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1期   作者:王钊
[导读] 在智能电网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对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王钊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曹县供电公司  山东菏泽  274400
        摘要:在智能电网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对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中,智能电网建设已实现了绿色发展,并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措施之一。另外,为了迎接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挑战,智能电网建
设迫在眉睫。怎样科学运用电力工程技术并全面发挥该技术的作用,推动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进程,提升智能电网的运行水平,已成为现阶段我国电力部门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实际应用,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工程;电网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充当能源提供角色的电力系统面临巨大的调整。对于地球能源而言,现有可供开采的能源数量已经十分有限,但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能源需求压力也让地球不堪重负。为解决这一实际问题,需建设智能电网的运营模式,并逐步减少社会生产中所造成的能源浪费。而通过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速度会越来越快,其建设水平也会越来越高。
1.对智能电网的总体分析
1.1智能电网的概念
        智能电网是一种新型的电网类型,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在提高资源的生产率和利用率上有着非常大的贡献。智能电网的原型是物理电网,智能电网在物理电网的基础上进行了科技化和技术化的改进,采用了自动化的控制方式调控电网的运行,进一步提高了电网的生产效率。智能电网和计算机系统相结合,改变了传统的,单纯的物理电网的发展模式。智能电网可以保障广大用户的用电需求,还能够保证电力的稳定输出,而且对环境的保护,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很重要的作用。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更加提高了智能电网的发展效率,促进了智能电网的科技化和自动化,并且使得智能电网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
1.2智能电网的特点
        智能电网有很多的特点,智能和节约是其最大的特点。智能电网的电力控制系统是由计算机系统所控制的,这就实现了电网的自动化控制。自动化的控制模式和管理模式提高了智能电网的运作效率,还节约了维修成本和维修时间,不仅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可以减少维修成本的投入。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虽然智能电网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人均占有率却比较低,这就表明我国需要提高电网的能源产出。智能电网需要不断提高资源的生产效率,并且更加注重利用科学技术以及电力工程技术,不断促进智能电网的进一步建设。
2.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意义
2.1 优化智能电网性能
        电力工程技术并不是在智能电网出现后才被研究问世的,在传统电网中也有一定程度的应用,但受到电网本身性能的限制,其作用效果并不能充分发挥。在智能电网中,电力工程技术的作用空间被扩大,能效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并优化智能电网的性能。电力工程技术与智能电网之间相互匹配、相辅相成。电力工程技术是一种自动化技术,能够对供电过程中的各类信息进行收集和整合,并通过系统自动处理一些电力数据,辅助做出正确的电网管理决策。此外,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还可规避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失误,提升电网本身的性能和质量,以更好地满足供电需求。
2.2 提高信息采集能力
        电力工程技术还具备更优的信息采集能力。例如,智能监控预警技术和用电量计量技术,可对电网运行过程中及电力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精确的监督,监督的对象即为产生的实时信息。通过系统将采集到的信息高保真传输到监管终端,并对其进行自动化地分类、整理、分析和储存,实现供电信息的深度利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会应用到多种智能化设备,这些设备之间存在功能性差异,产生信息的用途也不一致。


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3.1 质量优化技术的应用
        智能电网的运行效率、运行安全都要建立在供电质量的基础上,将质量优化及能源转化技术应用到智能电网建设中,可帮助实现供电质量的优化。应用前,技术人员需要对智能电网片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根据供电质量将地区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即构建科学的供电质量评估标准。评估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用电接口的经济性、不同用户对于用电质量的需求等,在评价供电质量等级时,使用技术和经济的双重指标。
3.2 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
        在电网智能化发展前,电力输送需以交流电的方式进行。但在智能电网中,利用直流输电技术可进一步提高输电稳定性,并降低电力传输过程中的额外损耗,节约供电成本。最常用的直流输电技术为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该技术的核心部件为控制换流器,除直流输电外,还可实现逆流输电。
3.3 智能预警技术的应用
        智能预警技术可帮助管理者做好智能电网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智能电网的分布范围广、运行条件恶劣,加之人为因素的影响,在运行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突发性故障和问题。使用智能预警技术可对智能电网全线进行实时监控,收集智能电网的实时运行数据,通过监控终端系统的规整与分析,对电网中异常信息进行反馈。管理人员在接到预警后,可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该技术设有单独的数据库,在收集到各类电网运行信息后,可自动进行分类和研究,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例如,找出电网中故障频发的线路路段、通过异常信息判断故障属性和来源等。对这些结论进行总结,有利于智能电网维护及管理水平的提高,减轻工作人员的监管压力,还可实现电网的自动化管理。在出现新的故障问题时,系统可结合检测信息对比数据库中整合的资料,给出大致的维修意见,再由管理人员进行故障分析,能以更短的时间精准找出故障源,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以免给智能电网的正常运行和电力用户的用电安全带来更严重的影响。
3.4 智能计量技术的应用
        智能用电量计量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的终端,与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工作息息相关。在传统电网中,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靠电能表计量和测算,精度不高,偷电、计量失误等情况频发,不但会给供电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还无法很好地对更加多元化的用电需求进行监测。在智能电网建设中,采用智能化用电量计量技术取代传统电能表,用户的用电量计算将更加精确。企业根据由终端获取的可靠用电信息,能够有效开展电力营销、电网监控活动,居民也可随时从系统中获取实时的电量使用信息,智能电网的服务能效明显提高。用电量计量信息也是进行电力调度的重要参考。例如,通过智能用电量计量设备,获取某一地区各个时间段的用电总量和变化趋势,并进行横向对比,在用电高峰根据每一小片区的综合用电需求进行电力配置,以确保电力资源得到合理化的应用,实现电力商品供求之间的平衡,并减少电力资源浪费。
3.5网络拓扑控制技术的应用
        在建设智能电网的时候,想要有效控制电路,可以利用无线传感器,而网络拓扑控制技术是最为核心的技术。通过搭建网络拓扑结构对路由协议进行控制,保障网络生存时间。另外,受到电磁波的影响,在智能电网中的节点采用的都是大功率通信,对各节点的干扰程度会不断增大,通信效率也会越来越低,从而造成能量浪费的情况。因此,合理应用网络拓扑控制技术,需要注意的是要控制好各节点的功率,避免对网络覆盖率造成影响。
4.结语
        智能电网中最重要,最基础的技术就是电力工程技术,所以想要促进智能电网的发展,就一定要提高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这样既可以保障人们的生产生活,还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能源。为了应对当前我国社会人口过多的现象,只有提高智能电网的质量和效率,才能够为社会提供稳定的能源。
参考文献
[1]王多,王旭生,于游.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459.
[2]郭玉新.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12):102-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