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2期   作者:马进德
[导读] 新形势下,想要真正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与全面发展,单一化的知识储备还远远不足,要从能力、情感、意志、价值观等综合素养层面为落脚点,树立创新意识,强化终身学习能力,成为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马进德
        青海省循化县新时代高级中学  811101
        摘要:新形势下,想要真正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与全面发展,单一化的知识储备还远远不足,要从能力、情感、意志、价值观等综合素养层面为落脚点,树立创新意识,强化终身学习能力,成为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为出发点,化学教师应积极构建全新的教育体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创新有效教学手段,打造新颖、独特、个性的化学课堂,提升教学实效性,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目标。
关键词:高中化学; 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新时期,高中化学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在于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化学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努力探寻课堂教学的新内容、新方法与新形势,以核心素养为引领,打造新形态的化学课堂模式,通过多元教学策略完善知识体系、引领科学思维、促进独立探究、树立责任意识,帮助学生提升化学核心素养,获得全面发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本文提出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如下:
一、建构模型,完善知识体系
        有效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创新发展能力,善于运用学习工具,通过构建模型来理解化学知识、解释化学原理,在成功开启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完善知识体系,强化学习积累。例如,学习“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时,激活学生的主体意愿,在自主学习中提升认知,为此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串”引发思考:“①为什么能自发进行化学反应?”“为什么在加热状态下才能发生放热反应?”“活化能起到什么作用?”“在常温状态下,能自发进行发热反应吗?”整个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整合所学知识逐一解决问题,并绘制用以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模型图,层层递进完成认知模型的建构。经过一系列的认知、思考与体验过程,大家对化学知识有了浓厚的探究兴趣,并且通过绘制模型图,深化理解与记忆,并能巧妙运用化学模型这一认知工具,强化知识迁移与内化,提升自主学习的实效性。
二、优化实验,引领科学思维
        实验是化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必然也要在实验环节多下功夫,通过开展多元化、趣味性、个性化的实验活动,引领学生的科学思维。过去,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再加上实验材料、实验设备等限制,课堂上多以简单的演示实验为主,或者直接在教材上“读”实验,学生几乎很少亲自动手做实验,显然不利于开发自主动手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立足学科核心素养视角,教师要重新整合实验活动,给学生更多动手实验的机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其更深层次的理解、更全面的认知。有些教材中的实验步骤复杂、操作难度较大,不适合开展演示实验或者探究实验,为了重新设计更多安全、环保、可操作的实验活动,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自主设计实验,激活创新意识。

例如,关于“浓硝酸与铜反应的实验”中,有的学生提出使用注射器替换试管,这样既能成功地完成实验过程,观察生成二氧化氮的过程,也能方便收集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硫酸铜与二氧化氮,减少环境污染;再如,学习“如何处理工业废气”时,大家开展分组实验,自行设计实验过程,在多元化的操作体验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
三、小组合作,促进独立探究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策略,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与讨论,提高自主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学习“原子结构”时,给学生准备一段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视频,根据实验内容与实验过程提出问题:“为什么α粒子穿过金箔之后还保持原有的前进方向?”“经过观察发现,极少数量的粒子并没有按照原有方向前进,而是有了极大的偏转,为什么?”“还有一少部分粒子碰触金箔之后被弹回,为什么?”围绕这些问题,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合作小组,结合视频的内容找出答案。经过自主探究过程,各小组最终确定原子结构模型,并派一名代表发言,介绍本组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经过组内合作、组间竞争,不仅高效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而且也激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大家主动思考、主动探究,提升独立学习能力,深化理解化学知识,促进学以致用目标。
四、课后实践,树立责任意识
        化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密切关联的自然学科,生活中的化学元素无处不在,借助学科教育的机会,教师要挖掘有意义的教育元素,向学生渗透科学知识,激活环境保护意识、积累社会实践经验,潜移默化地树立责任意识,促进核心素养发展。例如,学习“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时,结合课上所学的内容,鼓励学生利用课下时间上网收集资料,了解我国对金属矿物、海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整合社会实践结果,分析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与此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活动,调查各种化学材料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使用情况,从环保角度为出发点讨论国家能源开发问题。经过一系列的实践探索,学生形成了认真、严肃、严谨的学习态度,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强化理性认知,树立责任意识。
        总之,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要积极运用多元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与独立探索意识,发挥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在理论认知与实践积累中树立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强化学科素养。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紧跟教育改革的发展步伐,将核心素养思想贯穿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综合提升高中生的学习力、实践力与发展力。
参考文献:
        [1]王海文.浅析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J].学周刊,2020,(4):78.
        [2]殷菊香,李胜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需要强化"渗透"意识[J].化学教与学,2020,(2):18-20,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