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概预算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期   作者:刘乾乾
[导读] 建筑行业在资源、环境、经济方面对我国社会发展有深远影响
        刘乾乾
        (商丘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摘要:建筑行业在资源、环境、经济方面对我国社会发展有深远影响。对于建筑概预算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思政元素,能培养学生节约自然资源和建筑材料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职业道德操守对建筑行业的至关重要,对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从师资队伍建设、工程案例库建设、教学方法、课程考核、课程思政实施途径方面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建筑概预算;思政;元素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传统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界限明显,普遍存在着道术分离的“两张皮”现象,导致在育人理念上,不能正确认识价值引领与知识获取之间的关系;在育人意识上,不能明晰专职育人与全员育人之间的关系;在育人的过程中不能明白特定过程育人与全过程育人之间的关系。正是在这一背景下,2014年起,上海市率先开展“思政”改革试点工作,探索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因此,我国高校开始启动规模化专业课程思政改革试点。建筑概预算课程作为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影响深远。如何最大化发挥这门核心专业课的能量,全面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从就业岗位的视角审视自我,有目标地提升职业综合素养,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2 研究意义
        通过建筑工程概预算思政课,让学生了解中国建筑梦,了解中国力量与中国速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使用知识与技能为国家服务的观念;让学生主动感受中国文化在建筑中的体现,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让学生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参与互动与思考,引导学生树立认真踏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学生充分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和企业职业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规范,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还可以培养学生绿色建筑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3 研究内容
        ①师资队伍建设
        要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首先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转变理念,以适应在课程架构、教学模式、考核评价乃至教材、课程标准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因此,建设一支由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和职业院校教师组成的优秀教学团队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教学团队既是教学项目的设计者、课程标准的制定者,还是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者。教学团队应具有高的使命感和创新精神,必须以项目为引导,不断加强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能力建设,确保研究项目的顺利实施。
        ②工程案例库建设
        以工程思政案例库的建设为此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出发点,通过改进的案例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主观能动性。

专业教师团队围绕主要专业核心课程收集工程案例来建设工程思政案例库,所涵盖的案例要求能从多维度、多角度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将各个工程思政案例融入到课程教学的各个教学单元之中,充分提高了学生认识思政精神的主观能动性。多引用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于诚信、敬业的讨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播种于专业教学课堂之中。
        ③教学方法改革
        依据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思政教学标准,分析各个章节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融合现有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系统创新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一是“案例教学”让学生自觉了解中国建筑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使用知识与技能为国家服务的观念;让学生主动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中体现等。
        ④考核方式改革
        根据课程目标,积极建立以教学效果为导向的激励机制,从课程教学内容中凝练爱国思想、工匠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建筑梦等深层次内涵,从思政元素考核、 专业技能考核、适应能力测试和技能证书考评等方面重构课程考核体系,设立课程思政框架体系考核办法,促进课程思政建设,激励学生的全面发展。
4.实施途径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是简单的课程“思政化”,实施课内课外融通,把专业实践与生活结合起来,把知识传授、技能学习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智育、德育为一体的课程思想教育新平台;充分利用教师力量和专业课程育人资源,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书育人体系,协调教务、学工管理、党委等职能部门的有效资源,形成全校“育人共同体”;争取行业、企业资源,引领课程建设,达到协同育人。
        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施课程思政教学:
        ①让学生积极参加广联达软件相关比赛,提升实践能力,符合新课改下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行统一的教育原则;
        ②带领学生去施工现场观看施工过程,使学生明白建筑工程施工工序,为计量与计价打下基础;
        ③通过模型演示建筑物建造的全过程,了解主要的五个参建主体,让学生了解毕业后可以从事的工作岗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④通过课程设计,掌握工程计量与计价方法,了解项目工期和成本优化方法,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了解中国力量与中国速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使用知识与技能为国家服务的观念;
        ⑤每节课增加课堂讨论环节,引导学生学习,激发求知欲,培养创新能力,体现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观;
        ⑥课程考核方式要包含学生平时表现、提交的课程设计、是否参加相关比赛等元素。
参考文献:
        [1]胡瑛莉.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与思政的融合探究[J].就业与保障,2020(08):139-140.
        [2]娄南羽.大思政格局下建筑类高职人才培养对策研究——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思政改革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2019(27):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