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防教育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期   作者:杨思琪
[导读] “互联网+”背景下,国防教育教学策略得以创新发展,多种教学策略的实践运用,为提高国防教育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国防素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杨思琪
        湖南省人民武装学校 长沙 41000
        摘要:“互联网+”背景下,国防教育教学策略得以创新发展,多种教学策略的实践运用,为提高国防教育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国防素养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国防教育仍存在内容吸引力弱、资源利用率低、方法运用不灵活、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制约着高职院校国防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创新探究高职院校国防教育教学策略,为实践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国防教育、互联网+、教学策略

        一、前言
        “十四五”规划指出:“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健全强边固防机制,强化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高职院校作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技术技能的同时,也应着眼强军需要,加强学生国防教育,全面提升学生国防素养,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互联网+”背景下,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云智能等高新技术的运用,多种网络教学平台得以产生并迅速发展,为高职院校创新国防教育教学策略和快速培养学生国防素养提供了新方法。随着新教学平台及教学策略的实施,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国防教育的热情高涨,国防教育质量和学生国防素养培养得到全面提升。
        然而,随着新的国防教育教学策略常态化实施,一些问题开始逐渐暴露,如内容吸引力弱、资源利用率低、方法运用不灵活、评价机制不完善等,严重制约着国防教育的发展。因此,本文分析了现有国防教育教学策略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创新教学策略,为提高高职院校国防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国防素养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当前高职院校国防教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互联网+”背景下,多种教学策略得以实践运用,已取得了显著效果,学生国防素养得以大幅度提高,但仍存在以下问题,制约着高职院校国防教育教学深入发展。
        (一)内容吸引力弱
        受国防教育本身理论性强、实践性差的影响,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相对不高。“互联网+”背景下,国防教育教学内容变得充实和丰富,为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国防教育提供了可能。然而,部分高职院校仅仅是把教室转换到网络上,把授课PPT搬到了网络平台,授课内容仍局限于教材内容,并未进行丰富和拓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军事思想、高新武器装备、国际军事形势与动态等教学内容并没有走进课堂,一些优质的国防教育动画、视频等素材没有采用,导致教学内容吸引力弱,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不断降低,进而制约着高职院校国防教育实际开展效果。
        (二)资源利用率低
        “互联网+”时代,终身学习变得快捷方便,个体足不出户,就可以主动通过与外界知识网络进行互动交流,构建、更新并优化自己的知识体系[1]。尤其“云计算”的出现,使得国防教育资源开放性大大增强,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纷纷出现在师生面前。但过多的国防教育资源,使得筛选出优质教学资源难度增加,大大消耗了教师教学准备精力。同时,一些高职院校为保持国防教育教学优势,对外资源共享程度低,优质教学资源仅局限在高职院校内部或几所高职院校之间。这样以来,虽然网络中国防教育资源丰富,但优质国防教育资源少,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准备中筛选优质资源难度大,甚至不愿意筛选,进而导致优质国防教育资源利用率大大降低。
        (三)方法运用不够灵活
        “互联网+”背景下,随着多种教学策略的实践,如基于智慧教学的课程实践[2],基于项目化的教学创新[3]、“互联网+翻转课题”的教学探索[4]和“互联网+”背景下本科研究性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5],为创新国防教育教学方法提供了可能。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许多高职院校纷纷创新国防教育教学方法,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国防教育教学。然而,这些国防教育教学策略对提高学生课程参与度效果并不明显,在课前预习、上课签到、课程监督、课后测验等环节仍存在改进空间,课中仍存在师生之间互动少、学习过程缺少动态监督反馈等问题。由此可见,教学方式的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时间一长,会降低国防教育教学效果,因此,需要采取更加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以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评价机制不完善
        具备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才能更好的衡量国防教育教学成果,准确掌握学生国防素养培养情况。有了客观准确动态的评价方式,才能衡量教学策略是否有效,因此,教学评价方法与教学策略之间是相互促进的。从现有的教学评价机制来看,大部分高职院校主要是采取纸质或网络考试、提交小论文的形式完成评价,学生的国防教育最终成绩以期末成绩为主,适当结合平时作业和考勤情况进行综合衡量。这样的评价机制相对较传统和片面,一些“互联网+”教学评价方法并没有有效实施与运用,衡量学生学习效果并不准确。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防教育教学策略探究创新
        为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国防素养,解决内容吸引力弱、资源利用率低、方法运用不灵活、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结合现有的“互联网+”教学方法和高职院校学生特点,论文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个阶段探究创新教学策略,具体如下:
        (一)教学准备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国防教师根据国防教育教学内容,收集优质教学资源、下发预习资料和确定教学实施方法。有了充分的教学准备,才能顺利地开展国防教育教学,保证国防教育教学质量。首先,为提高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国防教育教师应该以大浪淘沙的精神,在互联网中筛选出内容新颖、形式受学生喜欢的教学资源,如新军事思想、新型武器装备、新型作战样式、最新局部冲突分析相关的视频展示、动画演示、专家授课、精选文章等,作为学生预习资料和授课内容使用,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充满吸引力。其次,为保证教学资源质量,国防教育教师之间应强强联合,共同创作优质国防教育资源,各高校之间应开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让优质资源第一时间进入网络课堂,让学生感受到国防教育的魅力。最后,高校国防教师应利用教学平台、微信小程序等制作课前小测试,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简单测试,教师根据后台学生测试结果及时更新授课内容和确定授课方式,并采取积分制度,对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积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指标。
        (二)教学实施阶段
        该阶段,国防教育教师首先可以使用mooc、智慧课堂、腾讯课堂、职教云等平台进行授课,利用授课平台的多种功能,对学生签到情况进行查看,与之进行互动交流,并实时抽看学生学习动态以实现监督。其次,教师应根据授课内容合理安排课程时长和上课时间,例如可对2小时的课时进行分割,每次30分钟,让学生坐得住、静得下心来,并尽量不把课程安排在晚上或早上。应将课程安排在学生精力较为充沛的时间段,这样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效果也更佳。再次,教师应在每次教学结束后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小测试,以掌握每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将测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最终成绩的一个指标。最后,教师将授课材料及时发给学生进行复习,并对课题测试不及格的学生进行补测。
        (三)教学评价阶段
        “互联网+”背景下,各类数据的统计分析相对方便快捷,为利用数据分析评价教学效果提供了可能。此时,教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对每一名学生课前预习测试情况、签到情况、课堂抽查情况、课后小结测试情况和课程总结测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区分不同权重计算得出学生综合成绩,进而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质量进行准确和客观的评价。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综合成绩和各项评分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教学策略优缺点,并利用小程序或网页制作调查问卷,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措施,作为下一次教学策略的改进依据和创新方向。
        四、展望与思考
        “互联网+”背景下,为国防教育教学策略创新发展提供了便利和可能,论文针对现有高职院校国防教育存在的内容吸引力弱、资源利用率低、方法运用不灵活、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三个阶段进行教学策略创新和探析,为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国防教育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国防素养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国防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职院校国防教育教学策略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及时发现教学策略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高职院校应不断加强合作,增加高校间优秀国防教育教师的交流合作,并开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让学生时刻接受到优质的国防教育,并主动参与到国防教育学习中,进而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国防素养的全面提升,实现高职院校国防教育教学与学生国防素养良性循环发展。
        五、参考文献
        [1]巢科.走向“互联网+”时代的开放性学习——以历史学科体验室APP 开放性学习资源的开发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11):59-61.
        [2]蔡晓东,汪元,赵玉新,梁剑寒. 基于“互联网+”时代智慧教学的课程实践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119-120.
        [3]陈思. 基于项目化教改视角下高职思政教学改革创新研究——以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 高教学刊,2020(19):186-192.
        [4]柏乃宁. “互联网+ 翻转课堂”打造本科“金课”教学改革探索[J]. 安徽建筑,2020:134-135.
        [5]张薇,陈静漪. “互联网+ ”背景下本科研究性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No.12:154.
作者简介:杨思琪(1991.2-),女,讲师,硕士,湖南省人民武装学校,研究方向:国防教育。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课题编号:XJKX20B246,课题名称:“互联网+”视域下湖南省高职院校国防教育教学策略创新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