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小燕
仙居县城峰中学
【摘 要】 教具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工具,它的种类多种多样、效果也各不相同。近年来,自制教具逐渐演变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生物是一门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学科,只有借助各种教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上借助自制教具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理解知识。笔者通过亲自尝试,自制部分教具进行教学实验来说明自制教具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生物教学 自制教具 应用
生物自制教具是教师依据生物教学的需要而自己动手制作的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具,是教师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材料制作一种低成本的教学器具,自制教具能够有效的弥补生物教学仪器的不足,缓解教学资源短缺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从而实现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实践及创新精神。生物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于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教具可以将抽象的生物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对于学生的生物学习有较大的帮助。笔者希望能在借鉴他人传统教具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制作一些教具为高中生物课堂之用。通过总结发现,举例阐述自制教具在生物教学中几点应用。
一、自制教具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快乐的学习
案例:渗透作用——自制萝卜杯
课前准备:将两个大小相同的白萝卜中间挖出一个坑,制作成两个萝卜杯,标上A、B,在A杯中加入1勺白糖,B内不添加白糖。
情景导入:上课开始时,向同学们展示两个萝卜杯的现象。同学们发现A杯中有液体,B杯中没有。当我告知他们课前的一些处理时,他们分析是萝卜中的水出来了。提出问题:这在生物学上是什么现象呢?
活动反思:本节内容是关于水的渗透作用,从刚才的萝卜出水现象可以得出渗透作用的条件和方向。分子的运动用肉眼看不到,显微镜下也看不到,本实验就能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让学生亲眼看到水分子由细胞中运输到细胞外,将微观的水分子运动变成宏观可见的现象,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由此,同学们还能想象生活中的类似现象,比如夏天黄瓜片加点白糖出水的现象,给萎焉的青菜浸在水中会变得坚挺新鲜等等。这些例子可以作为课后的一个思考。
二、自制教具能帮助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
生物课程涵盖的很多知识点比较抽象,单从个人的理解角度去思考,可能会有很多问题。而且有的知识点比较烦琐,需要具体的模型能加深理解。
案例:染色体变异——磁性软贴板教具
高中生物必修二“染色体变异”一节中,染色体组的概念、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联系的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理解难度较大。常见的染色体组表示方法如双手十指表示染色体,每只手表示染色体组,但在小组合作演示、染色体数目变异理解等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教师让学生亲自通过自制教具模型构建体验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必能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更好的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课前准备:购买单面磁性的软磁板,用剪刀剪成相应形状,白色圆形磁板代表细胞,红蓝两色条形磁板代表两条来源不同的同源染色体。
教具使用:在上《染色体畸变》一课的染色体数目变异时,关于染色体组的概念,我举到果蝇的例子,先出示正常雌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让一组同学代表用这些材料在黑板上拼成一样的图形(图1)。下面同学分小组在白纸上完成。再让他们拼出雌果蝇的卵细胞图(图2),得出染色体组的概念。在这里,很明显学生能看出一个染色体组内的染色体形态、大小不同,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不难看出,果蝇有两个染色体组,所以是二倍体。再提出问题:如果卵细胞中染色体增加一条,形成的受精卵会是什么样呢?卵细胞增加一个染色体组呢?学生再拼出多一条的图形(图3),得出非整倍体变异,也对三体有了很好的理解。当同学们拼出多一个染色体组的图时(图4),大家对三倍体有了很好的理解。
(图1) (图2) (图3) (图4)
活动反思:学生在利用教具合作完成过程中,既对单体、三体和三倍体有了一定了解也能加深对染色体组概念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为多倍体成因及特点等的引出提供铺垫,将所有染色体数目变异内容串联形成知识体系。小组合作的模式既能增强孩子们的合作探究意识,又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三、巧用简单材料,经济实用,弥补教学仪器的不足
案例:孟德尔定律——投硬币
在学习《孟德尔定律》一节时,让学生课前每人准备一个硬币,模拟基因的分离定律,正面代表C,反面代表c,一人代表F1代雌性个体,一人代表F1代雄性个体,两人分别在桌上旋转硬币,均得到一个字母,然后组合在一起;多次旋转统计结果,组长汇总,最后统计全班学生的结果,实验结果基本接近CC:Cc:cc=1:2:1。同样也可模拟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人代表一种相对性状,正面代表R,反面代表r;,另一人代表另一种相对性状,正面代表Y,反面代表y。多次旋转统计结果,最终全班汇总结果,实验结果接近YR:Yr:yR:yr=1:1:1:1。这样的实验材料简单也可操作,加深学生对两大定律的理解并能很好的运用。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和全班同学的共同合作,一方面克服了学习上的难点,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体验了团结合作的快乐和成就感。
四、教具能使抽象问题具体化
案例: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课前准备:土豆、牙签、细线、塑料拼装玩具,泡沫板、铁丝
活动过程:在学习《细胞膜》这节内容时,关于质膜的结构模型内容很抽象,我请同学们用课前准备的材料一起来制作磷脂分子,事先土豆专门挑了小球形的,学生们将牙签插入土豆球中便完成了一个磷脂分子的制作。等制作了一定数量的磷脂分子后,再用细线将这些磷脂分子串在一起,一层磷脂分子层完成了,再用同样的方法制作一个,两个叠在一起,固定在泡沫板上,磷脂双分子层便完成了。再用大土豆切成的不同大小形状的切片覆盖、镶嵌及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最后用塑料拼装玩具做几个六边形串在一起代表多糖,再将多糖与蛋白质用铁丝固定住,基本完成整个流动镶嵌模型。在课上通过质疑学生的模型,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如如何体现膜的流动性与胞吞胞吐的功能、膜表面的糖蛋白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的功能、膜上载体蛋白与膜的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的功能等。也可指导学生对膜的模型作进一步延伸。
活动反思: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开动脑筋,灵活机动地利用生活中常用材料自制教具,既能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为具体,又能使学生加深对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理解。教学前后整个过程中,处处体现出学生的参与性,正是学生的这种主动参与才能激
发生物课堂的活力,让学生真正体验生物的精彩和生命的乐趣。与此同时,学生也将抽象知识直观化。
在自制教具过程中,如果遇到缺少材料、工具或其它的困难,师生都会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师生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这也满足了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能力培养、情感认知熏陶的要求。既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吴丹 自制教具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学教学,2015(7).
2.朱莉 浅谈新课程生物教学中自制教具和学具的合理运用[J].新课程导学,2016(9).
3.周素芬 高中生物教学中自制简易教具的实践研究[J]. 新课程导学,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