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
(四川叙永县落卜镇新华村小学,四川 泸州646400)
摘要:生活化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生活化教学的相关研究已成为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增加生活化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也符合当前教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此,本文以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为例,着重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加入生命设计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设计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法,教师需要备课将专业教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结合课程教学计划和学生在教学年度的兴趣爱好、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日常生活点滴进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活动,并在实际操作中完成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
一、设计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设计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能有效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通过挖掘教材内容,教师可以提炼出具有生活特色的知识,也可以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在信息技术相关概念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比如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上,在教学生打字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使用绘图软件。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安排,打开绘图软件,借助自己的文字输入功能输入汉字。这时,老师拿出手中的纸板卡片,上面写着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物品名称,如文具盒、铅笔、磅秤、书桌、水杯、裙子、衣服、鞋子等,每次老师出示卡片时,学生都需要用绘图软件画出物品,输入画完项目的名称后,用画笔工具在绘图中画出来,写下你的名字。
二、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活动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课堂实践活动则为其教学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关键。教师借助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活动,将生活中的事或物渗透到信息技术的课堂中。例如,在教授学生电子表格的时候,教师可以拿出一份考试成绩单让学生做练习,并让学生将成绩单中的名字按照成绩的高低依次排出来,由于学生对考试成绩单的敏感度极高,使得教学活动还未开始就已经激发起学生的操作兴趣。而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反复的练习实践,对电子表格的制作等基础知识也可以熟练操作。由此可见,设计联系生活的课堂活动,可以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及其实际应用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教学,从而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从新闻媒体中提取具有生活情境特征的内容或挖掘周边案例作为教材。比如,学生在校的大事小事,也可以成为教师创设生活化情境的教材,这些情境通常更加真实有趣。该实施能有效调动课堂气氛,缩短师生距离,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情境。
如果教师选择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如国内外重大事件、引发舆论的道德故事等,利用这些教材创设生活化情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例如,在教学生如何学习WPS文档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设计一份问卷,然后在课堂上创建一个真实的模拟情境。学生负责收集数据和信息,并将收集到的数据输入文档进行统计处理,最后完成问卷调查并提交文档。这种角色模拟情境有助于学生融入情境,感受模拟角色的工作内容。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实施操作的过程中,增加整理文档数据的乐趣,使枯燥的WPS文档学习生动有趣。这种设计有利于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也能保证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质量。再比如,在制作节日卡片的教学中,由于班级属于绘画课的综合类,教师可以为班级设置一个主题。如果附近有节日,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制作以节日为主题的节日贺卡。或者,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感,老师可以以生日礼物为主题,请最近过生日的学生,先祝贺学生生日快乐,送上一张真正的生日贺卡,然后引导其他同学向收到卡片的同学表达最美好的祝愿。然后,老师问学生一个问题。老师已经寄了一张生日贺卡。其他学生能为即将过生日的学生做张卡片吗?教师指导学生打开绘图软件,简单介绍几种可用于制作贺卡的工具,并向学生展示几组用绘图制作的贺卡,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促使学生积极制作生日贺卡。因此,利用生活场景创设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密切学生之间的关系。此外,丰富的生活教学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且增加了学生有效的情感体验。
四、设计生活化的教学评价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样是基础学科也需要进行教学评价,教师在实施生命教学时,必须注意在最后的评价环节中加入生命元素。创造具有生命特征的教学评价,要求教师注重以学生的课堂实践和应用为前提,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详细的评价。教师评教时,学生可以提前准备一本小书,记录自己的课堂作业,详细记录每位教师的评教内容。教师也可以通过相互评价或自我评价,帮助学生了解作品中的不足,反思作品中的问题。比如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可以对一些积极配合教师、认真听讲的学生给予奖励,从而激发学生的竞争能力和表现欲望。在教学绘图工具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绘图,并借助电子工具将作品共享到信息交换平台,实现对学生作品的互评。教师需要做的是在相互评价环节结束后进行最终评价并给出相应的建议。这样的评价有助于学生树立信息技术理论学习的自信心,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简单易懂,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锻炼创造性思维。而且,生活化教学的设计也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教学方法有了进一步的变革。为了更好地加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设计,建议教师拓展生活化教学范围,实施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从而有效地拓展教学范围。这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该学科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晓莉.小学信息技术生活化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20):211-212.
[2]张敏.“生活化”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实践[J].教育观察. 2020,(11) :130-131.
[3]张静怡.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6):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