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期   作者:黄丽妹
[导读] 目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与人才培养要求的发展,面向小学生的教育方法也应该得到相应的改良与完善
        黄丽妹
        诏安县第二实验小学    福建漳州  363500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与人才培养要求的发展,面向小学生的教育方法也应该得到相应的改良与完善。传统的为了提高考试分数的教育理念已经不适应于当今社会,“以分为主”的教育理念应该被摒弃。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案例与改良方法的简单介绍来说明现今语文教学的目的与重点,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掌握学好语文课程。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培养与提高
一、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作为教学重点,夯实学生的语文课程基础,让学生能有基本的语文知识积累与鉴赏能力。小学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语文这门课程,语文不仅是考试的一项科目,语言的使用将贯穿学生的整个人生,学好语文对于学生的人生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语文教师切忌将提升分数作为教学目标而忽略了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语文这一课程,教学过程不能只是由教师单纯地给学生们灌输知识,学生们按照老师的要求机械的学习。要想真正掌握汉语语文知识并且在实际生活中熟练运用,核心素养的培养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方式。[1]
二、具体教学方法
        语文素养的培养重点要从实际生活运用与课堂教学需求这两方面入手,不仅要让学生们掌握课本中的知识、考试取得好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具备较高的语文核心素养与语言知识的积累。本文将通过以下教学实例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
(一)加强汉语基础学习
        小学语文最开始会从基础的拼音与汉字教起。学好语文的基础是打好基础,教师在教学生学习拼音和基础汉字的时候要注意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掌握基础知识,是后期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前提。例如,在刚开始学习拼音时,难免会有学生因不适应学习环境而难以跟上教师的进度,教师在教学时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同时利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于刚接触拼音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准备一些有趣的教学道具来帮助学生保持注意力集中。教师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卡纸来制作一些简单的手工作品,比如用红绿卡纸分别做出苹果和果树的形状,在上面写下不同汉字拼音的声母和韵母,之后打乱顺序,将苹果形状的卡纸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纸上写的拼音与寻找写有与自己所拿的韵母相对应的声母的果树,如果学生正确拼对了所有拼音就可以对学生给予奖励。这种教学方式能有效提高年龄较小的学生的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能更好地学好基础知识。

学生掌握拼音后就要开始汉字的教学,学生不仅要能认识常用的汉字,对于汉字的偏旁部首、书写规则以及常用词组都要有足够的了解。例如,在学习汉字的词组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来进行拼词比赛,拼出的词语最多的小组就为获胜组,教师给获胜组的同学给予奖励。利用这种有趣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对积累汉语词组的积极性,在比赛中通过实际运用来加深词组的掌握程度。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在打好基础之后才能进一步的提升语文学习。
(二)课文阅读训练
        学完语文基础知识之后就要进入课文学习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对语文课文有正确且深刻的认知理解是主要的教学目标。学习课文之前首先要确保学生掌握了课文中的每一个汉字,不仅要知道正确的读音与写法,还要对该出现在文章中的词组用法与含义有正确的理解。掌握汉字后要对句子的用法与形式有系统的学习,教师对句子中出现的主谓宾成分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都要详细讲解,以免出现学生对课文的含义理解不到位的情况。在句子成分分析明确后就要对整篇课文的思想主旨进行总结,教师要会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与作者的写作情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逐渐具备文学鉴赏的能力。在小学阶段教师要注意在上课过程中尽可能地将教学内容细致化,对于基础较差、没有及时理解文章含义的学生要给予及时帮助。
(三)课外延伸教学
        除了在课堂上的教学,教师也可以在课外要求学生做一些额外的语文学习活动。课外阅读是一项能有效提升语文素养的课外活动,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小学生需要养成读书习惯,教师可以推荐一些国内外的优秀文学作品给学生,要求他们阅读完全书并能大致叙述出该书所写的内容与具备的核心含义。阅读可以让学生们学到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比如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培养学生如钢铁般坚强的坚韧意志;阅读《老人与海》可以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阅读《凿壁偷光》、《闻鸡起舞》等成语故事可以培养学生刻苦勤奋的学习意志。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吸收并学习优秀作家的写作技巧与表达手法能逐渐建立起自己独有的文学体系,在理解并体会书中所描绘的情感与思想的同时也能对文字这一独特的文化载体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学习语文不只是为了让学生能考出好的成绩,而是要让学生能真正理解语言文字的魅力,[2]这将会对他们整个人生经历都有十分深远的影响。除了课外阅读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由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在观看的同时体会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与联系,能对语言有更加精炼且准确的运用能力。
三、结论
        本文通过阐述一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实例来表明语文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意义与作用。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合适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的核心语文素养与综合素质,教师应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对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做出有效改革。
参考文献:
        [1]周淑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学周刊,2018:77-78.
        [2]余亚兰.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语文课内外,2019:2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