会有三家分晋的说法?燕国在春秋大国中实力较弱,为何到了战国却成为了七雄之一等问题。通过仔细观察,我们还会发现,白狄、赤狄、北戎、山戎在战国时期消亡了, 匈奴、东胡两个少数民族在战国开始形成。在地图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历史地图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地图中的细节,根据地图的动态演示来识读问题并分析问题, 了解战国时期的政治外交策略与历史等, 进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
        又如,对唐朝、宋朝的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这两幅地图的不同点,思考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学生一般都会发现唐朝的交通路线是海陆并举的,而宋朝以海路为主。此时,教师就应当让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经济发展状况、统治者的政策等方面去思考,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由于辽和西夏兴起,北方战乱,使中原通往西域的中外陆路商路受阻,加上南方商业的繁荣以及经济重心的南移,宋朝政府采取了重视并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同时,指南针的应用、造船业的发达、航海技术的进步等因素都是造成宋朝时中国主要交通路线变化的重要原因。
        历史地图是地理学科知识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最直接的体现。在历史地图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历史知识出发,围绕地图背后联系中的空间要素,寻找历史学科与地理学科的结合点,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
        二、拓宽视角:探寻图片隐藏的真相
        南宋郑樵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可见课本历史插图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现用中学历史课本插图非常多,这些插图与课本文字内容互相配合,图文并茂。包含并传递着非常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普通文字无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高效地运用历史插图,充分挖掘图片隐藏的信息,引导学生探究隐藏在图片背后的真相,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析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在理清“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这条线索的过程中,我用1953年版的第二套人民币5分纸币展开教学。首先向学生展示纸币,然后提问:这张5分纸币上,印有一艘巨轮,它叫“海辽号”,一艘普通的商船为什么能够被印在纸币上?这艘船承载了哪些不同寻常的历史?这艘船有什么样的发展历程?然后带着学生回溯这段历史。本人以“辽远号”为切入点,以轮船招商局的发展历程为线索展开教学。分别以“历史的使命——民族工业的建立”、“历史的召唤——民族工业的选择”、“历史的开拓——民族工业的新征程”来讲述我国民族工业从近代的风雨沉沦到新中国的脱胎换骨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辉煌春天再现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历史。
        招商局的兴衰荣辱,折射国运的起伏跌宕。鸦片战争后,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招商局经历过洋人的打压,奋力杀出重围。新中国成立前夕,招商局海轮驶向一个历史交汇点,最终以起义的壮举选择了光明之路,正因此,这艘具有“奔向新中国”特殊意义的“海辽轮”被绘制上了人民币。
        新中国成立后,招商局一度以香港为业务中心,一度独守一隅。上世纪70年代末,他再次来到历史关口。改革开放大幕开启,这艘停泊在蛇口码头的万吨客轮是招商局开办的新中国第一家海上旅游中心,曾被质疑为花花世界。直到1984邓小平来海上世界视察,挥毫写下“海上世界”四个大字,才给民营企业的开放吃了定心丸,招商局成功实现第三次突围。如今,招商局拥有了遍布世界的轮船港口,更成为在全球举足轻重的企业集团。学习招商局的历史,不仅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的历史,也让学生了解新中国的政策路线。
        观察图片、思考历史,探寻图片隐藏的真相,这是中学生必备的思维品质。我们还可以从粮票、油票、布票中探寻计划经济的影子;可以从像章、徽章中探寻各时期的历史事件;从人物图片中探寻他(她)的足迹和历史贡献及折射的历史事件;从场景图片中探寻事件的前因后果……历史是浩瀚丰盈的,我们应该有一双发现真相的眼睛。
        正如瑞士教育家皮亚杰曾说:“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获得, 或者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而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他们。”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识图、读图、释图能力的培养。积极运用课本插图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消化,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三.建构联系,推导时间轴内的逻辑
        任何复杂的历史过程总是发生在特定的时空中。只有将具体史事置于具体的历史时空框架下面并进行科学分析,才能对具体史事有准确的认识和理解。正如梁启超所指出的:“有许多历史上的事情, 原来是一件件分开着, 看不出什么道理, 若是一件件的排比起来, 意义就很大了。”
        由于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的, 而是前后互相联系的。绘制历史时间轴便是建立历史联系的一种较好的方法,绘制历史时间轴能将历史事件按照发生时间合理排序后置于同一轴线上,突出主题,直观、简洁,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非常有效。
        时间轴的梳理,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在课前画,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也可以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来画。构图没有固定形式, 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和个人习惯, 可绘制不同式样的知识图, 有些是网状的, 有些是树状的,或者以“左图右史”的方式做出时间轴,或者将不同的历史分期进行整合,制作成一个系统的时间轴。教师不管何种方式呈现这个时间轴都要让学生不仅了解每个历史事件在历史进程中的位置, 还要把握前后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和逻辑联系。比如:以下这个时间轴, 利用三维坐标定位,再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
        其中横向轴为政治运动变迁、纵向轴为思想文化成就、斜向轴为经济发展特点。从表面看,这只是罗列了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的表现,但是透过表象进行推演深化,实质上可以完整地分析这一历史阶段的特征及阶段特征发生变化的背景 (原因、条件和目的) 与影响 (作用和地位) 。通过分析,各事件之间其实有着不可割裂的逻辑关系。即民族工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促进无产阶级队伍逐渐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思想上的一系列事件不断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提供了条件。而思想运动又推动政治运动的不断发展。
        教师通过梳理三维时间轴删繁就简, 实现三个模块的交叉渗透与链接, 不仅可以让学生“网”构知识,而且还可以让学生“通”读历史,理顺历史事件发生顺序,形成时序观念,发现知识点的内在逻辑,揭示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    
        总之,学生历史时空素养的培养,不仅需要我们深刻认识时空观的内涵,更需要认真探索其培养策略。对于任何一个历史事件,不能仅仅停留在事件表面,而应抽丝剥茧引导学生探究表象下深藏的历史真相,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精神, 启迪他们科学的历史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