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芳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小学
【摘要】人的大脑结构功能处于能动地联系起来的协调组织。也就是说制约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因素,除了思维能力外,与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概括能力、分析比较能力、推理能力及创新能力等都有着直接的关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学生 语言表达能力
根据科学表明人的内心活动,大脑思维都是通过某种器官表现出来的,例如:人的喜、怒、哀、乐,可以由脸部反映出来。思维的趋向结果可以由动作,视觉和语言来表达,从人的心理机能来看语言表达是思想的工具。人的思维的结果可以通过这个工具表达出来。思维的能力直接对语言表达产生着作用。思维清晰才能语言表达清楚。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说有的学生想的是对的,就是说不清。实际上他的思维并不清晰,处在模糊的状态中,只是思维的面与知识的点产生了一点联系,或是理不清思维的层次,才造成了语言表达不清楚、不准确。所以,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再从人的生理机能来说,人的思维是由大脑分管的,左半脑是分析推理、逻辑思维的中枢,右半脑是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的中枢。生理研究还表明,人的大脑结构功能处于能动地联系起来的协调组织。也就是说制约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因素,除了思维能力外,与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概括能力、分析比较能力、推理能力及创新能力等都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可想一个观察能力差的学生,怎能用语言来把发生的现象表述清楚。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又怎么能完整地做出个实验来,又怎能用语言来准确地完整描述出实验的全过程呢
在这方面,不少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使表达的语后更准确、规范,常常采用示范引导或教师说一句学生跟一句等方法,这种方法就犹如教婴儿说话样,只是说多了,使“婴儿”产生了非常耳熟的印象而已,收到的只是鹦鹉学舌的效果,如同孩子学会喊妈妈一样。并且这样收到的效果,只能针对某些问题所运用的形式,而不能使学生广泛地用来表达数学知识的各个方面。因此,在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本人认为除了做好课堂上老师的数学语言引导及对学生说话训练外,更重要是对学生进行以上的综合素质的能力训练,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任何时候,遇到任何知识问题都能用较好的数学语言来表达。
例如在这方面本人是从以下几点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语言的。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促进学生描述事物语言表达的能力。
例如在上《体积的认识》这课时,通过玻璃杯中的水面上升这个现象,来说明物体占有空间的道理。先在玻璃杯中装有适当高度的水。(先在水中滴两滴红墨水以便观察)然后用细线吊一块石块(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将石块慢慢放入水中,重复两次,最后提出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显然这个问题就是要学生们用语言来描述所观察到现象。由于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差异,语言的表述也就不同,有的学生说:“水面上升了。
”有的却说:“在石块接触水面开始时,水面开始上升,石块慢慢下沉,水面慢慢上升,直到石块全部沉入水中,水面就不再上升了。”当时本人发现在第二个学生回答时,全班同学听得十分认真这说明回学们对他的回答很满意。无形中汲取着经验。再加上老师的表扬,同学们更是受到了启迪,为了培养学生们的语言表述事物的能力,课堂中尽量使用教具和演示实验,让学生们多进行观察训练,锻炼学生们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描述事物的发生变化的能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语言表达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如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 。再从儿童的认识过程来看,学生动手操作最易获收感性认识,在大脑中直接建立清晰的表象,再通过分析、比较、概括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由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如果不动手操作,单凭想一想,不可能获取亲身的感受,大脑中不可能建立清晰的表象,就难以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例如教学《圆柱体的认识》时,让学生们想出各种办法证明圆柱上、下两个圆是一样大的吗经过学生动手操作后,有的学生说是按照书中算出的;有的学生说,我是把其中一个圆剪下来,贴到另一个圆上去,发现它们完全重合了,说明了圆柱上下两个圆是完全一样大的;有的说:“我是用两根线分别去绕这两个圆一周,发现它们一周的线的长度相等,说明了圆柱上、下两个圆是一样大的。”如果不让学生动手操作,就不可能得到为语言的表达提供较好的学习方法,也不可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操作过程。
三、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促进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对事物的分析实质上是大脑思维的过程,因此分析的方法决定了思维的方法,正确的分析方法,就会引导正确的思维,概括出正确的结论,相反,若方法不对,就会产生错误的思维,概括出错误的结论。例如在教质数一课时,出示了-组质数,再分别写出它们的约数。
2的约数有(1、2) 5的约数有(1、5)
3的约数有(1、3) 7的约数有(1、7)……
如让学生观察每个数的约数特点,来概括什么是质数,有的学生说,有约数1的数是质数;有的说,有两个约数的数叫质数;有的说,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数叫做质数。从上可看出,这些学生的观察点不同,分析方法不同,产生的思维效果就不一样。第一个学生只看到了相同的约数1,第二个学生只注意了约数的个数,第三个学生不仅注意到了约数的个数,还注意到了约数的特征。所以表达的语言就不相同。因此教学中,本人就注意加强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然后进行比较,寻求好的方法。并利用一题多解,正、反分析、判断选择,说理由、讲为什么等方法锻炼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来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非一日之功,必须持之以恒,从每个年级段,每位教师,每一节课都要抓好,并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对学生进行规范说话语言的训练。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多让学生观察,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这样,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