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建设中质量管理的运用及影响探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第1期   作者:滕永飞
[导读] 就目前来看,核电项目建设在质量管理方面出现许多问题,
        滕永飞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北京 101300
        摘要:就目前来看,核电项目建设在质量管理方面出现许多问题,进而影响核电项目顺利投入使用。因此,人们在核电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就需要高度重视质量管理,例如运用合理的方式优化项目管理,进而可以有效缩短工程建设的工期,同时也可以充分保障核电项目工程建设取得良好的质量。笔者将分别从:加强核电工程质量管理的必要性、促进核电项目质量管理的有效对策,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核电建设;质量管理;必要性;对策分析
        引言
        随着全球化能源危机带来的问题越来越严峻,对能源结构进一步的优化调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核电工程建设作为能源结构调整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管理方法研究对整个核电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核电工程建设中的项目管理方法,在对整个管理方法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之上,有助于更好的优化管理方法,提升核电工程建设中的项目管理工作质量。
1 核电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
        核电厂是利用链式核裂变反应释放出来的能量来发电的核设施。它在运行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多种放射性辐射。带有放射性辐射的物质如果从设施中逸出,就会导致人身伤害,或给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如何确保核安全就成为建造和运行核电厂的首要考虑。这也是核电厂与常规电厂最大的区别。按照现行核安全法规,核电厂为保障反应性控制、余热排出和放射性包容三个基本安全功能,建立了具有五个层次的纵深防御策略为了达到和保持这种策略的可靠性,用于实现特定安全功能的系统和部件的设置应遵循多重性、多样性和独立性的原则核电厂构筑物、系统和部件要满足一系列极为严格的设计要求。
2发展历程
        20世纪70年代,美国首次提出“核电站质量保证计划要求”,经过多次修订,于1994年完成。在国际上,国际原子能机构于1978年首次颁布了《核电站安全与质量保证实施条例》,随后又颁布了各国使用的十项指导方针。1996年,经过多年的实际试验和改造,采用了持续的质量改进方法来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性。这种方法被认为是一个可以计划、执行和改进的连续过程。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和国情,中国通过了解各国的方案,制定了《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程》,并不断完善。国家核安全管理局(NNSA)应依法规范行业规范,制定和实施核电站选址、设计、制造、建设、调试、运行、退役等质量保证方案。核电站设计中的质量保证将在下面详细描述。
1 建立核电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1.1各相关方的连接具有较强的复杂性
        和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核电工程建设的各个项目方,例如:土建方、安装公司及设备公司等,要妥善协调好各方之间的联系,才能保证业主顺利行使项目管理权。
        1.2相关的设计方和监理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在工程进展的过程中,设计是施工质量标准的制定者,建立是施工质量标准执行的检查者,在核电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会由于进度或者投资等外界因素,给设计和监理的独立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如何保证其整个施工过程的规范性,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1.3施工企业经验缺乏,没有信息管理平台
        目前,我国核电工程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在管理模式、体系及制度等方面不太完善,因此务必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再者,国内对于经验的信息反馈也缺少相应的信息管理平台,导致工程施工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交流。因此,要实施各方及时进行信息交流和共享,加强核电工程的质量管理。
2 核电工程实施质量控制体系
        要想确保质量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应落实好质量控制体系。

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质量控制的执行方。对于核电工程质量控制体系而言,其主要包括了业主或者监理单位进行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和承包商对于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活动。承包商的质量管理活动主要是对其负责的工程项目以及服务等来验证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业主的合同规定等。而业主或者监理单位的质量监督活动主要是承包商所进行的的各项验证的基础之后,对于承包商的质量控制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的过程;
        (2)质量控制的操作项。核电工程的质量控制体系操作层面上主要包含了放行先决条件、设置质量监控点、阶段性的验收以及统计抽样等。施工的先决条件必须是经过业主或者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中;质量监控点的设置主要分为停工点、见证点以及控制点等;阶段性验收主要是对于各道工序的产出品等,现有施工单位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向业主或者监理单位提交“质量验收通知单”,监理单位收到通知单后,对于工程项目进行复核检验,确认质量合格后签发质量验收单,然后则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中;最后阶段的统计抽样阶段,主要是对于重复性的活动,例如管道焊接,支架的安装等的合格性检测,并实行统计抽样监督,进而确保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3 核电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3.1 强化核安全文化。核工程比较特殊,其主要目标是质量和安全,如果由于质量问题出现安全事故,后果难以预料,因此,首先加强核能、核安全文化,在企业里深入宣传,如关于核安全的优先事项,核安全是保证质量管理的必要条件,也是质量管理的客观要求。
        3.2 加强创新管理。核电工程的限制因素较多,无论是系统方案、设备、工艺、改进的核技术领域的今天,以及现在应用的质量管理体系,适应核能发展步伐,探索实践中不断创新、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核电站事故发生几率降低,但同时也要摸索,适应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适应我们的发展模式。
        3.3 关键工序质量的控制。(1)文件控制。其中主要包括书面文件记载和描述其实际应用中对质量体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核电站,因此有必要加强书面检查。反映标准和程序的有关要求以及记录和改进执行和干预程序的文件可确保核能的效率和安全。(2)采购控制。原材料质量控制是影响设施质量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核设施的最终质量,需要严格的供应链控制。必须科学地选择和评估供应商采购时,顾及经验中使用供应商所提供的相关材料,进行合理评估现有的质量记录和提供资料的数量或形式化、进行科学评估,对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规则和程序在质量、服务技术等方面的能力。
        3.4 充分应用监理质量管理职能。在质量和安全管理方面提供咨询监测实施规定的方案、监测计划以及施工现场控制要点。监事应向建筑承包商提出控制要求:关键监督的想法和内容,具体说明根据相关制度通知建筑施工企业,并支持施工单位按相应的制度和纪律施工,规范检查和验收,认真审查,发挥监理的主观能动性,主动监理,热情服务,把好质量安全关。
        3.5 坚持一次成功。核工程不同于其他建筑项目,由于现实的环境中,核能的封闭式管理与建筑施工相比,核电项目更深入,专业操作性更强,因此必须保证做好每个工程环节,此外,还实现了运行周期的延长、运行稳定性和核能的高水平、建筑工程的规范、投资成本的大幅节省。
4 结语
        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项目,核项目在经济和安全方面都受到极其严格的质量要求。因此,必须建立科学、严格和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作为核电站建设的重要环节,其特点是要求严格,适用范围广,直接关系到核电站建设的质量和安全。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必须加强核质量管理,建立一个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更具程序化和制度化,有效实现质量目标作出贡献,从而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延臻.CPR1000核电站建设期筏基质量管理案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
        [2] 张文印.新建核电站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J].电力系统装备,2017,3(4).
        [3] 田至敏. 核电站的质量保证体系及其借鉴作用[J] . 淮南工业学院学报,2018,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