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仲毅
南宁市罗贤路小学 530007
摘 要: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对教学方式进行及时的更改,并且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的身心发育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在语文课堂上借助学生的好奇心来引导学生们形成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这样才可以让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主动思考发现问题之间的联系。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需要锻炼学生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解决相关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引言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尘埃落定,学会学习是六大素养之一,而自主学习是学会学习的基本前提。想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首先要注意在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这也是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们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际教学当中,所有老师应该紧贴教学的重点明确教学目标,积极地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们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互动当中,使得学生们能够在自主探究学习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现状
1.1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不足
1.只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教育,而忽视发展思维的倾向。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只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教育,而忽视发展思维的倾向,例如:学生回答问题缺少独立思考的时间,回答不准确或出现错误时,教师只给予简单处理,不善于适时加以引导。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缺陷得不到及时纠正,其思维水平也就难以提高。
2.教师的定向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一篇文章乃至一部书,所涉及到的内容往往是多方面的。因此,对一篇文章及其涉及到的每个词语,都应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教师如果习惯于自己的定向思维或遵从教参的意见,呆板地对学生进行诠释,便会扼杀学生创造力地发展。
传统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们在学习方面的发展,如果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只是让学生一味地听讲,而不带动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会让学生对语文教学出现厌烦的心理,而且很难带领学生发现语文课程的魅力。因此,教师只有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和改进,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才能够让传统课堂对教学和学生的禁锢得以打破,使得教学改革能够顺利进行。
1.2小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不足
1.不善于思考。不少学生都习惯于依赖教学参考书或老师讲评时的正确答案,缺少主动解决、探究问题的自主意识。
2.知识面窄,综合运用能力弱,只能对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简单问题进行回答,一旦需要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就有困难。
探究式学习突出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所以在开展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学生在教学当中的参与度,鼓励学生发现教学的问题,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自己的思考老师所教授的问题,但是目前教师在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时候,学生普遍存在着被动性思考的问题,没有主动思考教学中的问题,这会阻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2.1首先,教师要善于转变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教师要尽快从旧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中解放出来,打破答案唯一的观点,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与发展创新的机会,允许并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提出与教材、教师提出的不一致的看法,不迫使学生钻入预先设定的“标准”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勇气和信心,探索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2.2教师应善于培养、引导和评价
为了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培养学生们形成优良的习惯。
首先教师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要为学生的创设相应的学习氛围。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最近带着学生们学习的古诗,对教室后面的黑板重新设计,让学生们这种去探究古诗当中的意境所描绘出来的画面。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为了让学习氛围更加浓厚,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活动鼓励学生们自主去探究。
教师除了培养学生的能力,有效引导学生提升之外,还要制定合理的教学评价标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进探究式学习的开展。教师要在日常教学当中关注学生的优点,并且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教师不仅要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更要注重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根据学生参与活动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在学习当中的用心程度,就是要根据学生学习的整体情况,及时为学生提出改进的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得到认可,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并且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敢于向老师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阅读课外书的过程是巩固、积累知识的过程。通过课外阅读,增加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逻辑性、灵活性。
2.3教师和家长要多给予肯定,增强学生自信
探究式学习和以往的教学方式有所不同的是其需要家长在教学过程中有所参与,教师和家长要及时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样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信。
根据探究式教学应用情况的反馈得知,很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积极的配合探究是学习的开展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不自信。学生面对课堂角色忽然的转换出现不适应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还是之前的传统教学当中缺乏鼓励式教学。很多严厉的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经常采用的教学方式是打击是教学,对学生们不完美的答案极力否认,而且即使学生给出了完美的答案也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鼓励。这种教学方式会长期打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生的自信。所以在教学开展的时候,教师和家长要互相配合,注重对学生学习成果的鼓励和培养,这样才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的自主开展探究式学习。
教师和家长可以给学生们制定以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自我完成,但是对他们而言又带有一些挑战性的任务,当学生们完成之后,家长和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和家长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的时候需要注意方式和方法,防止学生在受到鼓励的时候出现膨胀的心态,所以教师和家长切忌在学生们学习的过程中盲目时的对他们的行为进行鼓励。家长和教师在发现学生们在某方面的不足的时候需要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解决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在做探究和学习的时候,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2.3适当开展实践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探究式的活动,鼓励学生们积极的参与其中。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们学习古诗的时候可以给学生们布置了解古诗作者的背景和当时的写作情况,并且鼓励学生们根据古诗的内容,进行改编和扩写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们在参与活动的时候增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为有效开展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注意方式,而且要有意识的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开展一些实践活动来锻炼学生们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代彩花.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199.
[2]黄芸芸.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07):32-33.
[3]张全堂.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