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富荣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电力行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同时关系到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速度。电力系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保障,想要继续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就必须要大力发展电力系统。在国家电网的运行过程中,线损现象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其直接反应了电网的管理能力的高低,做好线损管理,可以显著的降低电网系统运行的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关键词:电力计量自动化;线损管理;应用
引言
电能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最重要基础能源,关系到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唯一可以和水资源相媲美的基础能源。对于电力行业来说如何将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良好的结合到相关的电力工作之中,成为一个重点。但是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之下,电力行业需要良好的将电力计量自动化运用到相关的线损管理之中,而如何将这种技术进行结合,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
1线损管理简要分析
线损指的是电力网在输送、分配及管理等环节中损失的一部分。一般来说,线损包括两部分:一是电力表统计的数据与实际售电量之差得到的线损,为统计线损;二是电流流过线路时,其中的电力设备出现的损耗,为理论线损,它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得出数据。统计线损与理论线损的差额就是管理线损,它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电力企业管理水平不高所导致的,如各类原因导致出现的电能计量装置计量误差,抄表数据的不准确、电力设备在实际运行时的状态不良等等原因。需要注意的是四分线损指的是对管理区域的电网线损采用分区、分压、分线、分台区等模式管理的方式。分压管理指的是对管辖区域的电网在电压等级不同的情况下开展线损统计,并对线损进行考核分析的一种防护,这种方式可以在宏观上对管理单位在电压不同的情况下线损情况进行大概了解。分区管理指的是对所管辖的电网按照供电行政区域的不同划分多个区域开展线损统计工作,这种方式可以为管辖区内的线损情况有个宏观了解。分台区管理指的是对管辖电网中功用配电变压器的线损进行统计,并进行分析考核的一种管理方式。
2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概述
在电力行业中,电力计量自动化的技术是一种比较高科技的技术,因为它在运行和工作的过程中是需要良好的结合一些高科技的技术,比如一些互联网技术、电能计量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等等,通过这样一种高科技的技术可以帮助电力行业在搜集和分析相关内部电能信息时拥有良好的成效和效果。但是电力计量自动化这项技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需要配合相应的载体,若是无法利用相应的载体来进行操作的话就无法获得充分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这种相应的载体通常都是一些电力专用通信网络或者公用移动通信网络,依靠这两种载体进行相应的操作才能够使得整体的运行过程变得更加具有可靠性。
3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
3.1系统功能的设计
在对配网线损监测系统功能进行设计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样才能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才能充分发挥系统功能,达到线损监测目的。一般情况下,在对系统功能进行设计时,可以按照逻辑功能划分为数据采集功能、数据传输功能、数据处理功能以及业务应用功能等,比如设置对外调用接口与其它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在数据采集功能中,要做好现场监测设计和现场数据采集管理,最大限度保障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初步筛选,剔除无用、无效数据,为后续线损监测数据分析提供科学依据。数据采集功能还可以做到自动采集、定期采集,一旦发现异常能够实时报警;通过对电压、电流、谐波的监测,确定数据异常情况,分析原因,找到应对策略,减少线损率。数据传输功能则采用专用信道实现,最大限度降低传输中的数据干扰,确保信息传输质量、传输效率。数据处理可以对统计报表、线损管理相关信息进行规范化管理,发现问题后能够及时解决,从而降低维护成本,减少配电网的线损。
3.2应用于日常的用电检查
在电力企业的日常工作中,日常的用电检查是其中一项基本的工作任务。传统检查是由相关的工作人员去场地对日常的用电进行检查,并详细记录检查的情况,这项任务工作量非常大,由于是人力劳动,因此工作的效率是有限的,而且极易产生误差,容易导致线损最终的分析结果出现误差。如果将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应用于日常的用电检查作业中,能够有效及时地收集现场的数据,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以及工作的质量。这不但给线损的分析工作带来了可信度较高的数据信息,而且可以有效防止出现窃电行为,排查出电能计量出现问题的原因。当电网系统出现异常行为的时候,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会自动进行报警,而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有效获取报警点的电流、电压以及电能负荷的相关情况,从而得知用户具体的用电状况,进而增强对用户用电的管理。
3.3建立模型
首先是可以利用这种技术来帮助建立起一些有关于线路损耗的模型,通过建设这样的模型是可以让相关的工作人员发现其中的问题和开展具体的分析的。在运用电力计量自动化的技术建设起相关的线路损耗模型之后,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之上来对电力系统进行相关的分析和计量。通过这样的模型,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良好的观察和分析到内部实际线路损耗和计量点具体的损耗情况,并且还可以有效的观察到实际地运行状态,以此来更好地进行分析和处理。在建设相关模型之后,工作人员可以观察到内部的实际运行状况,若是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的话那么也是可以直接的观察到,以此来更加有效率地解决问题。并且通过电力计量自动化的技术也是可以对每日的信息数据来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分析,以此来建立相关的数据模型。通过这样的数据模型,相关工作人员就可以良好的将其与具体数据和标准数据进行比较,以此来更加准确和精准的把握耗损的具体情况。
3.4监测系统
电力计量自动化的功能之一是监测系统,展开线路损耗管理时,将检测系统予以充分应用可以使得损耗分析更为准确,尤其是展开多维度检测可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切实呈现出来。当电力系统处于运行状态时,要对每个监测节点的相关数据予以采集,这些数据要集中到末端设备进行处理。当电力系统处于运行状态时,通过监测系统可以使得控制的自动化程度大幅提升,而且管理能够更为精细。如果将电力运行、电力营销这两个系统切实整合起来,这样可以使得营销系统对运行数据予以利用,利用计算机可以使得人为疏忽导致的损失降至最低,线路损耗自然就变得较低。
3.5远程抄表
在线损管理的过程中,远程抄表工作是电力计量自动化的一个重要运用方式。采取电力计量的方式,给线损管理带来相关的参考的数据等信息,可以有效实现远程抄表任务,对存在问题的线路进行及时的管理。以前的线损管理工作主要是采取人工计算的方法来完成的,一旦抄表的时间不一致,容易出现电能的损失和消耗出现波动的情况。
结语
在对计量自动化的线损监控系统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从配网的实际状况出发,既要保持线损数据监控的真实性,又要提升线损监测的科学性。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逐步完善和发展,线损管理时应依照统一化、规范化、技术化管理原则,做好智能监测系统的构建,形成完整功能架构,快速定位线损位置和计算线损值,为配网管理和维护提供有益帮助。
参考文献
[1]陈桂力.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视界,2018(34):251-253.
[2]万芳.电力自控在低压线损管理中的应用探述[J].清洗世界,2019,35(05):44-45.
[3]董明明.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及应用对策[J].农村电气化,2018(06):77.
作者简介:覃富荣(1985—),男,壮族,广西桂林人,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供电营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