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平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济村中心学校 ,福建省 三明市 365400
摘要:现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幼儿教师不仅要开发幼儿的智力,还要培养幼儿的各项能力,丰富幼儿的体验,为幼儿未来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其中,美术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美术教育可以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也能陶冶幼儿的情操,有利于幼儿的成长和发育。本文就幼儿园主题式艺术教育活动指导路径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幼儿园;主题式;艺术教育活动
目前来看,幼儿园中的而艺术教育活动还存在许多问题,包括重视技能,忽略审美;美术和音乐关联性较低;艺术领域活动过于独立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幼儿园要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式,积极开展主题式艺术教育活动,促进艺各各项资源的整合利用,全面提升幼儿的审美素养。主题式艺术活动就是将幼儿感兴趣的主题作为核心内容,通过直觉、情感等审美同构依据来选择各类艺术内容,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家庭活动、游戏活动等开展艺术教育。
一、创设浸润式教育环境
要构建浸润式的教育环境,不仅仅要采用各种物质材料,还要搭建有效的艺术桥梁,调动幼儿的直觉、情感等审美同构,使幼儿可以进行审美元素的迁移,进而产生艺术共鸣,达到让幼儿享受美、发现美、表达美、创造美的目的[1]。在实际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发现环境中的美,并学会欣赏和创造。活动可以在室内或室外开展,不论是班级墙饰,还是区角环境,都可以添加幼儿创作的艺术作品。教师可以采用摆放、记录、摄影等方式来展示幼儿参与设计后的变化轨迹,进而营造一个良好的浸润式环境。例如,某幼儿园大班教师以“坊巷趣”为主题,开展了艺术教育活动。活动中涉及了“国画”的内容,教师在活动教师中悬挂了许多水墨画,幼儿在进出活动室的时候可以随意欣赏。同时还装裱了幼儿的水墨作品,然后装饰在活动室外,使活动室增添了许多“古风”韵味。不仅如此,教师利用多媒体带领幼儿观赏国画大师的作品,欣赏趣味生动的水墨动画,同时阅读家长提供的国画画册。周末,教师还邀请幼儿家长一同参与活动,与幼儿一起观赏画展,观察生活中的作品,为学生营造一个浸润式的环境,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渠道欣赏和发现水墨作品的美,并创造更多水墨作品。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传统文化中选择富有国画元素的内容设置在环境中,包括印章、《高山流水》的音乐、古筝乐器等等。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环境中的物品进行探索,如拨弄古筝、绘画涂鸦等等,在环境中融入不同的艺术元素,全面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增加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二、开展互动式教学活动
主题式艺术教育活动本身就具有互动性,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和幼儿之间要互动、幼儿与幼儿之间要互动。不仅如此,幼儿与材料、环境等也会进行互动。所以,多元互动是该活动的一个主要特点,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幼儿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在面对新鲜事物的时候,会用手触碰探索。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不论是内容选择、形式安排,还是材料准备、活动过程,都以教师为主,幼儿比较被动,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难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2]。
所以,在主题式艺术教育活动中,教师更加尊重幼儿的想法和需求,以幼儿为活动的主体,积极与幼儿进行交流互动,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探索空间,使幼儿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被充分的激发。
例如,在某个幼儿园小班主题式艺术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将“小蝌蚪历险记”作为主题,幼儿要表演舞台剧《小蝌蚪找妈妈》。在表演之前,教师给幼儿讲解了这个故事的具体内容,然后幼儿之间进行内容的探讨和交流,提出不同的想法,共同制定剧本内容。在剧本确定之后,幼儿需要设计表演中需要的各种道具。为了使道具更加生动真实,幼儿要了解每个角色的特点,这样就需要幼儿自主观察和探索,搜集相关的资料,然后通过探讨互助的方式制作出表演道具。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与教师进行了积极有效的互动,幼儿之间也进行了沟通、交流与合作,在提升幼儿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的同时,也能培养幼儿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三、融入主题式游戏活动
游戏活动很容易吸引幼儿,是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之一。利用游戏开展主题艺术教育活动,不仅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还能彰显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自主进行选择和自由的活动,为幼儿提供了更多展现自我、发挥个性的空间。所以,教师可以将游戏活动和主体艺术教育活动融合在一起,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某幼儿园大班开展了“小戏迷”的主题活动。教师在角色区中设置和很多服装和道具,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扮演喜欢的角色,然后到角色区中选择相应的材料道具。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音乐,然后让幼儿自主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幼儿之间可以相互配合,也可以独立表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自由度,更容易吸引幼儿。
教师可以根据主题对游戏形式进行调整,幼儿的好奇心较强,如果长时间采用同一种游戏模式,幼儿可能会逐渐丧失兴趣。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需求、成长特点、主题内容等适当调整游戏内容,使幼儿时刻保持游戏活动的新鲜感[3]。教师也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创新游戏的方式,鼓励幼儿提出改进的意见,在游戏中增添更多创意。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将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使学生产生积极性和自信心。此外,生活和艺术之间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探索美、发现美、创造美,利用生活中的元素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例如,在晨会中,每个班级可以轮流表演进行合唱表演,这样不仅可以让幼儿接触更多音乐作品,还能活跃晨会的氛围。
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主题式艺术教育活动可以满足幼儿参与艺术活动的需求,激发幼儿学习艺术的积极性,同时促进幼儿审美水平、创造能力的提升,使幼儿可以全面发展。为了发挥教育活动的作用,教师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不仅要营造良好的环境,还要采取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张思玉.通感体验研究下幼儿园主题式艺术整合活动类别的浅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000(004):4-5.
[2]徐朗煜.浅谈幼儿园韵律活动的组织路径[J].教育界,2018,000(005):145-146.
[3]徐晓雪.浅述如何在教育活动中实现有效的师幼互动[J].家长,2020,000(009):P.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