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下进行教学优化和改革,结合学生的兴趣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掌握美术绘画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欣赏美术作品,在欣赏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要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使学生能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把握美术作品的内涵,加深他们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效率。
一、注重美术理论知识教学,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美术基本理论的同时,要在其中向学生渗透审美观念,让他们学会如何运用线条、色彩、明暗等美术画画技巧来进行美的创作,让他们了解美、认识美并能用掌握的美术知识表达美,提高他们的美术综合能力。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设计,使学生通过欣赏、分析等环节的主动探究,具备发现美、理解美、感受美的能力,促进他们审美能力的提高。美术学科是视觉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他们能从视觉上感受美术作品中的美。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让他们用心描绘自己眼中的世界,学会在绘画中表现美。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时,教师可以结合直观的教具进行教学,让他们通过观察感受美。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使学生运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探究和思考,加深他们对美术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随着创新教学的进行,多媒体教学成为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中的一种重要方式,结合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蕴含丰富内容、形象生动的课堂情境,使他们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为美术课堂拓宽了教学空间,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观看到美术名家名作,让他们通过欣赏这些美术作品,体会其中的意境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例如,在教学《水墨变体画》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给他们播放名家美术作品,在对作品进行赏析之后,让学生用水墨进行名作变体画的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学生把对名家美术作品中的美通过水墨画展示出来,把美术作品和自己的想象结合起来进行创作,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水墨变体画的学习和创作,学生学会了运用水墨画工具进行创作,并能用水墨的浓、淡来表现名画中的内容和意境,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让他们的美术技能获得发展,使课堂教学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高效进行。
三、结合民族文化进行教学,提供学生的审美素养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需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掌握审美方法,提高审美能力。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课堂拓展,把民主文化和美术作品相结合,让学生在感叹民族文化的魅力时,体会到其中的美,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为促进他们审美能力的发展打好基础。例如,在教学《染纸》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传统民间手工印染制成的手工艺品。在观赏这些优美的手工艺品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师向学生介绍染纸的来源:染纸是吸取民间印染工艺形成的一种折纸和印染相结合的手工制作活动,运用吸水能力较强的纸,反复折叠之后,在装有颜料的碟中蘸染,形成不同深浅、不同颜色的美丽花纹。由于折叠的方式不同,形成的花纹也不同。在让学生探究了染纸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染纸。在趣味的操作过程中,学生在感叹民族艺术魅力的同时,让他们具备了独特的审美能力,实现了高效的审美教学。
四、加强美术操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在小学美术审美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进行美术作品的欣赏,还要组织他们进行实践活动,动手创作精美的美术作品。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深化在课堂中学习的美术理论知识,加深他们的学习体验。例如,在教学《穿穿编编》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创意独特,构成精美的穿编工艺品,让他们在观赏的同时,体会工艺品中的美。然后,教师让学生深入探究课文内容,了解穿编工艺的材料、工具以及穿编方法。通过学习和思考,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他们的动手操作兴趣。这时,教师要顺势利导,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根据自己的审美进行大胆设计,并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穿编。在操作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美术学习的乐趣,加强了他们的审美观念,使课堂教学在活跃的氛围中进行,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效率。
五、开展学生画展,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美术技能的提高
学生通过美术学习,既要掌握美术绘画知识,还要学会如何进行审美。针对小学美术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画展,把他们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在开展学生画展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优秀作品的选择,可以从学生课堂作业中选出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投稿或小组投稿,参选的作品可以是一幅,也可以是多幅。画展中作品的选择方式多样化,给学生提供了作品展示的机会,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认真设计绘画作品,为获得参加画展的名额不断努力。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画展,让学生通过观察其他学生的美术作品,学习绘画的技能和技巧,感受他们作品中的美,领会作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通过深入美术画展中的作品,使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得到了同步提高,使他们的美术综合素质获得发展,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掌握丰富的美术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进行美术作品的欣赏。在欣赏作品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指导,培养他们的审美素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使他们通过美术作品欣赏,感受作品中美的意境和情感,加深他们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时,教师还要结合实践教学,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精心制作出富有意境美的美术作品,提高他们的美术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