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亚娥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道北中学 712000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改革、升级,素质教育的践行力度在加大。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更多关注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促进综合教育发展。特别是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当中,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物理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讲究的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同时物理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把探究性实验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就会对学生能力的提高产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引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最具有实践性的一个教学的环节就是探究性的实验教学。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更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性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非常大,能辅助老师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锻炼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科学探究道路。
(一)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探究性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对于老师来说,把枯燥的物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最简单最直接的一种方法就是让学生能够确切地感受到物理现象的发生,亲自搜寻其中的规律,进而将规律应用于实际当中。这也是探究实验的使命。探究实验能将抽象的知识简单化,具体化。探究中,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得到的结论,记忆深刻,容易理解。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大大提高课堂的效率,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这对于学生整体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与作用。比如在苏科版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这一节课程的教学当中,学生对于欧姆定律的理解非常重要。这种电路知识比较抽象,在理解的过程当中肯定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本节课中做好《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探究实验非常重要,老师在学生已经学会了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做探究实验。首先让学生设计实验、设计实验电路、论证实验电路、确定实验电路、连接电路进行实验。实验中学生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压,很容易得到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但是学生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遇到了问题。当更换电阻时,电阻两端的电压就发生了变化。此时要求学生想办法调整电压,使得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这样学生不光得到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规律结论,还能够明确了,当电阻发生变化时,电路中的各个量都会发生变化这就迫使学生也学会了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压。大部分学生对此呢非常感兴趣,对于实验的现象印象深刻。这样得到的结论,他们记得牢,应用起来也比较灵活,在做欧姆定律题目的时候就能够发散自己的思维,拓宽解题思路,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 提升学生动手能力
探究性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当中,还有一个显著的作用就是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物理以实验为基础,不动手实验不可能在物理的道路上走的更远。因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学生学习物理、甚至将来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用双手为社会创造财富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新课改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也有所高,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综合发展的人才。
当前的实际是,学生的动手能力相对薄弱,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只是把枯燥的理论知识进行了整理归类,并没有对于这些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对规律的理解也不深刻。对此,可以利用物理课堂,要求学生进行必须的探究实验。在以得到结论为目标的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在教学当中,怎样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着重关注的问题。在苏科版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这一章结束时,带领学生到实验室里面进行探究性的实验,对学生提出每实验小组必须完成三个探究问题的目标任务。要求他们必须自己动手,自己得到结论。要求他们描述实验中发生的现象,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他们自己的动手实验,使学生对于电路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在探究性实验的操作过程当中,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多种电路进行探讨和分析,使得他们对一些知识(比如: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具体,有了一定的动手体验后,一般都能引起学生再次动手实验的欲望。
三 探究性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有很多困难。很多同学因此有了畏难情绪。久而久之,对学习物理就没有了兴趣。教学中利用有趣的探究实验可以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例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对学生来讲,是一个学习难点。很多同学望而生畏。为此,动员学生自己探究。在他们组装实验器材时,如果组装不规范,会遇到什么问题?如何去解决?完成规范的实验装置后,不断地移动物体的位置,使物体在不同的区域,在另一侧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去寻找像,同时观察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相距与物距的大小关系。学生在完成这样的实验之后,对于学习的畏难情绪消除了,同时感受到了学习物理的乐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继续学好物理打好基础。
(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需要明确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是只给学生教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的各项关键能力得到提升,这也是当前新课改对于各个学科教育所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探究性实验中学生是实验的主导人,课堂中绝对的主体地位, 这对学生非常重要!让学生自主地去做实验,把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实验探究相结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讨和讨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这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结束语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采用探究性实验教学,鼓励学生动手完成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学生学好物理至关重要,更能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采用探究性实验教学,对于物理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关键作用。应用探究性实验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凸显,让他们在物理课堂上充足的锻炼,不断思考,不断探究,不断创新。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充分感受到了物理学科的魅力,从而更主动地投身于这一学科的学习中,提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陈冰.探究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创新方向[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000(004):P.88-88.
姚玉舒.浅谈探究性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中学版),2019,000(004):146.易先成.探究性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中华少年,2019(1).
金林.探究性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成长,2019(3):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