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开展小学趣味生活数学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期   作者:王雪梅
[导读] 数学课堂教学若是充斥着晦涩的计算公式和概念定义
        王雪梅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西渠镇教学辅导站  733399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若是充斥着晦涩的计算公式和概念定义,那么便没有什么趣味可言,不但容易打击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甚至还会使其对数学学习产生消极心理,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一定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其中,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应用便是有效策略之一,下面笔者主要就如何在生活中体现小学数学教学展开概述。
        【关键词】:数学教学;小学教学;教学实践
        引言
        数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教育基础的且重要的学科,高质量的数学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还能帮助学生为将来更好、更深入地学习数学知识奠定基础,但学生对于相对抽象和复杂的数学知识学习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如何“唤醒”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就成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在新时期,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教师不能仅注重对学生传授知识,还需教学眼光放长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更高质地完成学习任务是小学数学教师当前的紧要任务,为此教师需要不断优化和调整数学教学策略,追求更高的教学实效性。
一、趣味生活数学的优势
        趣味生活数学就是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带有趣味的生活探索活动之中,这样能够从学生自身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升数学教学效果。教育来源于生活,学生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由此可见,将生活教学与趣味化设计紧密结合起来,将此学习理论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之中,能够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模式就是要求教师能够从实际生活中寻找学生需要的素材,将书本上的知识引申到生活中去,以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其次,教师要将生活学习元素活用起来,这样能够更多地进行逻辑化的数学知识的融入,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总之,引入趣味生活化的教学之后,学生就会想到要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面对任何数学计算问题都不会有放弃的想法,反而会在生活问题的引导下,引导学生逐步发现数学本身的奥妙所在,让学生真正地爱上数学。
二、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现状
        根据相关调查分析得出:构建小学数学趣味课堂之所以无法顺利地实施下去还是由于很多的数学教学工作者们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以及授课方式不能与时俱进而导致的。而在很多的数学教师的心里,数学知识是很容易学习的一门课程,只要学生能认真地记住一些概念和公式,并在做题的时候将公式套进去,所有的问题就会得到有效的解决,是没有任何困难可言的;也有一部分的数学教师利用题海战术的手段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他们认为,只有学生不断地加强练习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就会铭记于心;甚至还有一部分的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只关注的是本节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不去想或者是更不会关心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内化和吸收相关的知识。所以,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仍是以“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为主,在这样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连学生发言的机会都特别的少见,构建趣味性的课堂更是无从谈起。长此以往下去,教师虽然用心良苦和累得气喘吁吁,但其教学效率依然还是很难提高,依然会造成事倍功半和徒劳无功的苦果。
三、开展趣味生活数学教学的策略
        (一)组织生活化活动,让学生学会知识应用
        实践无处不在,小学生思维活跃,比起单调晦涩的口头讲解,学生普遍更喜欢形式多样、内容有趣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喜好特征,组织生活化数学活动,为学生创设更多既有探究性又有趣味性的数学实践空间情境。具体而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整合、拓展数学课程内容,创新数学教学形式,以不同于课堂教学的多元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培养其数学素养。

具体来看,教师可以设置游戏活动环节引导学生在玩耍中更轻松地掌握知识,如猜数游戏、数字接龙等,以乐教乐学的形式推进教学。也可以结合授课内容适时组织一些实践活动,以《长方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为例,讲解完课本上的基础理论后,笔者便组织了一次实践活动,让学生自行测量教室的长和宽,然后计算一下教室的面积,并提出假设:学校准备给教室铺设新的地板砖,现在有两种长方形的地板砖可供选择,一种规格为50×50,单价为18元,一种规格为50×80,单价为22元,请同学们按照教室的大小,帮忙计算一下,选择哪种规格的地板砖性价比更高?在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学生首先切实学习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其次也发现了数学学习的意义所在,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继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引入趣味游戏
        游戏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活动,游戏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快乐,还能引导其更全面地认知世界。将游戏引入课堂教学是趣味教学法独有的特点,使学生在高度投入游戏的状态下,收获游戏带来的优质学习体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数学知识,真正践行了新时期“玩中学”的教学理念。“玩中学”也是笔者的教学理念,例如,在《混合运算》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明了“坐汽车”的游戏,借助手机的多媒体功能为学生播放小汽车的喇叭声,教师当“司机”走在前面模仿开汽车转方向盘的姿势,先有5名学生在“车上”乘坐,然后在“小汽车”到站之后引导学生根据混合运算试题“5+2-3”的内容先上来2名学生,在到下一站之后再下去3名学生,在游戏的欢乐气氛引领之下,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没有括号的两步运算试题的运算顺序,提高学生的运算效率,使学生能够轻松愉悦地掌握教师课上所教的数学知识。
        (三)作业布置趣味生活化
        作业是课业负担的主要承载体,它虽然是提高成绩的重要法宝,但是教师有时会作业的人文因素。减负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科特点出发,依据学生身心特点设计生本作业才是解决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关键和有效途径。推广趣味生活化教学模式,教师要重视作业环节,也要有同类的设计,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的作业设计就是让学生分析班级后面黑板报上关于“爱国教育”的内容占了整个版面的几分之几。这样的作业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学生自然会感兴趣,想要完成这个作业,要学生先测量出黑板报面积和“爱国教育”所处版面的大约面积等。这种活动本身就有趣味性,通过这样的作业也让学生理解了“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一”“看分数涂色”等习题的解决对策。另外,在全面实施核心素养培育的背景下,在生活趣味化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要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师教学。作业作为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之一,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还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重要桥梁,是师生相互评价的平台。所以,教师可以在作业反馈的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建议,不仅评价学生作业完成的结果,还有考虑到学生作业的创新思考效果,也要让学生对这类“趣味作业”的反响,表现在作业本上。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学改革新时期,生活化教学手段在各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日愈普遍,教师要及时转变过去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适当地融入生活化元素,为学生打造更轻松、高效的数学课堂,真正做到在生活中体现小学数学教学,让学生能够愉快地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魏红英.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0(11):54.
        [2]严建.小学高年级数学的趣味性教学实践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1):34.
        [3]李汉成.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4):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