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明娟
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良光镇中心小学 525131
摘要: 多媒体技术是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一种方式,因其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有利于学生智力、能力的开发,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可以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使课堂教学更加的“现代化”。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呢?接下来就以抽象著称的数学课堂为例,阐述几种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方法。
关键词:多媒体;数学课堂;创新思维能力;
1.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美国的心理学家曾指出: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部产生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机。我国也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老话: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由此可见,兴趣的激发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鉴于小学生拥有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但是对色彩鲜艳的图片、画面等有着一定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将抽象的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对学生的感官形成一种刺激,从而有效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汲取知识。
2.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环节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还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力,使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活泼形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说,还明显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众所周知,数学教材采用的是图文并茂的方式,文字向学生呈现出各种各样的解题方法、概念、性质,丰富的插图在点缀课本的同时可以将抽象的知识略微的形象化。但是这些插图是静止的,对于一些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而言没什么太大的用处。新课改指出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鉴于此,教师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让静止的插画动起来,创设出动态情境,将活动过程全面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一来,就可以突出教学重难点,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快速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的时候,教师要明白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是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将其讲清楚,学生也很难快速地理解这类知识。而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直观地向学生演示,如将角的两边的长短随意改变等。通过观看动态的演示过程,学生可以总结归纳出:角的大小和两边岔开的大小有关。此外在讲解相遇问题的应用题的时候,这类问题的重难点为:正确理解相遇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分析解题思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析这类应用题,教师可以先设置出这样一道典型的准备题:小明和小红家相距390米,若是两人同时从自己家出发,向对方家的方向走去,小明每分钟可以走70米,小红每分钟可以走60米。随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根据题干创设出动态情境,从而快速的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动态情境中,小明和小红的家用一个方块表示,然后小明和小红分别从自己家同时出发,相对而行,在三分钟后,两人相遇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接下来的学习,教师可以将小明走过的路程用红色表示,小红走过的路程用蓝色表示。学生通过观察这幅色彩鲜艳的图片,会从中获取一定的知识。教师可以适当地提出以下问题:通过观看动态情境,你知道有几个人在运动吗?他们的出发时间怎样?他们是从哪里出发的?出发后他们的方向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果是?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学生会加深对“两地、同时、相遇”等关键词的分析及体会,也可以快速准确的理解相遇问题的构成特点。由此可见,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环节,可以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快速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可以为接下来的例题教学扫清障碍。
3.利用多媒体技术转变学生的认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当前的教育理念主张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中心。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再把课堂当成自己的“一言堂”,要给予学生相应的尊重,发挥出自己管理者、引导者的作用,辅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众所周知,数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抽象难懂,而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直观化,可以让静止的图像动起来,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将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开拓,让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
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策略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问题“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5米,宽增加5米,它的面积会产生变化吗?”呈现在学生面前,鉴于这一问题光靠想是无法快速的得到答案的,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随便画出一个长方形,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找出这一问题的答案。这样一来,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此外在教学“圆的认识”的时候,教师想要让学生加深对圆的特征的印象,牢固的掌握圆的特征,就需要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车轮的形状,然后询问学生若是将车轮换成其他形状会出现什么情况。随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演示这一情况,通过观看,学生会快速的得出结论:其他形状的车轮要么无法前进,要么无法保证在行驶过程中一直保持稳定,只有圆形可以在保证前进的同时,行驶过程一直保持稳定。通过在多媒体技术的变换中,不同图形与圆形的对比中,学生会对圆的特征产生深刻的认知。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既可以转变学生的认知方式,也可以快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理解相关知识的同时,展开想象,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新课改不断深入,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作为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全方面发展的人才的一线人员,教师要学会与时俱进,及时地调整教学理念,采用全新的教学方式。在数学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还可以通过图文声像并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需要将其重视起来。
参考文献
[1]许信义.小议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14):32-32
[2]杜正权.小议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2015(28):187-187
[3]邹莉.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3(17):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