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2期   作者:刘娜
[导读] 素质教育中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本展开教育,在此过程中,亦是对于学生各方面学科潜能的培养与教育
        刘娜
        重庆市永川景圣中学校  402100
        摘要:素质教育中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本展开教育,在此过程中,亦是对于学生各方面学科潜能的培养与教育,期间,在高中物理学科的教育过程中,其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之中则提出了物理观念、物理思维、探究与创新、实验精神等内容,基于此,进一步的为创新教学提供基础前提,以推进创新教学模式的实验教学效率。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物理实验;实验教学;教学创新
        引言:
        在高中物理实验课程的教与学中,教育的先进性不断地促使教师研发创造更加符合现时代的教育模式,实验教学的转变更是势不可挡。进而通过教学的创新,以促进学生关注物理实验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结合生活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物理观念
        物理观念的核心素养中所指的内容不仅仅是物理这一单质内容,而是还包含了物理学科中所涉及的运动、能量的变化等与物理学科相关的一切因素。通过所掌握的学科内容,并结合生活解决相应的物理问题[1]。也就是说,这一核心观念,旨在以培养学生依据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而将自然生活问题进行解决与解释等。因此,基于这一学科素养的教学本质,教师在展开实验教学时,则应当与生活展开有效的连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进而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并提高其实践应用能力。例如,在高二阶段的选修3-1课本中学习第一章第7节《静电现象的应用》的过程中,教师则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静电现象,以创造这一相关情境内容,进而让学生通过物理实验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利用物理知识作以解释。如此一来,则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物理观念核心素养,同时在生活情境的创设下,学生对于问题的好奇心亦能够有效的被启发出来,从而积极地参与到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去[2]。
        二、利用现代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作为物理核心素养之一,是以培养学生得以利用物理知识展开思考,运用所学的专业性内容分析物理现象的发生,从而解释其中的缘由。其与物理观念具有一定的连接作用。其中,科学思维能力作为广泛的特指,实际上还包含了物理模型的构思与构建、物理现象的解释与推理分析能力、通过物理所学论证物理现象等等。基于此,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则应当摒弃以往规范统一的实验模式,而是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多媒体信息技术等,以虚拟实验的形式引导学生展开思维训练,并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实验过程,完善实验教学。例如,在高二物理选修3-1中学习第一章第7节《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则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功能效果,设计动态模拟实验,进而以电子虚拟的形式将实验过程体现出来,同时,再将现实中所无法直观看到的实验现象,如电流的走向等部分,利用信息技术将其体现在多媒体实验效果之中,从而让学生更加明晰的了解实验中电流部分的流转。通过电子模拟,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同时提高了实验的全面性,使得学生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印象更加深刻,从而加深学习记忆,并在此期间掌握其中的物理定律。


        三、创设实验主题,推动学生探究实验
        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的实验能力有着本质的培养训练意义,在此过程中亦是对于学生探究能力与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培养。在此过程中,教学实验的开展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3],以促进学生在实验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分析能力,同时,在多个思维角度的交流下,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使得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得以有效地培养训练。此间,教师可为小组设立明确的实验探究主题,比如,在高二物理选修3-1中学习第二章第二节《电动势》的学习时,教师则可以根据小组的设计与数量,创设多个不同的实验主题,比如,“电子点火器以及收音机这两种电子产品中,都会使用到干电池,请探究两者的电动势与内阻是否相同?”“实验并分析手电筒中干电池的电动势,根据其电流,分析其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含量。”等等,最后各个小组在实验中分享实验结论以及实验心得,如此一来,实验内容不仅变得丰富多样,同时在各个小组展开分享过程中,学生的实验兴趣逐渐提升,对于其他小组所做的实验内容更是跃跃欲试,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与探究兴趣,以推进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四、拓展实验活动,激发学生实验精神
        物理的学习通常是以实验作为积淀,以帮助学生掌握并理解其中的来龙去脉,并使得学生学会通过实验验证自然想象,得出物理结论。可见,实验在物理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4]。因此,实验精神的培养亦是学科素养的重中之重。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固态教学的基础上拓展个性化的实验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实验精神。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创新竞赛活动,让学生根据教材所学内容,选择喜爱的主题内容展开活动,进而评选出具有创意的实验内容与形式等。通过游戏竞赛活动的设置,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对于物理学科的热爱,从而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学习氛围。如此一来,学生的实验精神亦能在活动中逐渐被形成,从而使得这一学科素养亦是能够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下得以培养,使得学生在参与竞赛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实验精神。
        五、结束语
        实验教学模式对于物理学科的学习而言是主要教学方式之一,但在教学过程中,实验虽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兴趣提升的效果,但在传统实验教学的方式中,一成不变的循环单一的教学模式,那么学生对于实验的兴趣亦是会逐渐下降,因此,教师则需要提高对于这一部分教学的创新重视度,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谢宝华.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开展策略分析[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9(20):0171-0171.
        [2]宋桂丽, 李雪花, 陈卫.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 明日, 2019(16):0035-0035.
        [3]杨蕾蕾. 浅谈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与实践[J]. 高考, 2019(30):175-175.
        [4]谢宝华.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开展策略分析[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9(20):0171-0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