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期   作者:林贤基
[导读] 现阶段,我国在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学科教学将核心素养为重要目标,因此,身为高中阶段的物理学科也是极其重要的
        林贤基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第一中学
        摘要:现阶段,我国在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学科教学将核心素养为重要目标,因此,身为高中阶段的物理学科也是极其重要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期间经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当成现阶段的首要任务。物理与其他学科不同,是一门实践学科,同时想要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离不开实践教学,这也有利于学生的探索能力与交流能力同时得到提升,并使自身的实践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得到良好的塑造。此篇文章将探讨怎样运用高中物理实践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实验教学;要点;策略
        引言:高中物理比初中物理更深奥,学生在面对比较难懂的高中物理知识,大部分学生都会觉得其理论比较抽象,内容也很难理解。而且从初中物理这样简单的框架结构转变到高中比较深奥的学习中,教师原本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支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需求。所以得知,实践教学在高中期间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直接打破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片面理解,使学生在学习期间掌握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从而也有效的推动了实践教学的目的,使学生能够及时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实践教学也让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的印象加深,并起到推动作用。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2014年我国正式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这一概念就需要学生具备适应社会需要以及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以及关键能力,也是学生成长阶段需要具备的基础素养,同时也是学生知识、能力以及态度的综合表现。想要更好的发展核心素养就离不开教育,在教育实践期间加入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一)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就比较抽象,其理论知识深奥难懂,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也与初中阶段的大不相同。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也远离生活,也不是学生可以直接理解的。高中物理原本就是一个较为抽象的学科,且学习起来也有一定困难性。
        (二)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时并不能将初中的物理知识进行发挥利用,主要是因为初中是利用简单且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物理学科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它与实用性的学科有很大不同,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也不是很高。因此导致受情绪的影响,物理学科的学习更加困难。
        (三)高中阶段物理学科的教学质量是参差不齐的,这也是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困难点。部分教师还比较注重应试教育思想,然而这种思想很难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识。但是我们追求的是,在学会知识的同时,找到考试的重点。从而得知,如果教师的侧重点存在差异,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观念。
        (四)在日常教学期间,教师都未注重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还在根据课本的知识以及生活故事来向学生进行讲解。其讲解的知识点都较为浅显,学生很难进行深度的理解,因此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更是困难。
三、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物理实验教学具体应用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优秀品质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期间不可缺少的,主要是因为习惯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成效。因此,在教学期间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它是科学态度、学科观念、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条件。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认真观察、友好交流等,认真观察能够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物理实验的特质。友好交流是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想法,并且取长补短。与此同时,科学品质也是核心素养培养中必不可少的,科学地品质包括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真理的精神以及百折不挠的意志等。
        (二)结合教材进行演示实验
        就当前我国高中物理教学实践来看,课堂教学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而且很多教材中包含的实验都会在课堂上进行演示,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演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一般由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在观摩教师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预先设置一定的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这样更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态度和实验习惯。

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失误,如硬币、粉笔、羽毛等分别在真空环境下演示下落,会发现它们到达底部的时间相同,这种异于“常识”的现象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工具对教材中的实验素材进行挖掘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进行《分子热运动》这一课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使用光学显微镜对布朗运动进行观测,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显微镜下的画面直接投影到教室前面的幕布上,这样可以使所有学生同时观察。目前,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高中都已经在教室中建立了数字实验室系统,很多难以测量的实验都可以依托该系统完成。
        (三)注重物理观念的建构
        物理学科最基本的内容是物理观念,在高中阶段,包括物质、运动、能量和相互作用等。高中物理实践教学的只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及时掌握实验中所含有的思维逻辑,并且在体验及探索期间感受到物理学科的魅力,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能力意识,但是上述的这些内容都需要依托在物理观念建构的过程中,因为只有了解了物理实验的原理,并且也完善了物理观念的概念,这样才可以真正掌握实验的内涵,从而使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四)注重培养科学实验素养
        现阶部分高中物理教学对学生的科学物理实验安排的学习时间远远不够,主要是由于设备、时间、以及教学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因为将理论与实验进行分离,导致大部分学生只是了解理论知识而不清楚实验方法。教师在此教学期间及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理解并不是需要倒背如流,而是要将理论与实验进行有效结合,特别是像物理学科这样深奥难懂且实际操作性极强的学科。所以,教师要在讲述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科学实验素养的培养。学生只有将物理理论知识进行活学活用,才能够激发自身对物理核心素养培育的热情。这样的教学方法也更适合对物理人才的培养,而不单单是对物理学习工具的塑造。
        (五)充分利用课后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高中物理教材中设置课后探究性实验的目的是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给出特定的研究课题,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并实施,其意义在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塑造其创造性思维,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精确观察测量、深入思考分析、综合推理活动规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经过多次的失败和调整优化之后才能获得最佳的方案,这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索精神和品质的培养。而教师所发挥的作用就是对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通过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找对思路,或是为学生提供所需的参考资料和器材,对学生的实验方案和结果做出评价。
        (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物理竞赛,培养核心素养
        在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创新性实验具有巨大的价值,现如今,很多学校都会定期组织开展物理创新类活动,这些活动贴近生活,形式丰富,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造力。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去参加这类物理竞赛类活动,在活动中,学生需要根据具体的题目独立进行问题的设计、实验的设计以及实验的实施、结论的总结,不断创新、完善自我,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模型建构能力、问题解决能力都是不小的挑战。
        结束语:结合全文,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期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教师也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核心素养的内容,选取科学且合理地教学策略。从而使学生在通过深度的参与到实验探索过程中,并且也能了解全面的知识与理念,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洁枫.浅谈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J].高中数理化,2017,000(018):33.
        [2]林丽媛.浅析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J].好日子,2019,000(015):P.1-1.
        [3]张易.浅议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与学[J].高考,2019(8):128-128.
        [4]张帆.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No.687(05):248-2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