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历史人物在历史教学中的德育功效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期   作者:王洁霞
[导读]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
        王洁霞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澄海中学白沙校区 515800
        【内容摘要】: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特别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求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地方,也是塑造学生思想品质的阵地。杰出历史人物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影响大,他们的嘉言懿行有着积极的思想教育功能。历史人物的教学是历史课堂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主阵地和有效途径。因此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就必须重视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人物,充分挖掘历史人物的德育功效。
        【关键词】 思想教育  历史教学   历史人物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其最根本的问题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著名史学家、哲学家任继愈先生说:“历史课应该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切入点。”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是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其中一点就是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新课程中就明确规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而德育的主要对象和时间都在学校,所以课堂教学就成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也正因为如此,新课程要求在学科教学中必须渗透德育教育,每一门学科的教学,要求都是既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博大精深,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唯物史观既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也承认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大作用,这些杰出历史人物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影响大,他们的嘉言懿行有着积极的思想教育功能。而每一堂课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历史人物,可以这么说,历史人物的教学是历史课堂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主阵地和有效途径。历史人物的典型道德形象引起的情感体验和共鸣往往是产生道德行动的强大动力,杰出的历史人物的英雄气慨、高尚情操,反面历史人物的无耻行径,丑恶嘴脸都可以引起学生强烈的思想共鸣,从而产生敬仰,赞叹和厌恶,憎恨的道德感。因此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就必须重视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人物,充分挖掘历史人物的德育功效,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挖掘爱国主义情操,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德育的首要内容。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古代中国不仅有着灿烂的文化成就,也有着享誉四海的名人风范。在古代史教科书中有许多赫赫有名的爱国仁人。他们有着炽烈的爱国之情,有着为国尽忠,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国难当头之际,他们忧国忧民,舍生忘死;天下太平之时,他们居安思危,鞠躬尽瘁。如战国时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北宋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南宋时“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陆游,明末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等。这些教材中的历史人物,我会让学生讲讲关于他们的故事和阅读他们的爱国诗篇,让学生感受他们敢为天下的情怀。而对于近代中国这一部既是屈辱也是奋斗的历史,更是涌现出了许多为挽救民族危亡、复兴国家而献身的仁人志士。如晚清“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在强敌面前正气凛然,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不朽业绩的邓世昌;还有变法失败被打入死牢,矢志不渝,宁死不屈,挥笔书下“我自横刀仰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光辉诗句的谭嗣同;等等。正是这些爱国者和革命者这种不畏强暴、不甘屈服、百折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才没有在历次面临的严重危机中亡国;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才有了我们的今天;也正是这种爱国主义情感,成为我们今天实现腾飞,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的精神支柱。作为一名中学生就是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维护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聪明才智。
        二、挖掘高尚品德情操,培养优良品质
        中华民族素来注重道德品质的修养。孔子主张 “温、良、恭、俭、让”,“克己”;孟子强调“善养浩然之气”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诸葛亮重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刘备则主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等。他们莫不认为注重道德修养是做人之本。中国古代有许多清官,廉洁奉公、忧国忧民,受到历代人民的敬仰。诸葛亮一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岳飞强调“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等等,都表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入挖掘历史人物的这些道德内容,用这些人的言行去教育学生必定有利于青少年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以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做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使学生明白应当怎样去做一个真正的“人”。


        三、挖掘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品格,培养良好性格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说明一个人要想做一番事业,要想对国家、对社会有所贡献,必然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只有树立了一往无前、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才能排除万难,取得胜利。历史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这方面的榜样:西汉时的司马迁身遭腐刑,仍忍辱负重,坚韧不拔,以愤懑不平之气,完成了第一部伟大的纪传体通史。明朝时的李时珍屡试不第,毅然弃文从医。他一面行医济世,一面专心著述,经过27个寒暑的含辛茹苦,著成《本草纲目》。瓦特出身卑贱,但他自强不息,苦心钻研。他发明的蒸汽机,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贝多芬后半生耳朵完全失聪?,他执着追求,奋斗不已。他创作的《第九交响曲》等60多部乐曲,至今仍享誉全球?。
        这些中外名人的不同经历,集中到一点,说明“英雄出自艰难,功业来自磨砺”。现在的中学生,都是在太平盛世中长大的,从来没有体验过艰苦和磨难的真正含义。挖掘这些人物热爱科学、刻苦求知的精神,让学生体会到立志勤学是人材成长必须具有的精神;自强不息,奋勇进取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尽艰难而不衰亡的重要原因。
        四、挖掘理想和真理,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追求真理   
        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无数史实雄辩地说明,古往今来,一切有作为的人都是具有远大理想的人。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立志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己任。周恩来在学生时代就决心“为中华的崛起”而学习 。大发明家爱迪生说过:“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造福。”他们理想的共同点都是为民族、为人类谋幸福。挖掘教科书中历史人物的理想,对青少年进行理想教育,引导学生从优秀历史人物身上吸取营养,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
        古今中外,有许多思想家、科学家敢于追求真理,献身科学,促进了人类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历来受到人们的尊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在这方面,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坚持"直笔"修史,正确评价人物的司马迁;拒绝高官厚禄引诱,绝不放弃自己的《神灭论》主张的范缜;被判处火刑后,为坚持真理而高呼的"火,不能征服我"的意大利天文学家布鲁诺等等。这些思想家、科学家为了坚持真理而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充分挖掘这些人物在探求科学奥秘、寻找真理的道路上大无畏精神,既能学生使明白了他们的真理观点的进步性,也能在情感上也使学生对他们勇于坚持真理精神产生崇敬之心,从而培养他们敢于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精神。
        五、挖掘善恶,进行明辨是非教育
        对反面人物的丑恶的讲述,使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接受历史的教训。  教材为我们提供的典型丑恶人物材料有:甘当儿皇帝的石敬瑭;善于拍马屁,装孝心、暗藏夺权野心的安禄山;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先投降女真贵族,后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的秦桧;残暴迫害东林党人的魏忠贤;"贪污之王"和坤;贪于权势,对内镇压太平天国、维新志士、义和团,对外一昧卖国的慈禧,逆历史潮流,想恢复帝制的袁世凯等等。将这些人物的丑恶言行尽量地揭露出来,使学生不仅对他们产生了憎恨感,还能明白什么是善恶。
        目前在现实生活中比较普遍存在的人们的见死不救,见危不救,见邪避让这种极端自私的麻木感情的现象,可以在历史课堂上适当的向学生介绍一些关于我国古代那些见人民惨遭横锅而哭诉无门,或国家弱小被强国欺凌时能挺身而出,不爱惜自己的身体、锄强诛暴的侠客壮士的行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一点仗义教育,并以此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仗"义"执言,帮助弱者,批评残暴,痛恨邪恶的观点和行动。并让学生从此区别出他们常讲的"义气"的是和非

        悠悠中华,人杰地灵,有对历史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物,也有遗臭万年的千古罪人。这些随着历史事件出现的历史人物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要在吃透教材内容的同时,善于挖掘历史人物的德育渗透点,真正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学生在学习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学会思考、学会求知、学会做人,教育我们的孩子们都有一种良好的人文素养,为了祖国的美好明天而奋斗。


【参考资料】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⑵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编写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培训资料》
        ⑶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编写的《广东省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历史(7-9年级)教学指导意见》
        ⑷于友西主编  《中学历史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