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区育才小学 165000
摘要:中华民族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道德与法治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对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产生深远影响。在小学教育中,道德与法治一直是作为基础课程被倡导与提倡,尊敬师长、爱护幼儿、孝敬父母、遵守法律与社会公德这一系列的因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具有重要影响。当前社会持续不断发展变化,对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在教学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将教材内容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掌握新知识,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
引言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内容,为满足这一要求,形成“道德与法治”的优良环境,要求社会中每个公民都要有高尚的品德,能够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秩序,这样一个国家才能够持续不断的向前发展。对于公民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人们要从小学就开始重视,应加强对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提升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先辈的思想不断继承与发扬。
一、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
(一)道德与法治教育不平衡
受我国应试教育制度影响,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旨在以教书育人为主要任务,重点教育小学生一技之长、以德服人。这就导致学校偏重于对道德的教育而一定程度上忽视法治理念的教育。长此以往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会受到影响。
(二)教学形式单一
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主要采用传统书本教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小学生能够背诵课本知识点应对考试内容,这就导致教学形式单一、枯燥,降低了小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兴趣。在教学内容方面,学校主要讲解法律宪法知识,比较抽象与小学生日常生活关联很小使得学生缺少亲身经历,学习热情较低。在教学考察方面,学校主要是通过考试的形式,更多的注重考试成绩这会导致小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仅限于完成考试任务。者都会导致小学生道德与法治素质较低。
(三)学校重视不足
受教师编制原因以及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影响,当前学校中出现学生多、教师少的现象师资力量不足。这也就使得很多学校缺少道德与法治的专门教师,在大多小学学校中这些课程都是由班主任兼任,只有极少数的学校会安排专职教师,老师兼任数职难免会出现教案缺乏系统性专业性的情况,小学生也会形成道德与法治相对语数英而言只是副科的概念,进而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长此以往会对我国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产生消极影响。例如,几年来我们经常可以在新闻媒体中看到小学生校园暴力的有关消息这些都是因为学校对小学生道德法治教育不足所导致的。
二、如何制定小学道德与法治合理的教学目标
(一)加强小学生对道德和法治的重视
小学是学生为以后学习奠定基础的地方,是小学生与社会联系的第一个节点。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对于小学生自身道德观念的形成与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在课后可以积极阅读有关道德与法治的书籍,观看道德与法治相关节目与视频,积极主动的培养道德与法治观念。学校也要严格落实国家对道德与法治的具体要求,完善教育设施,加大师资力量的注入,为培养小学生道德与法治理念提供基础。
(二)改善传统教学方式
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各教学环节,创新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以多元教学活动引导小学生感受道德与法治学习的生动有趣,让他们在生动的课堂环境中既习得道德与法治知识又强化核心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可以将传统教学方式与实践相结合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提升小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了解。老师上课时可以将课本知识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现结合减少小学生对知识的疏远感。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这一节课时,可以引导小学生积极发现日常生活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在授课时可以组织知识竞赛,让小学生回答与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正确率最高的小学生获得冠军,可以与老师拥抱并减少一次作业,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积极性,又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培养
教师对于小学生自身发展具有重要引导作用,作为教师要主动发挥作用,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经过五千多年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我国道德与法治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体系,教师在向学生讲授知识时,要注重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小学生在课堂中感受道德与法治的乐趣。教师在上课前,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主题演讲,分享自己收看到的有关案例。同时教师在讲课时,也可以多用一些生活中的案例,例如,在学习我们是公民这一节内容时,学习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习题:小明去驿站取快递,打开包裹将物品拿出后,就直接将快递盒丢掉了,这种行为可取吗?答案当然是不妥当的,因为快递盒上有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信息,这些信息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危害自己和家人的利益。在学习了公民的基本义务时,可以让小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情景表演,让其他的小学生回答情境中涉及到公民的义务。这样既可以让小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也有助于学生深刻了解课本知识。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在社会中出现了大量的负面思想,比如拜金主义、读书无用等,这种信息的传播会使小学生积极性大大下降,在学习中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作为小学教师应加强对小学生的教育,引导小学生养成自觉遵守道德与法治的良好习惯,培养小学生的学习热情,继承与弘扬优良思想。
参考文献:
[1]陈丽新.制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2020(02):43-44.
[2]康凯辉.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的制定[J].中国农村教育,2019(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