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第1期   作者:古利民 王晓华 潘虹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电力工程建设规模不断增加,大量输变电工程开始建设,
        古利民 王晓华 潘虹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忠县供电分公司  重庆 忠县  4043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电力工程建设规模不断增加,大量输变电工程开始建设,如何把控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成为工作人员重点思考的问题。在实际过程中,建议工作人员关注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加强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的控制。本文简要分析了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从各个角度入手,对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的实施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

        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工作人员要认识到输电线路施工重要性,若此环节施工质量较低,会直接影响这一区域的电力传输与供应,不利于提升地区电力工程建设的整体水平,不利于地区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在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实施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分别关注基础施工、开挖施工、架空铁塔施工、架线线路敷设等环节的施工技术,充分发挥施工技术优势,提升电力工程建设质量。
一、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概述
        在电力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输电线路占据重要位置,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会御道街较多的影响因素,影响输电线路施工质量与现场施工安全。在输电线路施工环节,若不能够严格执行技术标准与工艺要求,会影响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与工艺效果,甚至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在电力工程的输电线路施工中,关键技术包括:基础施工技术、开挖施工技术、铁塔施工技术、架空线路施工技术,工作人员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每一个环节的施工质量,维护工程的安全与稳定[1]。
二、基础施工技术
        基础施工是输电线路工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借助水泥、土壤等物质的摩擦力提升粘附力度,保证桩基的整体施工质量。基础施工技术本身的资源消耗量较大,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在基础施工技术实施的过程中,首先要科学设立挡土墙,避免出现山体滑坡、地质灾害等情况,提升基础稳定性。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会出现基础面积水、回填过度、钻孔倾斜、塔杆不平衡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主要引发原因均是基础本身承载能力不足。由此可见,基础施工技术的实施能够直接影响输电线路桩基稳定性,建议工作人员要做好施工前地质勘察工作,获取全面、真实、有效的地址条件参数,精准分析可能遇到的基础施工问题,提出预处理方案,提升基础土壤粘结力,提高土壤结构稳定性,避免由于基础承载力不足引发的后期施工质量不稳定问题[2]。
三、开挖施工技术
        杆塔是输电线路工程中的关键元素,在杆塔设立之前,需要进行地基开发施工,开挖质量是影响输电线路杆塔设立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重点关注开挖施工环节,选择合理的开挖技术。

在输电线路开挖工序中,需要结合基础施工技术实施方案,根据土壤数据参数,分析土壤自身结构稳定性,若土壤粘附力不足,则会在开挖的过程中引起附近土壤的塌陷,不利于后续施工。工作人员需要科学处理地基,灵活应用挖掏施工技术,保证地基自身稳定性;之后还需要明确开挖面积、范围与深度,选择合适开挖设备。在完成挖掏施工之后,需要清洁土坑,保证内部无杂质,之后进行浇灌作业,保证混凝土浇灌质量[3]。
四、架空铁塔施工技术
        架空线路敷设需要架设铁塔,铁塔的架设质量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电力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在架空铁塔施工环节,工作人员要选择合适铁塔类型,根据施工现场地形情况,依据电力工程图纸进行选择;若地形复杂,比如:高原、山地等,可以深入分析地貌情况,考虑材料运输与施工条件,选择铁塔结构;若施工现场地形平整、地区自然气候良好,且施工要求较低,则可以选择杆塔结构。工作人员还需要采集铁塔假设阻力参数,对其进行分析,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分解性结构与整体性结构铁塔;还需要随即预测铁塔搭设效果,利用BIM模型技术动态展示铁塔搭设之后的运行效果与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调整铁塔结构,保证采用最科学、合理的杆塔结构类型。在实际铁塔假设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形条件,选择组立方式,若地形条件达到要求,则可以使用悬浮抱杆进行分解组立,若地形条件没有达到要求,则可以选择形状较小的抱杆。在组立完成之后,需要利用工具拧紧螺栓,保证铁塔质量。此外,为了增加铁塔提升力,工作人员可以灵活组合普通滑车与平衡滑车,根据实际承载力进行计算,灵活选择合适的吊装方法,提升效率[4]。

五、架线线路施工技术
        架空线路敷设是输电线施工中的最终环节,在施工之前,工作人员要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将导线放置在地面上,观测导线松弛度、附件安装顺序。工作人员需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线路敷设方法,比如:拖地展放、张力展放;若选择拖地展放,则不需要制动线盘,这种方法具有施工便利的优势,但是施工过程会损伤导线,引起输电线路质量隐患。若选择张力放线,工作人员可以使用牵张机械进行敷设,保证导线始终具备一定张力,同时选择轮径为导线直径10倍以上的滑轮车组,降低导线在安装过程中的磨损系数,这种敷设方式的安全性较强,但是施工费用较多。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工程实际安装需求与费用情况,选择合适的线路施工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的关键构成,是能够直接影响地区输电效果、供电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的保证电力工程建成之后的运行效果,工作人员要深入关注输电线路施工的每一个环节,要严格依照规定流程,合理操作施工工艺技术,加强对施工细节、质量参数、工艺标准的掌控,从而提升工程建设质量,为我国电力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英明. 电力工程中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检修策略研究[J]. 环球市场, 2020, 000(002):163.
[2]廖晓波.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探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8, 000(013):354.
[3]马富勋.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管理策略分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14).
[4]阮佳磊. 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过程的问题及措施[J]. 电力系统装备, 2020, 000(006):58,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