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欣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663
摘要:当前大学校园内,学生因心理问题而产生心理危机的事件越来越多,如何有效处理心理危机事件十分重要。文章通过对一例在校大学生因双向情感障碍产生的危机事件的过程、干预和效果进行分析,提出对于处理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几点经验和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双向情感障碍;干预;思考
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异常导致的自残或者伤害他人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些危机事件的发生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而且也会对校园的安全稳定产生影响。以下是对一例在校大学生因双向情感障碍产生的危机事件进行干预,对今后更好地处理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提出经验和思考。
一、案例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李明(化名),男,某高职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不错,但患有双向情感障碍、血友病,父母健在,家族姑姑患有精神病史。性格敏感,在校平时比较乐于交朋友,重视在校学习,长期需要去医院进行身体和心理方面的治疗。
二、心理危机发生的过程
李明由于心理疾病,需长期吃药和进行心理咨询治疗,效果都还不错。但是近一个月多以来,与咨询医生发生了两次不愉快的事情。一次是没有提前预约去找医生,到医院时医生已下班。另一次是预约了医生做心理咨询,但是医生临时要开会,需要李明等待,李明认为不合理,他预约了医生就要按时给他做咨询。由此李明开始对医生产生了怨恨,并停止做心理咨询。
一天上午,辅导员突然学校保卫处的电话,告知李明跟医院心理咨询医生产生矛盾,威胁要杀了医生,医生报警备案,现在警察到校园来进行调查处理。辅导员接到通知之后,第一时间向学院和学生处领导汇报此事,领导高度重视,立刻召开紧急会议,由于李明性格非常敏感,如果他对某些人或事情产生怨恨的话,就会产生极端的想法,辅导员建议警察先不要惊动学生,否则可能会引起学生激烈的反抗,给学生产生二次伤害,进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后果。因此,首先确定学生是否在校,掌握学生的动向;其次联系学生家长过来学校,一同沟通协商,再综合决定。
此事件得到市公安局的高度重视,经过警方、学校、家长三方的充分沟通,从保护李明生命安全和心理不再受伤害的角度出发,由警方协调市某医院接受李明进行住院治疗,其次由家长和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共同将学生送到医院接受专业的心理评估和治疗。
三、危机干预的效果
次日,家长及辅导员陪同李明到医院进行就诊,医生诊断为双向情感障碍、有躁狂,有伤害他人的想法,建议住院治疗。起初李明不想住院,经过家长和辅导员的再三做思想工作,最终同意办理住院。学生进入住院治疗后,辅导员每1-2天会跟李明进行联系,了解李明的状态和治疗情况,同时适当对李明心理进行疏导,并协助解决李明的困难。同时,在李明住院期间,鼓励和李明比较要好的同学经常跟李明聊天,缓解其情绪。李明在医院的治疗情况良好,于一个月后基本治愈出院,后期需定期到医院复诊。
四、危机干预的经验和思考
大学生心理危机有多种,本案例是一种潜在的伤害他人、影响社会的危机。危机的成功干预得益于学校危机干预工作体系、辅导员对学生的了解、家长的支持和多方资源的联合。
1、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体系是处理大学生心理危机工作的前提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阶段,日常人际交往的复杂性、学习与就业的压力冲击着他们的心理防线,若没有及时解决,便可能产生心理失衡状态。作为辅导员一定要掌握学生基本的心理状况,除了要有相应的心理知识储备以外,还要善于利用学校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体系。
首先,学校心理咨询室每学期都会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普查,要筛查出潜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掌握和识别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状况。其次,通过“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家长”五级联动的作用,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状态,发现有心理异常的学生,要及时跟进,并向心理咨询室备案。最后,重点关注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定期找学生谈话并做疏导,及时转介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必要时要转介到专科医院治疗。在本案例中,学生的情况就是通过心理普查和班级掌握的,之后辅导员通过与学生谈话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转介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由辅导员和心理咨询中心合力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并再次转介到医院治疗。
2、主动倾听学生心声,充分理解学生并确立信任关系
很多心理问题的同学,不愿意把自身的情况告诉他人,怕被区别对待,这样就失去环境的支持,情绪得不到缓解,反而可能加重心理负担。辅导员与学生亦师亦友,在处理心理危机的工作中,首先要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会敞开心扉跟你诉说心事。因此,辅导员在与学生的接触和沟通过程中,要保护学生的隐私,采用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一对一进行辅导,介绍心理辅导的保密原则,同时以关心学生为主,主动倾听学生内心想法,与学生产生共情,取得学生的信任,建立起信任关系。在本案例中,辅导员采取的一对一的辅导方式,充分保护了学生的隐私,和学生建立起了信任关系,学生便将自己想法和情绪都告诉辅导员,这样便掌握了学生的动态。辅导员也进一步跟学生达成按时治疗、吃药的“约定”,学生也很配合,辅导员对学生的性格、行为非常熟悉,对危机预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学生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对心理危机工作的最大支持
学生心理危机的造成,很多都是跟家庭关系、成长环境都脱不了干系,甚至很多学生心理问题的造成源于家庭,而家长又拒绝承认自己的孩子有心理问题,这样的话对学生心理的干预和治疗就非常被动。若家长能够理解并支持学校的心理危机工作,可以有效地在心理危机发生前进行预防,心理危机发生时进行干预,心理危机发生后进行跟踪。本案例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就是源于家庭,虽然家长对心理知识了解不多,但是经过多次跟家长沟通后,家长能够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并且配合学校的工作,积极跟进学生的治疗情况。当危机发生后,家长及时到学校一起沟通商量治疗方案,将学生送到医院治疗,避免了伤害事件发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对孩子病情得到及时的治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以学生为本,联合多方资源发挥合力真正帮助学生
解决心理危机事件的资源包括学校心理咨询室、校医院、学生家长、专业医院以及领导的支持等等。在本次案例中,该生入学后就已经排查出有心理疾病,便启动校园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由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点对点地跟进,同时辅导员日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学生的生活和治疗情况。在发现学生情况较为严重的时候,将学生转介到专业医院进行治疗。到最后发现学生有伤害医生意图的时候,能及时掌握学生情况,并取得领导和有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以及家长的配合,顺利解决本次危机。因此,在处理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时候,往往并不是任何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解决,而是需要联合多方力量,以学生为本,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到学生。
五、结语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解决,不仅维护了校园的安全稳定,更重要的是真正帮助到学生。在处理心理危机工作中,要发挥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体系、建立与学生的信任关系、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联合多方资源以顺利解决校园心理危机事件。
【参考文献】
[1]梁永锋.对一起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干预及思考.教育教学论坛,2020.01
[2]何帆.浅谈开展家校合作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必要性.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5.
[3]黄婷婷.剖析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与干预措施——基于一起案例的探究.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7.
[4]邱欣红,侯庆红.家校联合转危为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家校联合的现状研究.科教导刊,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