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信息化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期   作者:唐宏英
[导读]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
        唐宏英
        福建泉州华光职业学院
        摘要:《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合理安排各个教学要素和步骤,为学习者提供充分信息化学习条件,有利于优化整个教学过程。《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是重要的专业课程,从造型艺术角度研究服装款式和人体结构的关系。采用信息化教学的方式,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服装结构设计的知识和技术,有利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
        关键词: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信息化

        前言: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难以明确服装款式和人体结构的关系,在《服装结构设计》课程学习中碰到了较多困难。而通过在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和丰富的网络资源,能让各个教学步骤更加有效、合理、科学,培养学生的立体空间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分析了传统《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的不足,提出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1传统《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的不足
        在以往的教学中存在较多的不足,传统教学以理论讲解为主,没有有效呈现《服装结构设计》的知识,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有限,所以在毕业后难以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许多服装厂商已经采用了先进的制造和管理技术,在服装的打扮、制作、生产管理中,全面采用了先进技术手段。传统的《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和信息化融合程度不足,难以保证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水平。同时,传统的《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单一,学生接触到的知识内容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这样的教学难以达到人才培养预期。
2《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服装专业的课程教学主要涉及三个层面:第一,服装的工艺设计。第二,服装的款式设施、第三,服装的结构设计。通过融合信息技术和《服装结构设计》课程,能让教学呈现更加直观和生动,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学生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可以高效完成学习任务。采用信息化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在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让学生产生了对《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知识的兴趣。
        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时,可以直观演示具体的理论知识,根据学生的作品了解知识掌握程度。信息化教学工具简化了教学流程,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容量。直观的知识呈现对学生有较强的导向性,教师用直观、简明的教学步骤高质量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例如,在“服装剪裁设计”知识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步骤是使用黑板讲解和展示,一些学生难以跟上教师的速度。例如PS或者CAD等辅助软件进行讲解,教师可以录屏,而且整个讲解过程直观生动,学生可以随时回看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加深对于《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3高职《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信息化教学策略
        3.1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信息化
        第一,有具体形式呈现抽象内容。在《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如果想要讲解某种服装材料的特点和性能,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实物演示。枯燥的理论教学会让课堂教学枯燥而无趣,难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对此,采用信息化软件可以呈现各种服装材料,并且展示服装结构设计模拟效果图,学生结合软件呈现的效果图就能判断各种材料的特点和性能。比如,借助软件功能,指导学生使用色织物做服装结构设计实验。
        在服装结构制图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制图做说明,讲解内容会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如果借助Flash的演示功能,可以直观形象呈现服装结构设计理论知识,让学生轻松理解知识内容。许多学生缺乏对于服装结构设计的感受和理解,如果教师的讲解脱离实际,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而使用计算机软件辅助教学,可以创设真实情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第二,动态呈现静态图形。在传统的服装结构设计中,一些教师不善于使用计算机软件和辅助教学工具,这样会出现课堂教学知识衔接不畅、制图精确度不足和教学进度慢的问题。利用计算机软件能有效呈现制图的过程,分布呈现服装结构设计的动态过程,让学生结合教师的演示学会具体方法。例如,在女衬衫的制图过程中,教师使用计算机软件演示错误的制图方法,让学生在比较和分析中发现、思考正确的制图方式,以此来提升教学质量。
        第三,让原本单一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材难以全面呈现与时俱进的服装结构设计知识,教师要借助网络技术、网络资源来拟补教材的不足。服装设计者需要融合灵性和感性,在掌握操作技术的同时,也需要获得灵感。仅仅借助教材进行教学,内容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而网络资源中包括海量信息,能解决教材内容不充实的问题,让原本单一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3.2服装结构设计学习的信息化
        根据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要求,能科学组织和管理教学资源,形成网状结构、非线性、分布式的课程资源库,其中整合视频、声音、动画、图像、图形和文本知识。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需求,上传作业和课程教学内容,学生能自由下载资料,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高效率学习知识。
        第一,通过网络发布教学资源,指导学生高效自主学习。在服装结构设计信息化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的学习资源和教学内容、试卷发布到网络学习平台中,学生可以根据需求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开放了教学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计划和需求自主选择学习资源。同时,学生除了在课堂中的学习之外,还可以选择在乘车时、家里的时候学习。对于学生碰到的学习困难,可以随时利用网络社交软件向同学和教师请教,这样能及时获得学习帮助。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构建有意义的知识结构。
        第二,学生借助计算机软件制图。在服装结构设计信息化教学中,学生也能借助计算机软件简化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升自身学习效率。

借助计算机软件,绘图精度更高,而且完成任务的速度更快,这符合当前的现代化服装生产发展趋势。
        第三,借助计算机软件做服装结构设计实验。在以往的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中,实验往往是难以顺利开展的环节。在教学中不仅会消耗大量的面料,而且使用传统教学工具讲解服装结构设计知识存在一定的困难。利用计算机软件可以开展服装结构设计实验。学生能动态调整实验数据,探索各种设计方法下的效果。使用鼠标可以轻松改变样板的方向和位置。比如,借助软件进行排料实验,能快速掌握服装排料的规律,获得这方面的经验。
        3.3学生操作训练过程的信息化
        在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中,设计服装排料和结构制图知识。使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相对复杂,难以让学生快速掌握操作技巧和技术内容。而借助信息化技术,能让复杂的操作简单化,高效讲解排料的具体方法和原理,避免学生感到乏味和枯燥。教师借助绘图软件强大的图形编辑功能,可以快速进行旋转、复制和移动操作,演示各种服装排料技术和方法。这样的教学形象直观,学生容易掌握合并知识。具体教学过程如下:教师直接演示操作方法,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自主操作。在完成练习之后,教师请学生上台巩固操作方法,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工艺流程的讲解在信息化工具的辅助下更加形象,学生根据教师的多媒体展示,能快速了解服装结构设计的流程,通过模仿来完成自己的作品。此外,在技能训练中,教师可以使用信息化模拟工具,让学生感受和体验贴近真实生产的服装结构设计过程。教师首先使用软件进行演示操作,而后要求学生自主操作。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能针对自己难以理解或者不熟悉的地方重复操作,在反复巩固的过程中掌握服装结构设计的要领[1]。
        3.4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工具
        借助服装CAD软件开展服装结构设计教学,为学生构建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构建知识和自主学习的表达工具、认知工具和交流工具。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生可以使用网络搜集关于服装结构设计的学习资源[3]。第一,搜集各个类型服装企业的信息,了解当前时代背景下的工业化生产现状,了解当前社会对于服装设计人才的需求,在了解相关信息的同时形成具体学习目标。第二,搜集服装流行趋势相关的信息,培养学生判断和分析流行趋势的能力,更新学生的服装结构设计理念。第三,搜集各种类型的服装图片,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设计思路和制图需要的素材。第四,了解关于服装的营销信息,让学生加强对服装产业的全方面理解[4]。
        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可以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比如,通过了解服装企业的用人标准和生产情况,判断企业对于人才的普遍要求,分析自己的业务能力水平是否达标,自己还需要掌握什么技术能力。通过分析当前服装行业的流行趋势,判断自己的服装结构设计学习方向。通过分析服装营销信息,了解人们对服装的具体需求。学生平时总网络中搜集的资料,都是后续专业学习的有效素材。比如,在网络搜集的服装款式图、服装设备图、服装材料图,都是学生制图学习的依据[5]。
        借助于网络工具和计算机工具,学生能高效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比如,在女士晚礼服服装结构设计中,学生选择自己搜集到的网络素材资源。而后,在网络教师接受教师的帮助和指导,确定制作服装结构设计图纸需要的图片和素材。使用计算机软件完成设计,在碰到困难的时候,及时咨询和求助于自己的同学和教师,寻求他们的帮助[6]。
        3.5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兴趣是影响学生服装结构设计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学生在服装结构设计学习中的某次成功,会让学生萌发最初的学习兴趣。在这种兴趣和动力的推动下,学生能进一步探索更复杂的服装结构设计知识,学习的兴趣更强,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想要让学生产生对于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兴趣,必须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在以往的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评价学生的标准就是看设计成果好不好,这样的评价并不全面,可能打消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整合服装结构设计教学和信息技术,让服装制图、服装设计时间教学各个方面都融合了信息化元素。一些专业能力不强的学生,也可以轻松获得一定的成果,也能获得教师的认可。信息技术有精确和高效的特点,不仅降低了教师的教学压力,也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轻松。比如,一些学生在服装结构设计制图中往往比较马虎,把图纸画的比较乱,而借助计算机软件制图,可以提升图纸的整洁性和精准性,轻松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问题。
        结论:当前我国各级院校的教学进入了信息化普及阶段,这为优化《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结构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有助于提升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对于教师来说,需要善于融合信息化技术和《服装结构设计》课程,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良,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网络资源的优势,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素养。
参考文献:
        [1]谢勇.基于OBE理念的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改革[J].纺织科技进展,2020(10):60-62.
        [2]田宏.服装平面结构设计与立体裁剪课程教学整合的可行性分析[J].辽宁丝绸,2020(03):66-67+16.
        [3]沈红娟.《服装结构设计》与《服装立体裁剪》课程融合构建课程体系初探[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8):172-173.
        [4]余燕妮.服装结构对服装设计工艺的影响探析[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8):86-87+103.
        [5]欧阳现.服装结构设计中胸省的应用[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8):90-91.
        [6]罗旻.解构艺术在服装结构设计中的运用[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7):108-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