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改进方法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第1期   作者:冷宪民
[导读] 10kV配电线路是具有供电半径长、涉及范围广、路
        冷宪民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明县供电公司 山东 东明 274500
        摘要:10kV配电线路是具有供电半径长、涉及范围广、路径结构复杂等特点。对布置在户外,容易受到环境、气候的影响,再加上供电情况复杂多变,致使10kV配电线路极易发生故障,引发故障的原因也比较复杂。基于此种情况,本文主要分析了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改进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雷击故障;管理维护;路网结构
        引言
        1、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
        1.1接地故障
        接地故障也是配电线路运行中比较常见的工作,会影响运行稳定性,按照接地方式的不同两种接地故障,一种是瞬时性的接地故障,另一种是永久性的接地故障。引发接地故障的主要原因是配电线路老化严重,日常运行维护不及时,没有及时发现绝缘体破坏,尤其是在大风天气,一旦树枝或者其他杂物碰触配电线路,就会发生接地故障。此外,配电线路在运行中,经常发生电容突增或者杂散现象,致使配电线路中运行的电流值,远远大于接地故障的正常值,从而发生接故障。
        1.2人类活动故障
        10kV配电线路是一种直接面向终端用户的配电线路,路基结构复杂,需要跨越各种线路、建筑物、道路、堆积物、构筑物等,在人力活动时容易造成破坏。主要是异物故障、鸟害故障、设备损坏故障、基建施工故障等。其中异物故障指的是在大风天气,一些导体、半导体物质被风吹刮到10kV配电线路上,引发线路相间短路故障。鸟害故障指的是鸟类在10kV配电线路上停留、筑巢等引起的相间短路故障。设备损耗故障是用户没有相关规范和标准正确使用电气设备或者户外设备受到损坏而导致10kV配电线路发生故障。基建施工故障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城乡结合基础建设的速度和范围不断扩大,在施工中导致10kV配电线路设备发生损坏而引起的故障。再例如,10kV配电线路安装完成后,未能做好统一的整理工作,其线路在完成安装后,没有集中挂好警示牌,线路较凌乱。各条10kV的配电线路相互挤压、交叠,常导致串线路发生。同时因为管理的不细心,在线路沟内有大量的垃圾,对于线路的布置有一定影响。且坚井内的线路密封处有缝隙出现,固定装置太小或是不够硬,对配电线路入户管未做好有效的密封工作,埋下了隐患。[1]
2、10kV配电线路改进措施
        2.1加强高精尖技术的应用
        在学科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很多高精尖技术被广泛应用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中,实现了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的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建立了全新的数字化、立体化工作模式,使得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水平不断提升。比如:在进行配电线路巡检时,由于巡检范围比较大,路线长,仅凭人工巡检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无法对每个细节进行检查,存在一定的巡检盲区。可采用无人机技术进行全面巡检,建立起无人机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检修体系,在无人机上搭载高清摄像头、红外设备等,对配电线路进行巡检。采用高精尖技术可直观、清楚、准确地放映配电线路运行情况,可缩短运维人员的故障处理时间,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量和停电损失。缩小停电范围和减少停电时间如表2所示:

相比于传统人工巡检,无人机巡检技术的应用可大幅度体巡检的效率和质量。此外,针对配电线路上存在的一些故障及问题,可采用智能机器人件检测,以保证操作的安全性,还可将大数据技术、云计算计算、VR技术等应用到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中,及时掌握配电线路运行的各项数据和状态,一旦超过允许标准,及时处理,保证整个配电线路时刻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2]
        2.2积极完善10kV配电线路路网结构
        在我国电力事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10kV配电线路逐步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传统的路网结构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需要进行全面优化处理,实行10kV配电线路双供或者多供模式,形成标准规范的接线形式,保证10kV配电线路路网结构布局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此外,还要不断提升10kV配电线路技术装备水平,保证输送功率满足用电需求。加强智能分界负荷开关设备的应用力度,一旦用户支线发生单项接地故障,智能分界负荷开关设可自动识别接地故障后直接分闸,责任用户停电而相邻的用户不会发生停电。
        2.3加强线路施工管理
        为了降低10kV配电网线路故障发生的概率和严重程度,最为重要的措施就是做好施工管理工作,其中最为重要的管理工作就是提高施工安全和质量。因为在建设10kV配电网线路时,如果其中施工质量和安全存在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到10kV配电网线路的应用。加强线路施工管理工作需要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分析。1)选择质量符合要求的材料。材料作为建设10kV配电网线路的基础性条件,当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就算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错误,10kV配电网线路在运行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故障。所以在选择材料时,需要选择具有一定供货资质的供应商,然后还需要对材料进行加强检测,在施工过程中一定不能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材料。2)在10kV配电网线路展放之前,不能为了加快工期,而减少线路质量第二次检查,所以一定要进行第2次检测,在检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线路有没有出现破损现象,否则需要及时处理,不然就会造成短路现象。3)10kV配电网线路在施工过程之前,会制定非常详细的施工计划,在施工过程中应该要严格按照施工顺序进行施工,确实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施工计划存在疏忽的地方,应该及时上报,不能自行做决定,否则就会影响到配电网线路出现损伤。4)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些设备的质量不合格,或者是线路施工出现了质量问题,于是需要及时的进行修整,与厂家进行沟通,更换设备,或者对质量问题进行重新施工,直至复合标准为止。4.2加强10kV配电网线路施工监督做好监督工作能够降低因为施工而造成的故障,一般情况下为了做好监督工作,需要从下面4个方向进行分析。1)完善线路的施工组织构架,需要结合综合因素完成施工组织构架。2)对施工质量监督进行加强处理,从而可以及时发现施工质量问题,进而有助于及时对问题进行处理,从而避免施工故障。3)10kV配电网线路施工过程中存在高空作业,面对这种难度较强、危险性较大的工作,需要使用专业型工人,然后按照高空作业规范进行施工,且还需要考虑带风速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当风力过大时停止高空作业。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各种防护措施,戴安全帽、使用绝缘设备。4)对10kV配电网线路进行改造时,不能盲目进行改造,需要和相关部分进行协商,为了避免对人类生活和生产造成影响,需要及时通知用户最停电,并且需要详细介绍停电时间。[3]
        2.4加强人为监督管理力度
        加强人为监督管理力度,是改进10kV配电线路人力活动故障的主要方法和举措。为保证10kV配电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安排专人进行定期巡视检查。对异物故障而言,要定期及时的清理;鸟害故障的处理和防范的难度比较大,都在发现鸟害之后再进行驱赶;设备损坏故障,需要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检查维修,避免局部10kV配电线路受到影响;对基建施工故障而言,电力部门要及时和施工单位取得联系,告知施工单位施工范围内10kV配电线路的布置情况和埋设深度,避免盲目开挖施工,导致10kV配电线路发生破坏。
结束语
        综上所述,10kV配电网线路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十分重要,需要使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才能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并且降低安全事故。然而由于各种因素会造成10kV配电网线路出现故障,不仅包含着人为因素、电力系统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所以文章通过分析常见的故障之后,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能够降低10kV配电网线路发生故障的概率。
参考文献:
[1]王文军,钱若晨,舒能文,等.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防范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4,13:85.
[2]李正双.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方法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19,36(07):60-61.
[3]王彦彬,李瑶.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策略[J].黑龙江科学,2019,10(12):142-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