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春
神农架林区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教育行业愈发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我国各大高中学校更加关注体育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工作中的开展方式。体质的强弱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日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将体育这门学科重视起来。然而,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目前我国的高中体育训练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细致的分析了当前高中体育训练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希望能为相关高中体育教学工作者提供部分有价值的参考,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部分力量。
关键词:新时期;高中体育训练;现状分析;措施探讨
引言
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素质教育”这一概念,并在教育领域不断加以落实,各大高中院校愈发重视体育训练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作用。然而,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体育训练教学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存在着许多弊端。当前,仍然有许多高中体育教师对体育训练活动缺乏重视,各大专业课教师也经常占用体育课时间开展教学工作,使得学生的综合素养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很难得到锻炼。当前,我国的体育训练活动要充分考虑时代因素,针对高中学生的特征来制定体育训练规划。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分析了当前体育训练活动的开展现状,从各方面对体育训练的重视程度、动作标准以及训练前的准备工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新时期下高中体育训练的现状
(一)体育训练的重视程度不够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学生的父母和教师更加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对体育训练呈现出忽视的态度。高中时期的学生正面临着高考这一人生转折点,因此课业较为繁重,学生想要在高考当中获得较高的分数,就要将充足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因此,大部分高中学生会认为体育训练会占用自己的学习时间,从而对体育训练呈现出忽视的态度。还有一些科目的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经常占用体育课时间开展教学工作或者监督学生上自习,使学生更加忽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从而造成了体育训练效率的低下。
(二)体育训练的动作不够规范
适当的体育训练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坚毅的品格,因此,体育训练的专业性较强,需要制定合理有效的训练计划,要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来做体育动作,才能达到良好的体育训练效果。然而,我国的高中体育教师在开展训练活动时,通常会存在这样的弊端:教师在针对一种体育动作进行讲解时,往往会自己想亲自示范一次,然后让学生跟着做动作,但是学生对这些体育动作缺乏理解,因此常常会在做动作时出现肌肉损伤的情况,而且好会导致学生在开展训练活动时,其动作不够规范,运动量不足,对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也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跑步知识时,没有针对跑前拉伸和跑后拉伸动作进行细致的讲解,而是自己做一遍示范,之后让学生跟着做,学生由于对这些动作理解不到位,难以将拉伸动作做标准,使得其在跑步时非常容易导致肌肉拉伤,对学生的身体带来不利影响。
(三)体育训练前的准备有所欠缺
体育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看到十分显著的效果。体育训练经常会受到一些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开展体育训练活动之前,教师要提前带领学生做一些准备,例如运动服、训练地点等。如果对体育训练活动的准备不够充足,不仅不能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还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损伤。例如,在开展体育训练活动时,有一些学生穿了不合脚的鞋子,会对学生的脚踝造成损伤。
二、新时期下高中体育训练的改进策略
(一)重视高中体育训练
高中阶段的学生身体正在发育,然而,由于高考即将来临,这些学生面临着过大的压力。适当的体育训练可以帮助学生锻炼其身体素质,使学生卸下心理负担,得到适当的放松,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除此以外,适当的开展高中体育训练活动,可以使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参与到文化课程的学习过程当中,对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有着提升作用。因此,高中体育教师要对体育训练活动给予充分的重视,对学生的个人特征进行细致的考察,以此为依据为学生们制定合理有效的体育训练规划方案,对学生的训练状况进行严格的监督,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培养学生运动习惯
体育训练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较为艰巨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显示出体育训练带来的良好效益和价值。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时,要着重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习惯,并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创新自身的体育教学方式,在课堂中激活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参与体育训练的热情。如果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体育训练对自身发展的意义,就能够更加积极、努力的进行体育运动,树立起长期运动的意识,并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除此以外,教师在开展体育训练活动时,要对学生的训练过程进行仔细的观察,对学生错误的、不规范的动作和思想有系统的了解,并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制定改进措施,使学生能够在运动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
(三)制定训练计划
高中体育教师要对本校的体育教学条件以及学生本身的个人特点以及喜好有系统的了解,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训练规划方案,使学生在参与体育训练活动时能够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率、眼神、出汗量以及睡眠状况有一个综合了解,并制定出良好的训练规划,在保证学生运动量充足的情况下防止学生的肌肉出现拉伤的状况,保障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健康状况。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训练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都有着良好的作用。然而,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家长、教师普遍更加关心学生的专业课成绩,从而忽视了体育训练的重要性。因此,为了适应新课改政策的要求,落实现代化的教育模式,高中学校以及教师要充分重视体育训练对学生成长所起到的作用,不断改善和创新体育训练教学模式和方法,帮助学生树立终身训练的个人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董世锋.高中体育训练策略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2):63-64.
[2]薛永泽.新时期下高中体育训练的现状及其改进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2):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