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学
黄陵矿业燃煤发电有限公司 陕西黄陵 727307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提升,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新型生产辅助技术已经在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得到了渗透,提高了社会生产水平。人工智能技术改进了生产方式,占据市场先机,确保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得到提升。本文围绕着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展开论述,希望能为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平的提升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人工智能;电气工程;自动化;应用
现阶段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能够使人工智能技术和电气自动化领域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自动化设备的运营成本,提升电气系统运行的效率。因此,在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当中,人工智能的加入有着重要促进意义。
一、 人工智能技术概述
人工智能技术是以计算机和信息科技为基础, 以高 新科技代替人工进行机械生产, 实现机械的智能化和自 动化。 简单的来说,就是用机械生产代替人工劳动。但是,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并没有完全取代人工劳动, 这也就意 味着人工智能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并且存在着一 些发展上的局限性。 其中典型的缺点就是人工智能技术 与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缺乏匹配性和协调度, 另外一方 面在思想、理念、技术上,电气自动化对于人工智能缺乏 控制能力,也经常会忽视人工智能的参与价值。 因此,在 新时代背景下, 必须要将人工智能技术和电气化自动控 制完美结合,发挥出人工智能的独特优势,提高电气自动 化控制工作的质量。
二、电气工程自动化中人工智能应用的优势
2.1干扰影响小
电气工程自动化利用智能控制器进行工作,因其科学合理的设计特点,受外界环境因素干扰影响比较小,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数值和不同的模型设计,进行快速的确认、调整与分析,实现自动化的计算管理过程。先进的智能控制器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避免了传统控制技术存在的受干扰影响大、设备结构复杂、误差大的缺点,充分发挥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水平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2.2操作便捷
人工智能技术具有使用便捷、操作效率高的优势,工作人员只需通过网络就能直接控制,大量节省了资金投入数额,提高了电气工程自动化工作效率。以往大都采用神经网络、深度学习以及模糊学习等方式进行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大都存在自动化控制效率低的问题,针对该问题,需使用人工智能化技术对图像、语言和数据进行高效处理。尤其在实际工作中,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快速准确识别相关信息,并对电气设备故障进行精准度识别与诊断,正是因为该技术的操作便捷特点,能够实现对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视。
2.3操作过程严谨
由于电气工程的特殊性,电气设备复杂、数量种类繁多,增加了操作过程的难度。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对烦琐的信息参数进行简化调节,减少了操作流程的复杂性。电气工程自动化中人工智能控制方法与传统特定目标的控制方法相比,具有灵活快捷的优势,并且即使向控制器中输入复杂的数据参数,也可以进行较高估计值的结果,减少了参数的操作误差,发挥了操作的一致性和严谨性,保证了系统操作的良好规范性。
2.4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水平
结合传统工业生产要求,工作人员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比较大,逐步朝着工业生产目标的方向迈进。基于此,工作人员工作时间的变化,对产品生产加工的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就是在工作人员较长时间的情况下,不利于保证产品生产的质量,从而浪费诸多不必要的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而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借助计算机,可以设定相应的程序,将工业生产中消耗的人力资源保持在可控范围内,并不断提高工业生产效率,给予工业生产整体质量强有力的保障。
三、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3.1在电气自动化设备当中的应用
人工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首先体现在对自动化设备的渗透。现代电气设备操作系统当中常常会具有较多种类的机械类型,在工作程序上往往较为复杂。因此,若完全采用传统的模式进行生产就有可能会给工作人员造成很大的工作压力。在操作之前,可能还需要经过培训才能够上岗,并且人工操作可能会造成生产过程的误差增大,经常会出现误操作的问题,给生产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因此,当前在电器行业生产过程当中,工作人员可以加入人工智能技术将工业生产的操作流程做出一定的精简和调整,以系统化和平台化的视角打造现代新型智能化生产控制系统。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本次生产操作的实际情况设置操作程序,规定电气设备运行的外部环境,对系统进行智能化控制,及时的进行机械设备的参数调整,满足当前的生产需求。当整个电气设备运行系统进入智能化状态时,就可以省时省力,大大提高电器系统操作的效率。除此之外,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也在不断地改进当中,电气生产行业当中的人员从业素质也在不断提升,因此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更新了自身的经营思想,实现了电气控制系统的智能优化,也为智能设备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技术的支持,减少了电气生产控制当中可能会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3.2在电气自动化工作过程当中的应用
1)模糊控制是指采用较为宏观的管理理念对电气系统实现控制和监督,明确自动化控制的目标,有效的使用模糊控制的概念进行后续工作[4]。这种控制方式较为简单、随机,在操作过程中较为简便,因此可以将模糊控制的概念应用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当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气系统自动控制的操作难度和危险性,构筑较为简便的模型实现更加便捷的电气系统自动化控制,助力自动化系统的全面运行,与此同时通过模糊控制也可以将电气模型变得简单明晰,从这一点也体现出了模糊控制特有的优越性。
2)专家控制技术指的是在系统实际运行的过程当中,运用专业的电气知识控制庞大的数据控制群,找到电气系统出现的故障之所在,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判断,帮助工作人员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专业技术人员会使用自身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经验对于问题进行程序化的判断,之后再给出专业的问题解决模式。重视对问题解决过程的分析和预判,使问题能够更加清晰地展现在工作人员面前,从而获得科学专业的解决方式。这一系统控制的模式可以在多个范围和领域当中使用,发挥着自身解决问题的功能和价值,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够安全有效运行[5]。但是截至目前,这种方式在实际运用时还存在着一些改进的空间,因此应当对专家系统控制进行不断的完善,提升该控制手段在运行当中的精确性。
3)神经网络控制主要是指在特定的结构方式当中采取一定的方式,将较为零散的神经元系统进行整合。当前,神经网络控制在为电气系统的数据传输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网络载体平台,在这一过程当中,较为常用的是神经网络控制训练算法,它使得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真正发挥了一些作用,并且能够与电气元件之间进行数据的有效互动和传输,加速电气系统的运行速度,发挥电气自动化的优势和价值。在实际的电气控制过程当中,神经网络控制可以对已经存在的电气系统的故障进行筛查和诊断,帮助工作人员实现对于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精准控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可以简化系统操作步骤,提升控制性能,达到协调的自动化控制效果,有关工作人员应当不断加强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现代化开发,使其在电气自动化系统当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孟繁中.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数码世界,2020(10):18-19.
[2]刘奇巍.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0):161-162.
[3]黄金阳,姜丽娜.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J].电子制作,2020(18):72-73.
作者简介:李增学(1988--) 男 陕西渭南 ?出生于1988年4月,2017年7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现任黄陵矿业燃煤发电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电气专工,主要从事电气设备安装调试管理工作。Tel:15191147875,E-mail:82416948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