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教育措施探讨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期   作者:何璐 杨冬梅
[导读] 很多学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学生之间的应用效果也非常可观
        何璐   杨冬梅
        (河南省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平顶山  467000   )

        摘要:很多学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学生之间的应用效果也非常可观。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仍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内容比较狭窄和片面,所以必须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及课程开展情况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因地制宜,加以改进。基于此,本文章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教育措施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教育措施
引言
        当今社会充满了紧张的竞争。高职生往往会同时面对着社会压力、家庭压力、学业压力等诸多压力,如果不能及时正确的排解情绪,便容易走入误区。而我国的高校教育现阶段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相对于文化知识教育来说,投入的精力和师资力量都比较薄弱,不成规模。这种情况进一步导致了许多学生遇到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及时的解决,甚至无法自我认识到问题所在。
一、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概述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其首要任务,就是使个体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能适应社会,健康成长;另外,是要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其学习与生活的质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基于所有学生成长发展的必需。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三观”的形成时期,有了正确的“三观”,才能对人生、对社会、对世界有适当的认识,采取适当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因此,“三观”是否科学、正确,直接关系到心理是否健康发展。
        (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态
        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对心理健康的概念进行分析:从广义角度,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从狭义角度,心理健康指没有心理疾病或病态心理。而亚心理健康也属于心理健康的范围内,目前社会对于亚心理健康的关注度更高,这主要是因为亚心理健康处于一种动态变化的状态,非常容易诱发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因此,亚心理健康问题更需要积极的引导。目前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如果缺乏正确、及时的引导,他们是非常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
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一)学业压力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重在技术技能的掌握,需要依托学校提供的教学条件,反复的练习和实践,直到掌握了技术要领,达到了一定的技能熟练度,才能算是学有所成。在新学期补充训练学时、加强技能训练,既是高职院校保证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也是高职学生提升技术技能水平的切实需要。然而,新学期有新的教学任务,要利用有限的时间补回训练课时,在学校充分调配资源的前提下,更需要学生牺牲更多的休息时间,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二)情感心理问题
        高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在情感方面比较敏感,内心变化较快,情绪不太稳定,自控能力较差,遇事容易冲动,因此,这一阶段的学生最容易出现情感心理问题。高职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抗压能力较弱,当他们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针对文凭的歧视、家长的期望、与同学相处的问题时,感情上非常容易受到挫折,甚至会产生厌世的心理。如果他们没有得到及时的引导或没有找到合适的发泄途径,那么他们是非常容易患上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并且他们进入社会后,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对人对事都会有较强的戒备心理,社会情感冷漠。
        (三)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形式化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们受教育程度是参差不齐的,他们对于事物的认识并不全面,所以内心十分脆弱,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高职学生渴望被认可,厌恶他人的背叛,产生了不同的心理问题,自行解决的可能性比较低。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再有形式主义倾向的话,绝不可能培育出高素质、有理想、能力强的优秀人才。部分教师认为,定期开展讲座活动,重点介绍理论知识,邀请一些专家做报告等就是有价值的心理健康教育。却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学生根本不愿意接受。一些负责心理咨询的教师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平时工作表面化,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时候态度非常不好,学生渐渐失去了心理咨询的热情,即使有严重的心理问题也不愿意被老师发现。
三、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探讨
        (一)基于性别差异开展针对性教育
        高职院校男女高职生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明显差异,但在心理问题类型上存在性别差异,具体表现为:男生的敌对、偏执、精神病性显著高于女生,女生的恐惧情绪显著高于男生。针对男女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差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有必要为男女生开展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充分利用女生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分别为男女生开展针对性的专题讲座,或举办策划男女专场专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二)营造积极、良好的学习与生活氛围
        一般来说,积极心理学能够从各个角度实现在心理学方面的探究和分析,其中积极社会环境能够体现出一种显著的思想理念。从高职院校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而言,则需要利用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借助先进的积极社会环境创建理念,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高职院校的有关管理制度,并且认真落实,对于出现的校园不良行为进行严厉惩处,依靠全体师生的力量,营造更加积极、良好的校园学习与生活氛围。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有关教师工作人员应该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原则,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凸显出其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紧密结合学生的具体状况,编制出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真正体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良好功效,使学生能够从中获益。


        (三)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和目标
        一要深刻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和目标。积极心理学家的观点是心理健康是两个层面的,一个层面是负面情绪的减少,另一个层面是积极情绪的增加。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是想要培养高职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提高高职学生的幸福感。当前高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过于侧重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忽略了积极层面,所以在后续的教育过程中,应当更加突出积极层面,这将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一方面,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心理能够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均衡的发展,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抵御负面情绪。如果学生的心理能够更加积极,那么他就能够更好地承担起自身的责任,获得更好的成长,激发自身潜能,成为一个心理健康、富有责任感的人,那么在遇到负面情绪时,就能够更好地调节自我。另一方面,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心理能够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任何一种负面情绪的产生都是一个过程,都是由一件事引起,然后情绪慢慢叠加,最终爆发,但是如果一个人能够具备积极的心理,那么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再加上外界良好的心理辅导,就能够让学生更快地脱离困境,避免问题的产生。
        (四)注重凸显心理健康教育的层次性
        首先,应该以主观角度作为切入点,进行积极的体验和感受,帮助高职院校的学生梳理不良情绪,给予积极的心理体验,换言之,借助科学的方式,实现对学生心理积极性的有效挖掘,诸如,自豪感、愉悦感以及高兴等心理的特点,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世界,提高学习的热情,明白奋斗的道理,制定实现长远目标的个人计划。其次,以高职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作为切入点,做好针对高职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工作,诸如,自我决定性、乐观主义、智慧以及善良等。如此,可以提升学生的独立意识,坚持下去以便形成更加积极的人格,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学会自强、自爱。
        (五)朋辈间组建“心理互助小组”
        心理互助小组可以有效地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相比更具有官方色彩的学院活动,更能使学生们卸下心防。互助小组可以和心理测评机制相结合,相辅相成地搭建起一套由学生自主组建的互助心理机构来。既可以消化校园心理咨询中心人员短缺,时间安排过满的问题,又能够做到真正的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更贴近了学生的日常生活,遇到问题的时候反馈速度更快更及时。心理健康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式,以团队(小组)为单位,通过共同参与具体活动,成员之间相互学习,注重分享,促进自我成长和完善,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人思想观念、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团体辅导也可以结合信息化手段进行,依托线上教学平台设计活动,让学生在线上完成活动和参与分享,线上分享将有助于学生更敢于说出内心的真实感受,提升教学效果。
        (六)建立导师团队开展学业帮扶。
        学业是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就高职学生而言,围绕专业、行业、职业,三大问题备受关注,即,专业是什么,行业干什么,职业怎么干,简单而言,就是新生入校时,学生和家长都普遍会问的一个问题“学这个有用么”。为此,在班级辅导员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学业导师制度,组建学业导师团队,从专业的视角、以实际的经验和真实的案例,持续不断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专业、熟悉行业、领会职业,形成专业认可度、行业认同感和职业自信心,同时,言传身教,手把手带领学生攻克学习难题,为学生建立学业自信。因此,学业导师的遴选在兼顾专业性、技术性的前提下,更应该重视责任心,德高望重的大师领衔的学业导师团队尤为难能可贵
        (七)专业培训学工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高职院校需要落实师资队伍的专项培训经费,提升专职教师的培训力度,职能考核向着专业化角度倾斜,保证师资队伍的质量,实现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推进。其次,需要学工队伍一起抓,培训一线教师、辅导员的同时完成专门组建学工队伍,由他们出面发现高职学生现存的心理问题,再向学院反馈,及时沟通教师,充分发挥学工队伍的中坚力量,多方合作解决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有效疏导心理状态并不稳定的学生,以特殊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创新发展的目标。
结束语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障碍,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潜能,展现每个学生人格上的优越之处,培养学生向上向善的愿望与意志、求新求异的创造欲望、自立自强的主体意识、有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尽可能得到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最有效的途径,因为它更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通过各学科内容的渗透来实现,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的、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参考文献
        [1]王细燕.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J].知识窗(教师版),2019(12):116.
        [2]张涛.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实训课程实践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2):158-160.
        [3]黑雪娜.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J].内江科技,2019,40(12):81-82.
        [4]贺含珍,李勇达.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南农业,2019(36):44-45.
        [5]于艳芳.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初探[J].职业,2019(36):42-43.
        [6]任颖.新媒体下高职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心理危机无感干预防范路径[J].新西部,2019(35):133-134.
        [7]衣颖.谈高职院校“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79-80.
        [8]王晴.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实施的完善策略[J].教师,2019(35):14-15.


        作者简介:何璐(1985.9-),女,汉族,河南平顶山人,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高校助教,大学本科毕业,研究方向:心理学。
        第二作者:杨冬梅(1987.8)女,汉族,河南平顶山人,河南城建学院,高校助教,硕士研究生毕业,专职辅导员,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