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提问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期   作者:魏静 席莹
[导读]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授课模式在不断完善
        魏静  席莹
        陕西省宝鸡市陕九学校  721000
        摘要: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授课模式在不断完善。课堂提问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基本手段,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在分析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现状的基础上,从问题情境创设、设计合理问题和激发学生回答信心等角度提出了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
        课堂提问是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清等设计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但是实际上很多教师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小学生具有着思维活跃、活泼好动的特点,同时对事物的专注度有限,缺乏纪律意识。如果老师们只是单纯的进行“一言堂”的教学,讲起来容易枯燥乏味,最终会让学生失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日常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过去不合理的教学方式,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通过设置多样化、趣味性和思考性的课堂提问,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语文课堂中去,感受语文学科的内涵与魅力。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提问时机不好
        课堂提问一门艺术,提问时机的把握往往非常关键。在当前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中,很多教师没有合理的把握提问的时机,主要表现为课前检查性提问过多、与教学内容不搭配、与课堂时间不匹配、与学生学情相脱离等方面,这使得课堂提问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也使得语文课堂的变得僵硬、不流畅,最终降低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水平。
        (二)问题重点不突出
        此外,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还有着问题重点不突出的情况。提问并不是漫无目的的师生交流,而是教师在关键节点提出的问题,能够让学生自主或者集体完成知识的内化理解,因此,提问必须是高效的、有重点的。当前很多教师仍然缺乏精心的教学设计,非常随意的进行课堂提问,没有分清重点和非重点,使得整堂课非常分散,重点内容没有突出。
        (三)提问方式单一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也有着提问方式过于单一的问题,很多教师仍然奉行着“是非”的提问方式,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文内容来进行问题设计,或者是给学生创设生动的问题教学情境。长期在这种“是非”的问答环境中,会导致学生对回答问题产生不了兴趣,那么问题也就无法真正成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最终背了课堂提问的初衷。
        二、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自主意识还不够强,他们更喜欢集体性的活动。因此教师需要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培养学生的问题情感,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从而做到“敢说”。具体来讲,教师要改变过去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给学生留出问题的思考空间,同时要通过小组讨论法等轻松、开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充分交流自身的观点,在不同观点的争论中产生的一定的问题意识。

另外,教师也要让小组代表对小组问题进行集中阐述,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问题的回答。
        例如,教师在讲授《观潮》一课时,本课的主题为中国的自然奇观——钱塘江大潮,教材的内容设置上也围绕着大潮进行展开。教师可以展示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视频,并让学生阅读时注意观察大潮来的过程,并进行提问“天下奇观”的“观”与“观潮”的“观”意思有什么不同?随后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结合文字和图片讨论钱塘江大潮的特点,最后在由教师进行提问,学生进行回答。这样的提问方式除了培养学生基本的知识、语言能力外,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智慧。
        (二)提出合理问题,促进学生思考
        一节语文课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给学生用于提问与师生交流的时间也要限定在一定时间之内,这就需要教师注意提出问题的合理性,做到“会问”,从而提升语文问题提问的效率。具体来讲,教师要对教材内容与脉络有充分的分析和准备,有的放矢的设计问题,使问题保持足够的思考性,同时抓住内容和问题的重点进行提问,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另外,教师也可以教学生用逆向思维思考,发现在知识理解中存在问题,并积极主动的进行提出。
        例如,教师在讲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在带领学生认识生词并初读课文后,要进行课文的精读,此时教师要在学生进行课文阅读过程中设置一些问题,去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并回答问题。在整篇课文的大故事内,还包含着三个小故事,教师要抛出问题,让学找出这三个小故事,并进行自主概括;同时对于这三个小故事,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呢?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也要可以让学生循序渐进的进行回答,从而在不断地深入探究中,让学生自主的完成本节课重点内容的突破。
        (三)鼓励学生回答,提升学生信心
        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学评价一直伴随着学生的各个方面。在培养学生的语文问题回答意识中,教师也要发挥评价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积极地鼓励和表扬,让学生体验到回答问题的成就感,从而更加乐于回答。教师也要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充分尊重,无论学生回答的问题如何,都要肯定其态度。对于回答错误问题的学生,教师要肯定其提出问题的勇气,并对其进行引导,让学生继续努力,下次一定能说得很好。
        例如,教师在讲授《琥珀》一课时,由于课程内容本身难度不高且具有一定趣味,因此教师可以更全面的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自主和小组探究文章内容。如“你们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形容琥珀吗?”、“课文中哪些内容是真实存在的?哪些内容又是作者想想出来的呢?”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要肯定学生的回答,对于不完整的内容,可以向其他学生提问,让更多的学生能够通过回答问题增加语文课程学习的信心。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对课堂提问的重视程度,不断调整和完善自身的提问方式,进行充分培养学生的语文思考意识与能力,这有助于学生补齐自身的知识盲区,完成语文知识的理解与内化,促进学生语文思维与能力的进步,让学生真正喜欢语文。本文提出的教学策略是一般性的教学建议,具体实施起来教师还要结合所教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具体课程内容加以细节调整,以更好的适应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剑峰.问题群:问题导学范式的骨架[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4(05):16-17.
        [2]薛婷婷.特级教师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