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云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学校
摘要:在小学美术教育活动中,色彩教学非常重要,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技能。通过学习色彩不仅有助于小学生美术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的有效提升,而且为小学生后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深入分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慰问基层探讨色彩教学的策略,才能将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关键词:小学美术;色彩教学;实施措施
引言
在美术绘画中,主要采用色彩、线条等表现形式,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融合。单一的线条会让作品缺少感染力和吸引力,而色彩的融入会赋予作品鲜活的生命力,并体现作者的情感,且鲜艳的颜色契合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能够引起小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由此可见,色彩教学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大的意义。
1目前小学美术中的色彩教育
在目前的小学美术课堂中,教材仍然是同学们接触和学习色彩的主要载体。所以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合理运用教材中的内容。对学生则应当以激发兴趣为主要目的。在课堂中应该以实践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去引导学生认识色彩,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色彩,让学生有机会去体验色彩的使用。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增强了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和运用的能力。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色彩丰富的画面,体会到了多种多样的色彩搭配方式。学生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基础的色彩认知。而且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中,学生从小就可以接受到外界大量的关于色彩的审美观念和理解,因此在他们的脑海中也基本形成了基础的对色彩的审美意识。但是这些信息杂乱无章,学生没有能力去辨别和分析这些信息的正确与否,所以会造成审美混乱或者偏离正常的艺术审美。就会加大老师在上课时带领学生领会色彩的难度,因为老师上课的时候不仅仅需要带领学生去学习课本上的东西,还需要引导学生重新建立合理的色彩审美。美术作为小学阶段最重要的艺术类学科之一,一直都深受广大同学的欢迎。很少有同学会抵触美术课堂,大部分同学都对美术充满了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老师上课的难度,老师要合理的利用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美术课堂的质量,引导学生感受色彩,使用色彩,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对色彩的使用能力。
2小学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方法
2.1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为小学美术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美术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了便利。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在多样化色彩展示方面的优势,开展小学美术色彩教学活动。比如,在进行小学三年级《色彩的明度渐变》《色彩的纯度渐变》等课程的教学时,假如教师只是单纯依靠口头讲解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自然无法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色彩认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将直观的色彩渐变过程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不仅有助于学生色彩辨析能力的有效提升,而且在增强学生美术知识理解和应用意识方面也发展重要的作用。
2.2深入生活观察,增强色彩的表达
色彩的产生是世界呈现多元化的重要因素,世界上的色彩不是单一的,也绝不仅是明艳的,可能是重合的、灰暗的。所以,色彩来源于现实生活,一切的美术创作离不开色彩,其实是离不开生活。在小学生美术色彩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融入生活观察,在生活中寻找色彩灵感,通过感受现实生活中风景和事物的色彩来探求绘画中色彩的运用。在生活观察的实践中,最常用的是写生,老师可以采取在户外进行美术教育的方式,通过观察某棵树、某株草,从背景、环境、光源三个方面体会色彩的变化,使学生感悟从不同观察角度带给作品的不同效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色彩感受和艺术综合素养。虽然写生大多是在美术专业教学中使用,小学生可能还不太明白其中的技巧,但其目的是让学生感悟不同环境的不同色彩,增强其观察生活的意识,感受生活的原始色彩美。另外,观察生活的色彩也绝不仅是观察生活中某一特定事物的颜色,更是包括对生活中爱和美的感受与表达,教师要引导学生融入生活场景,可以是操场上的嬉戏打闹,也可以是父母的爱与呵护等生活痕迹,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澄净与观赏,只有这样,在创作时才能将爱与美用色彩表达。
2.3教学方式多元化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工作又提出了新的标准。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当前社会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人才,不单单是具备充足的理论知识,也希望学生能够全方面发展。教师开展色彩教育时,不应该将重点放在色彩本身,而是应该秉持多元化的理念,高效实施教育工作。例如,教师在正式教学当中,可以融合布艺、剪纸等多种类型的艺术形式,促使教学工作更具多样化的环境特点。教师借助多元化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引导学生发现美,另一方面也是教师实施针对性色彩教学的重要保证。对此,教师应该与学生家长之间保持密切联系,深入掌握学生的日常生活,将学生熟知的事物应用到色彩课堂教学环境当中,在正确的教学方式下,促使学生色彩认知水平得以提高。
2.4生活与自然。
大自然中的色彩是无处不在的,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去发现身边大自然中的色彩,比如蓝蓝的天,白色的云,五颜六色的花朵,绿油油的树木等等,学生对色彩最基础的认知就来自于大自然。而在生活中,色彩也表示了许多不同的内容。比如方便了我们生活的红绿灯,红色代表停止,绿色代表通行,进而衍生出了一些词语,比如“绿色通道”中的绿色代表畅通,“绿色食品”中的绿色代表安全,“红色警告”中的红色代表危险等等。颜色在生活中还可以表现情绪,比如“面红耳赤”这里的红色代表紧张或者羞愧,“黑着个脸”中的黑色代表生气。老师应该培养学生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让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色彩,学会从色彩中感受事物的情绪和感情。走进大自然,开拓眼界,体会色彩的美。
结语
总之,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色彩教学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价值,严格地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调整和优化小学美术教学的内容,将游戏、生活、自然等元素与美术色彩教学活动紧密融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美术知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丽.小学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实施措施[J].美术教育研究,2020(11):162-163.
[2]傅志宏.让小学美术教学更具色彩感(J).文理导航(下旬),2018(05).
[3]尹萌.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色彩感的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