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力信息采集的计量管理探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1期   作者:高裕仁
[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人们工作、生活已经离不开种类繁多的电子设备
        高裕仁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定西供电公司 甘肃 定西 743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人们工作、生活已经离不开种类繁多的电子设备,传统的电力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优质电能的需求。因此电力企业应该改善管理模式,用科学方式采集用户电力信息,通过数据分析精确评判用电需求,合理配给。
        关键词:电力信息采集;计量管理;自动抄表系统
        文章对电力信息采集系统和电力计量管理进行分析,针对电力信息采集的计量管理现状,提出精确筛选实效性数据,构建科学的自动抄表系统,建立计量数据分析管理平台等方式,希望提升电力信息管理能力。
        1 电力信息采集系统和电力计量管理分析
        1.1 电力信息采集系统
        传统的电力信息采集系统主要包含三个部分:主站、通信、执行。主站层起到监管作用,负责收集用户用电量并监督用户规范用电;通信层在主站层和用户终端设备间搭建信息传输渠道,实时传输用电过程中的一切数据;执行层由主站控制,当用户用电过程出现故障时,通过通信层反馈到主站,主站对执行层下达命令,执行层根据命令进行处理。通过上述的系统功能,主站设置的计算机设备接收来自通信层、执行层和用户反馈的各类电力信息数据(用电额度、电能功率、损耗情况等)。电力企业结合自身需要,进行数据筛选并加以分析,最终根据数据了解用户对电能的需求程度,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综合来看,电力信息采集系统类似于销售行业的市场调研,通过分析客户的潜在消费水平和需求程度,做出针对性方案。
        1.2 电力计量管理分析
        电力计量管理主要包含电能管理和设备管理。电能管理是电力企业针对用户用电量而设置的电能表、计量用电力互感器等设备,以及进行设备维护、配发电力缴费通知单等工作的人员配置等工作计划;设备管理是对电力企业采购并投入使用的相关电力设备(变压器、传感器、计算机等)以及其它固定资产进行跟踪管理,电能监控离不开专业工作人员,因此对人员工作状态的监督管理也隶属于设备管理。电力计量管理重点在于各类计量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在电力信息采集过程中应用先进的电力计量管理模式,能够起到稳定电能传输、有效降低电能量损耗的作用。
        2 电力信息采集的计量管理现状
        传统的电能供给方式是全面输送,没有针对性较强的方案。由传统模式向更加全面智能化的电力信息采集系统转变时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在电力信息采集系统投入使用前,电表等计量设备已经投入使用多年。整体来看,长久使用的计量设备老化情况严重,仅能起到显示用电量的作用,对能源损耗情况、用户用电需求等高阶数据无法有效收集;情况严重者甚至出现计量数值误差较大的情况,部分老旧小区长期存在私接电线盗取电能现象,旧有电表等设备无法准确监控。第二,计量管理人员平日工作主要内容是保证计量装置准确、可靠、客观,对待新型设备缺乏了解,思想观念、创新能力等方面无法满足新时代电力信息采集工作。
        3 基于电力信息采集的计量管理设计
        3.1 精确筛选实效性数据
        我国人口众多,用电量极大,电力信息采集难度较大。因此在电力信息采集过程中,必须将无意义的数据排除掉,对有实效性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第一,电力企业在计算机系统内设置信号干扰屏蔽程序,提取与电力计量信息有关的数据(用户用电量、每小时供电线路损耗量、地区用电高峰时段电能消耗程度等),避免将大量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干扰数据上。第二,对数据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将杂乱无章的数据整合为规范性数据并总结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用电规律(用电高峰时段区域电能分配情况、电能消耗较大区域居民工作、生活情况等)。第三,根据用电规律对不同地区下一周期内的用电情况作出合理评估,作为电力企业接下来的工作参考,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计量管理方案。

第四,将已有数据做成柱状显示图或趋势走向图,在后续电力信息采集中,注意定期收集计量数据,与同期数据进行比对,按月度、季度、年度周期绘制整体用电计量消耗图表,对地区未来电力设施兴建提供有说服力的数据支撑。
        3.2 建立计量数据分析管理系统
        由于我国电力用户数量庞大,尽管数据经过筛选,基数仍然是天文数字,仅仅靠人力分析无疑是天方夜谭,因此基于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建立计量数据分析管理系统尤为必要。该系统对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和电力设备进行科学化管理,包含电力生产,传输、分配、消耗、数据记录等。计量数据分析管理系统是未来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智能时代,一切事物发展依赖智能化,将大量重复性工作转嫁到不知疲倦的机械操作是时代的选择。该系统 24 小时不间断对电力数据和电力故障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归纳,通过系统内设置的警报系统和处理系统及时查找故障发生原因,并根据预案进行维护工作,当故障超出系统认知立刻转接人工处理,具有即时性、高效性、安全性。在未来,更多的数据分析算法会不断加入该系统,因此基于电力计量的计算机专业、互联网专业毕业生将成为电 力企业的重点招收对象。
        4 基于电力信息采集的计量管理发展方向
        4.1 现代化计量管理观念的普及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现代化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在这一环境下,基于电力信息采集的计量管理具有优良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电力基础设施是我国基础设施的主要类型之一,与我国的长期发展和经济建设具有 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基于电力信息采集的计量管理是电力系统得以稳定运行和支持社会生产、人民生活的重要前提。因此,现代化计量管理观念的普及将成为基于电力信息采集的计量管理发展的主要向之一。长期以来,我国深度践行科学发展观,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科研人员的长期努力和不懈奋斗下,电力系统具有了较高的稳定性和覆盖性,现代化计量管理观念的普及,将为基于电力信息采集的计量管理工作提供优良的创新契机,从而逐步完善电力系统建设体系和计量管理体系,促进我国建设水平和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加快推动基于电力信息采集的计量管理格局现代化建设。
        4.2 现代化计量管理技术的普及
        近年来,在“美丽乡村”、“美丽中国”建设规划的不断推进下,我国全面加强了电力基础设施的供给效果,有效地改善了电力发展环境,为基于电力信息采集的计量管理发展提供了优良的契机。我国在相关现代化科技的研究和应用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促进了科技水平的迅速提升,基于电力信息采集的计量管理发展将有效实现现代化计量管理技术的普及。现代化计量管理技术可以形成一站式和人工智能化的计量管理环境,大大节约人力资源,降低了电力系统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在现代化计量管理技术普及的基础上,基于电力信息采集的计量管理环境也将持续改善,进而支持我国电力系统的持续建设和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当前,宽带载波+高速无线本地通信的双模通信技术方案融合了宽带载波、高速微功率无线两种通信技术,将无线信号向空间辐射的三维通信拓扑与载波沿电力线传输的线状拓扑两相叠加,形成了广覆盖、高可靠、高速率的通信网络,有助于计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5 结语
        我国电力企业需要与时俱进,打破国家大包大揽的框架,充分了解市场、融入市场,获得用户真实需求并不断改进现有技术,使用户与日俱增的渴望享受更加优质电能的要求得到满足。除此之外,大力发展基于计算机系统的电力自动化控制计量技术,有助于电力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春晓.基于电力信息采集的计量管理[J].机电信息,2019(26):17-18.
        [2]徐铁红.基于电力信息采集的计量管理[J].通讯世界,2016(23):220-221.
        [3]王喜兴.电力营销中用电信息采集技术的应用及经济性[J].科技 风,2019(3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