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永达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百色平果供电局 广西百色 531400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电力行业所面临的服务压力与风险也在不断增加,能源消耗规模迅速扩张,对于电力系统自身的完善性有着更高的考验。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也正是在这一环境下得以实现与升级,其融合过程不仅有效缓解传统电网服务过程所存在的繁琐性,减少工作人员调控压力,也让电网整体运行安全性得到全面提升,实际供电质量也在不断接近人们的期盼与渴望。自动化控制已经成为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其自身所产生的影响,更是现代电力企业实现自身产业升级,提高综合竞争实力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研究
引言
配网自动化通过整合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以及电子技术,实现在线实时监管,在通信网络等技术的加持下,可以实时收集配电网运行数据,结合配电网运行数据分析电力系统应用情况,确定电网结构参数,建立智能的网络运行监管系统,对配网实现24小时全程监管,保障配电网可以安全可靠的运行,以下将分析配网自动化概念,同时根据我国配电自动化应用情况,推测配网自动化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1配电自动化意义
配网自动化系统由配电子站、配电主站、配电远方终端、通信网络构成,完成配电装置内部各子站通信的传递工作,配电子站设置于配电站内分为35kV变电站、110kV变电站,配电子站在管辖区内,通过电力终端设备完成通信服务工作,配电子站对DTU/FTU/TTU等电力终端设备进行科学的管控,完成各子站通信工作,而配电远方终端以及通信网络也是配电自动化系统内部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保证内部信息可以按照工作需要及时传递通信信息。
2应用配网自动化技术的方法
2.1仿真技术层面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也愈发广泛,实际工作模式也在网络通信技术支撑下愈发高效,不仅让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过程与故障检测过程更为便捷,也为实际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了必要的保障。电力行业自身带有极高的危险性,电气设备的维护过程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实际设备现场,结合实际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但是,一旦操作人员出现失误,电力系统自身缺陷所引发的故障,人员安全性将会遭受极大威胁。此时,借助电气自动化技术所形成仿真应用,对原本的高危行为进行模拟与仿真,不仅可帮助维护人员更为快速找到维护方法,亦可挺高电力系统自身的可操控性,电力系统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更是会得到明显控制。
2.2电网调度过程控制中的自动化技术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还体现在电网调度过程中的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目前,中国南方电网调度机构分为四级:一级调度为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简称总调;二级调度为省(自治区)级调度机构,简称中调;三级调度为地区(市、州)级调度机构,简称地调;四级调度为县级(县级市)调度机构,简称县调。而每一级控制都必须要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计算机网络系统是其中最重要的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电网调度过程中的自动化技术均需要计算机的技术控制,否则整个系统将无法运行。可见,电网调度离不开计算机技术,二者的结合使用能够极大地方便数据采集工作与数据分析工作的进行,同时还能够实现对系统的实时监控、对整体状态的评估,还能够科学的预测电力负荷的实际情况,因此电网调配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2.3配电自动化的综合性受控端
综合性受控端会将配网自动要求传递到SCADA系统,根据掌握的信息数据完成电力系统信息采集处理,通过对受控端数据的整理,实现系统规模简化作业,在配网自动化综合性受控端完成信息信号采集、处理等工作,当相应作业完成后还需要考虑到配网自动化信息处理过程中,是否会因为电力系统震荡等原因,导致信息处理工作效果难以达到工作要求。通过电力系统潮流分布以及电压进行全程监测,并将监测得到的信息传递给主控方,通过信息及时传递,完成受控端信息通讯,确保配网自动化技术可以在SCADA、DA系统中,及时处理电力系统信息,通过数控端实现信息的及时通讯,进一步提升数据的精准性。
2.4加强对配网自动化技术的维护
在加强对配网自动化技术建设时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出该技术具有可维护性的特点,尽可能挑选一些比较合适的技术和软件。配网自动化技术的特点不仅关系到后续维护工作的质量,而且关系着电力系统的日期限制。电力企业在日常管理和经营的过程中,要对各个自动化技术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检测,根据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和各种安全隐患进行针对性的维护。另外,电力企业要加强对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关注,积极更新和更换配网技术设备设施,及时淘汰落后的配网技术设备设施,保证使用设备设施时可以充分发挥出其自身的功能,进而保证配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5网络协议配置
网络协议的配置,一种是形成不同层次的对应体系、另一种是建成各类数据和运行状态的一一对应体系,在IEC61850协议使用过程可以建成SCSM映射关系,让所有的通信协议获得绑定,最终绑定的结果对各类技术的运行标准和获得参数之间形成一一对应关系。在通讯协议的构造过程可将所有信号都传递到已配置的模型中,并让该模型根据相关信息的后续调整方案获得被控对象的相关参数。比如针对变压器设备,由于其中存在的各类参数对应设备的不同故障类型,所以在该协议的后续使用过程中,可通过对各类参数的协调和使用实现对安全性问题和各类数据信号的精准对接,以更好的查明故障原因。
2.6认真设计和完善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功能
因为配网自动化技术缺少完善的功能,导致它无法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进而无法满足和适应社会及时代对电力系统的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发现配网实际运行过程中隐藏的危险问题。所以,在后续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完善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功能,使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功能不再单一,覆盖到更广阔的范围。若是完善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功能,就能促进应用该技术效果和质量的提升。大体上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应采用各种方式提高该技术运转时的效率,使其他先进的科技和该技术充分结合到一起,采用智能化的管理模式,提高配网自动化技术的检测能力,进而实现技术层面功能的完善;其次,加强配网自动化技术和供电系统设备设施的联系。在设计功能时加入一系列新颖的功能,围绕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和电力线路的特点,设计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功能,比如使配网自动化技术具有远距离监控等功能。
结语
受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影响,人们对电力资源的要求逐渐提高,如果想促进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正确科学的应用配网自动化技术,但在运用该技术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过程中,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积极应用,不仅可以提高配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实现电力系统管理的一体化发展,而且可以高度集成各种现代技术,以适应供电监管的不断变化的要求,解决配电网的安全问题电力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矛盾,为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提供必不可少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朱泽宇.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探析[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5(06):34+37.
[2]姬晨曦.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J].冶金管理,2020(15):45-46.
[3]刘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J].电子世界,2018(07):166.
作者简介:吕永达,男(1993-),壮族,广西贵港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