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应用信息化建设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期   作者:代金英
[导读]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高校财务的内部控制也要应用信息化的方法来进行财务管理
        代金英
        西安外事学院
        摘要:在“互联网+”的影响下,高校财务的内部控制也要应用信息化的方法来进行财务管理,财务的系统要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资金的有效利用,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信息化的建设,不仅能保证数据的安全以及资金利用方面不受损害,还推进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管理。基于此,以下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应用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引言
        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刻地改变着社会发展形态,而高校财务管理中融入相关的信息化产业技术符合当今的社会发展形势,可以解决传统管理模式中的诸多问题,对于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效率,促使财务管理标准化、一体化,都具有积极性的作用。同时高校财务管理人员需要正确认识“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协同创新的优势,并在工作中融入相关产业技术,改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整合自身的综合能力。
1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各项会计制度也发生了一些的改变。从2019年开始,我国各高校开始全面实施政府会计制度,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成为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的关键所在。在当前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积极意义:一、减少会计核算的差错率,提高了财务数据的质量。在当前高校财务的核算过程中,借助信息化设备和技术的支持,大量财务数据从端口进入财务系统就被系统自动进行汇总分类,同时信息技术有一套严密的逻辑具备纠错功能,能够对数据进行精密计算,能够及时发现错误并发出警示,避免了很多人工操作时的失误,减少会计核算的差错率,保证了财务数据的质量。二、提高财务工作效率,优化财务管理模式。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把审核、复核、装订和归档的工作环节进行智能化处理,把人力从降低简单重复的人工作业中解放出来,从事更为高级的财务管理工作,从被动的财务处理过程转变为主动的财务管理过程,提高财务工作效率,优化财务管理模式。三、信息共享,提高财务管理质量。高校各部门可以通过信息化建设平台将资产、教学、科研、人事以及后勤等方面的详细数据和信息进行汇总分类的处理,经过系统和人工的严格把控和处理,将结果反馈到各个相关部门。高校各部门可以通过信息化建设平台方便快捷地查询所需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借助信息化建设平台的各类数据提高财务管理质量。
2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现状
        2.1资产管理松懈
        资产是高校维持运行以及完成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基础和动力,而各类的实验材料、办公消耗品在各高校中使用数量较大,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对于资产的使用并没能建立相关的有效体系框架,未建立严格、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很多采购物品在前期的预算阶段相对盲目,后期的把控不严造成了资产流失问题凸显,不仅造成了资金浪费,还让各个部门在采购和报销环节带有一定的消极性,采购物品使用效率较低等情况时有发生[5]。
        2.2高校财务管理系统缺乏监督机构
        对高等院校而言,国家投资并不对其实行财务管理,从而造成投资者缺位;高校管理人独立行使法人权力,但不承担具体的受托责任,导致资源不能有效管理、监督。高校会计中没有开展成本核算,也没有计算损益,财务管理弹性很大,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高校的财务管理功能。
        2.3高校对于信息化协同创新认识不足
        很多高校的财务管理仍停留在纸质材料阶段,包括记账、报表、合同、经营协议、经营决策制定等环节都需要人工进行繁琐的工作,缺少系统化的财务管理融合,而信息化协同创新管理模式需要财务人员具有较高的能力和水准,但是部分高校的财务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工作重心还是在基础的数据核算方面。

即便有的高校引进了信息化技术,但是没能对学校整体数据进行统一联网分析,缺少数据的“互联互通”,未建立起信息化协同创新工作模式,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对信息化协同创新的认识不足。
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应用信息化建设
        3.1重视高校财务人员的招聘和培训工作
        高校财务人员是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参与者,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际建设效果,因此学校应该重视人才的招聘和培养工作。一方面,高校在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招聘时,应该合理提升招收门槛,同时还应该拓宽招聘渠道,这样能够尽可能招收更多的财务管理人才。同时还应该定期对高校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这样才能够使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具备足够高的财务管理能力和计算机使用能力,使其为高校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在对高校财务人员培训时,这些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步骤,这样才能推动高校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3.2加强人才培养,组建信息化团队
        财务信息化建设不能缺少“人”的智慧创造。为满足信息化建设需求,高校要注重人才培育,努力组建“财务+计算机”全面型人才团队。在建设初期,可以借助第三方软件公司辅助,从高校财务中选派专人对接软件公司,学习先进的信息化平台应用,负责平台基础建设与系统更新维护等,并定期参与或组织培训,互相学习交流。同时,积极培养现有财务人员,组织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技能,熟练掌握信息化平台的应用,加快财务人员从核算型人才向管理型人才转变。高校也可引进复合型人才,为财务团队带来先进知识与工作思路。此外,高校财务部门也应建立配套的内部考核机制,设立奖惩机制,提高财务人员学习积极性,激发职工对财务信息化建设动力,助力信息化建设。
        3.3高校领导积极转变思想理念
        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和管理问题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高校的日常运营中涉及许多的经济活动,而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就是对这些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所以为了有效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效果,学校应该实现财务管理工作与学校其他工作的有效融合。一方面,学校领导应该完成思想理念的积极转变,充分把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在提升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中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学校应该投入充足的资金。学校任何建设项目的开展,都离不开必要的资金支持。无论是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还是信息设备的购买都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而且学校在投入必要的资金时,还可以申请政府的补助以及社会企业的资助,这样才能够有效改善由于资金问题导致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受到限制的问题。
结束语
        高校应循序渐进,综合各方面因素,搭建系统的、完善的财务信息化平台。此外,互联网时代也是资源共享的时代,在很大程度上给人们工作生活提供便利,但是在网络安全上存在一定的隐患。所以,高校在信息化建设时,也应配以先进的病毒防护软件并对数据进行备份,以防止外部人员的入侵,避免内部数据信息的泄露和丢失。
参考文献
        [1]万琴.在“互联网+”下的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应用[J].农家参谋,2020(20):261.
        [2]张茜,蒋兰杰.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7):203-204.
        [3]孟悦.互联网时代高校财务信息化探究[J].财富生活,2020(10):123-124.
        [4]曾桃华,李晶.浅议“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应用[J].知识经济,2020(03):55+57.
        [5]周康博.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09):30-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