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职外贸业务协调课堂“活”起来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期   作者:陈云华
[导读] 外贸业务协调课堂是中职院校商贸专业的重点课程和教学内容,其旨在让学生掌握外贸业务的相关知识并培养学生处理对外业务的能力
        陈云华
        浙江诸暨技师学院
        摘要:外贸业务协调课堂是中职院校商贸专业的重点课程和教学内容,其旨在让学生掌握外贸业务的相关知识并培养学生处理对外业务的能力。在传统中职外贸业务协调课堂中教师往往过分强调单方向的知识灌输的,而忽略了课堂氛围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育改革的全新背景下,中职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革新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通过更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等来提高课堂教育的实际质量、培养学生对相关课程及专业的热情与兴趣。
        关键词:中职;外贸业务协调;课堂教学
        对外贸易是我国与其他国家友好往来的重要途径,其不仅有助于我国的对外交流,同时也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对外贸易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而培养优质对外贸易人才是促进我国外贸健康、迅速发展的基础与保障。中职院校商贸专业的对外贸易协调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及掌握外贸相关制度的具体细则,保证对外贸易业务的安全性。学生应注重此课程的学习与相关知识的掌握,而教师也保证课堂学习质量和有效性,通过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吸收、理解、掌握知识,丰富学生知识储备的同时也为其实践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1、外贸业务协调课程教学现状
        1.1学生学习能力差异较大
        中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这与院校生源关系密切。进入中职院校进行学习的学生部分是由于学习能力差、学习态度不佳,而部分是由于在升学考试中发挥失误等。面对如此差异巨大、综合素质及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教师及院校往往缺乏分层教育的意识,大班化的课堂模式导致学生们无法接受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影响学习质量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这也会导致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进而影响中职院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情况。
        1.2学生的课堂知识接受度低
        相较于其他院校来说,中职院校的教师普遍学历不高且缺乏进修、培训以及深造的机会,致使其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无法得到及时更新,目前大多中职院校仍在沿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导致课堂氛围较为沉闷且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仅仅在单方向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导致其对外贸业务协调相关知识的理解及掌握程度不佳,且不利于其自身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1.3忽略实践能力的培养
        进行对外贸易业务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同样还需要一定的实践能力及经验,学生唯有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交易之中方可为真正掌握了外贸业务协调能力。然而目前中职院校的课堂教学大多重理论而轻实践,因院校、教师缺乏相关意识,或学校条件无法满足实践课程所需等,导致学生的实践技能无法得到有效提高,这也导致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在进行对外贸易之时,易因对相关流程及注意事项不熟悉等,影响其在就业市场及职场的综合竞争力。
        2、提高外贸业务协调课堂教学质量的具体策略
        2.1基于合作法开展课程教学
        外贸业务协调包含了进行对外贸易的全部流程,其内容较为复杂且涉及内容较多,学生个人在进行业务的处理以及问题的思考之时往往无法考虑周全,再加上对外贸易本身就属于多人共同进行的贸易活动及交易业务,基于此,中职教师在进行外贸业务协调课程之时需注重学生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的培养。为了保证学生在毕业后能够以良好的团队协作观念及能力迅速进入对外贸易相关业务的工作状态,教师可基于合作法来开展课堂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协调合作来处理问题,综合提升学生合作能力的同时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拓宽思路、集思广益,同时还有助于调动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进行出口交易前相关准备工作的教学之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并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探讨如何寻找有效客户等问题;若仅凭学生个人进行思考,其能够想到的渠道可能仅限于华交会、外贸协会等单一或少数几种方式,而在小组讨论中组员们集思广益,汇总大家的观点,即能够将有效渠道扩宽至商业代表团以及新闻媒体等,如此合作交流、探讨有助于促进学生开拓思路、拓宽视野,更全面地思考、审视、处理问题,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2通过设立情境提高教学效果
        情境教学法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各级院校、各专业的课堂教学中,其具体是指教师依据自身经历、特定案例等设立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符的情境,让学生们身处于情境之中思考、处理问题,并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对外贸易协调所涉及的内容繁多且较为复杂,离开情境单独分析问题往往会陷入误区,且容易导致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仅限于表面理论,对此中职教师可通过设定特定情境及相关教学问题来激发学生探索、思考的兴趣,进而在探讨及主动思考中主动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及内容。教师在设置情境之时,可以围绕包括国际物流、外贸单据等内容展开,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情境,在分析、探究中思考、处理相关问题。如在进行制单结汇相关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可将课堂教学与实际海关验收的情境结合起来,并组织学生分别扮演验收的工作人员及买方,通过场景的模拟及双方互动来引导学生学习装箱单、尺码单等相关内容,并强化其对验收流程和环节的了解与认识。
        2.3运用图表建立知识体系
        由于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普遍不高,故在进行内容较多且较为复杂的外贸业务协调课程的学习之时容易陷入困境。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等图表来将相关知识串联起来,帮助学生建立较为全面且完善的知识网络,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了解与掌握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建设图表之间,首先需要向学生们介绍并讲解思维导图学习法的具体内容和使用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总结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来绘制关系网络。比如在学习外贸合同履行相关内容之时,教师可以指导并鼓励学生以思维导图的模式提高理解程度并加深记忆,建立以外贸合同为核心的思维导图,分析各类型合同的区别及注意事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的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其联想学习能力。
        2.4加强实践教学
        进行外贸业务不仅需要较强的知识储备,熟练的实践技能以及一定的实践经验也是必不可少的,若学生长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实践技能的训练,则不仅会导致其实践能力的欠缺,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及运用。尤其对于中职院校的毕业生而言,其在就业市场的优势在于具有较强的工作及实践能力,而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则会显著影响学生的优势及竞争力,影响院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情况,对此,院校需要提高对实践技能培养的重视程度,通过与企业等进行合作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及认知水平。例如在最后一个学期,学校可以将学生分配至各个合作企业担任实习生,让学生在进入真正迈入职场前充分了解外贸业务的相关流程及各个环节,可以在丰富学生经验的同时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升。此外企业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发掘优秀人才并选择留用,保证企业的人才储备。
        3、结语
        中职院校注重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其毕业生应以较强的知识储备及实践能力迎合企业对各岗位人才的需求,但现实中由于中职院校教师及生源地限制,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以及积极性都存在欠缺,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就业情况。对此,中职院校及相关教师需要从教学方法、模式、内容等多方面进行革新,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及实践能力,切实提高学生未来在就业市场的综合竞争力,为企业及社会培养优秀的外贸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黎明.让中职外贸业务协调课堂“活”起来[J].现代职业教育,2020(02):142-143.
        [2]吴燕萍.中职生外贸业务协调课程课堂低效的原因及对策[J].职业,2019(10):82-83.
        [3]刘玮.关于提高中职外贸单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32):46-47.
        [4]蒋丹.翻转课堂在中职外贸业务协调课程中的运用刍探[J].成才之路,2018(13):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