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玲
新雅街尚雅小学 广州市 花都区 51080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树立价值观与人生观非常重要的阶段,并且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以及奠定学习基础重要的时期,所以,要想使同学们能够健康发展,班主任就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成为学生成长发展中重要的引导者,进而帮助学生创建和谐愉悦的集体环境。近些年,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学生的管理也变得愈来愈困难,在一定程度上还增加了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难度。鉴于此,文章详细分析了现阶段小学班级管理所存在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以供广大小学班主任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生;班主任;应对策略;学生管理;常见问题
引言:
目前,小学班级管理是令广大班主任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首先以往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先进的教育理念,所以老师要及时改变教育观念。其次,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协调各方关系,不仅工作任务繁重,还时间紧,缺少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因此很难发挥班主任的引导作用。特别是网络不畅的情况下,形势会变得非常严峻,学生之间的矛盾也更为突出,迫切需要有效的解决策略。
一.小学班级管理现状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他们的心智还不是很成熟,并没有形成良好的、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大多数小学班主任认为在教学时不需要以小学生为主体,仍然采用以往的管理观念来实施班级管理工作,这样不仅跟不上新课改的速度,同时还会限制小学生的思维。若是老师让同学们遵循成人的思维方式,极易泯灭学生的天性,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也非常不利。久而久之,班主任和学生的距离就会变得越来越远,学生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也会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而且,从班主任管理效果来看,仍然有诸多问题需要进行整改,如果班主任采用以往的压制性以及灌输式的方法来管理,或采用一些惩罚行为来抑制同学们的行动权,容易对小学生心理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对后期班级的团结性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1]。
另外,在一定程度上德育教育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生,就现阶段老师的工作情况来看,大多数小学学校已经开始运用现代化方式管理小学生,使学生们呈现出社会化趋势,他们不希望受到一些道德准则制约,也有个别学生做出了违背道德的行为,究其原因,和班主任忽略德育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小学班级管理有效策略
1.注重情感教育
针对年龄尚小的学生而言,他们既缺乏知识的积累,也缺乏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缺乏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所以,学生很容易在人际交往、学习、以及生活中遇到难题,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班主任老师应当从细节入手,在学习和生活中全面呵护学生,及时的发现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所存在的不足还有不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班主任还要做到面向所有学生,尤其是针对后进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与帮助,多多挖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经常表扬和鼓励他们,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他们不断进步。
另外,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班主任老师要注重情感教育,做学生的好朋友,通过细心引导他们,让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与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学习时所遇到的困难,老师要正确的引导小学生,及时解决他们的疑问。在班主任老师全方位关怀以及指引下,同学们才能健康和快乐的成长[2]。
2.加强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和学习教育是一样重要的,老师不能只注重学习教育,忽略德育教育工作。老师应当通过生活当中一些积极正能量事例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样使他们能更容易接受,比如说有的学生帮助其他的同学、或是拾金不昧,老师在班上可以重点表扬,并予以一定的奖励,鼓励其他同学向这些学生学习。其次,班主任的榜样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说承诺过学生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能够让小学生觉得班主任言而无信。有关学习上的教育工作,老师应充分了解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同等看待,针对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同学班主任更要给予他们关心,应单独辅导这些学生,也可以找班上学习成绩比较优异的同学帮助他们,这样既能够增加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而且该方法学生也更容易接受[3]。
3.重视家校沟通
以往的家校沟通是以学校开家长会还有班主任到学生家中访谈的形式进行,通常是单方面进行的,所以缺乏一定的反馈机制。伴随网络技术快速的发展,学校渐渐引入了家校互联平台,通过学生家长和班主任教育方式的探讨,推动双方共同进步,进而实现小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其次,还要警惕这一沟通机制,对于家长和老师形成的精神压力,应科学的看待,耐心沟通双方的诉求,注重沟通技巧。比如,目前很多班级都有微信群,便于学生家长和班主任的沟通,在建群之前,老师就规定了详细的班级条规还有沟通原则,因此非常值得借鉴。
4.贯彻以人为本理念
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敢于打破以往形式单一的管理模式,积极学习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管理方式,班主任要采取集中管理与同学们自主管理相互结合的管理方式,鼓励班级学生都参与进来,充分激发他们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班主任的管理、互相监督、以及学生自律进行有效结合,共同构建一个建和谐的班集体。其次,要想提高班级学生的凝聚力,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老师就要开展各种的班级活动,可以组织小组竞赛、主题班会、以及拔河比赛等班级活动,让同学们逐渐树立集体观念,提升他们合作的能力,进而有效提高班级学生的凝聚力,形成一个积极向上、和谐以及活泼的班级共同体[4]。
结语:
综上所述,班级管理是非常复杂的一项工作,不仅需要班主任和小学生、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配合,并且在管理的时候管理模式还要多种多样。所以,就需要广大小学班主任在实践当中不断的总结,让班级管理可以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马丽.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初探[J]. 小学生:教学实践, 2019, (007):87-87.
[2]张宗玉. 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 2020(8).
[3]陈小花.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1):99-99.
[4]黄丽冬. 现阶段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