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敏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平庄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赤峰 024000
摘要:低压线损管理是供电所在生产技术管理、经营管理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本文浅要分析了影响低压线损的因素,并提出了低压降损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以促进低压配电系统科学、有效的降损节能。
关键词:低压线损;降损;措施;节能
低压线损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它的高低反映了低压电网结构和经营管理的质量,是分析线损、制定降损措施的有力工具。影响低压线损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两个,即低压配电网络及设备方面和管理方面。通过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评估,查找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而从技术上、管理上采取双管齐下的措施与方法,实现多供少损,有效降低低压线损。
1影响低压线损的主要原因
1.1低压配电网络及设备影响
1.1.1低压表计计量误差影响
目前部分地区仍有50%以上的低压表计是机械表,由于机械表灵敏度差、精度低,功耗约为每月0.8~1kWh,对于拥有几十万只电能表的县级低压电网而言,损耗是相当大的,且机械表发生故障和窃电现象时不易及时发现,从而造成电能损失。
1.1.2三相负荷不平衡
造成三相负荷不平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低压配电线路负荷分布没有严格的规律,线路大多为动力、照明混载,各相用户负荷分配不均匀;电网格局不合理的影响;临时用电及季节性用电影响;线路故障的影响。三相负荷不平衡,增加了配电变压器损耗和线路损耗。
1.1.3功率因数低
对于农村用电负荷来说,主要是一些小加工业及照明负荷,其中大部分用电设备为感性负载,无功补偿不配套,其功率因数都很低,影响了线路及配电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1.2管理方面
低压线路点多面广,管理不善是造成低压线损高的主要因素。原因主要在于线损考核与实际管理脱节,相应的管理制度或办法尚未完善。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线损管理和考核制度不完善
线损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管理流程不畅和管理界面划分不清现象,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没有起到有效的降损指导作用。
1.2.2营业普查力度不够
目前仍存在普查规模声势浩大,但收效甚微的现象,关键是普查人员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不知道普查的目的,对查出的问题处理、整改落实不到位,该补的电量没补或少补,该经济处罚的没罚或少罚,造成电能损失。
1.2.3窃电现象在局部较严重,用电环境仍需加强治理
一些动力户、商业户绕表接线,电压、电流回路开路或短路,改变计量接线方式,改变计量倍率,开启电能表调整误差或改变计数器的变速比等,直接影响了供电企业的线损率和经济利益。
1.2.4低压线路和设备的巡视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隐患,造成电能损失。
2降低低压线损的有效管理措施
2.1精确计量管理
加强抄表换表的管理,首先,应选择灵敏度较高的电表,定时进行维护检修更换,加强对抄表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增加工作责任心,不懈怠,工作周到细致,认真采集数据,尽量减小计量与实际用电量的差距,使数据有效准确。其次,及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审核,在第一时间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好第一道关,从基础抓起,降低配电纸压线损。
2.2同步抄表,做好低压线路设备的巡视工作
为了保证线损率正确,抄表员要合理安排抄表时间,定时有序地进行抄表,不遗漏,根据所抄数据,分析低压线损的漏洞,及时采取措施校正。在抄表过程中,注意线路和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反馈信息,以便于专业人员掌握线路和设备的使用情况,第一时间内查找隐患,跟踪分析,制订防范措施,防止电能损失,从而使线损得以降低。
2.3做好反窃电管理
对于明显窃电,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严厉打击,加强对内对外的监督工作,杜绝窃电行为。对于潜规则下的隐性窃电,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做好沟通交流工作,得到有关部门或者关系户的谅解,从源头上减免特殊用户,使线损有所降低。
2.4实行科学管理,加强组织领导
在降低线损方面,成立专门的线损管理体系,从意识上提高降损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确定降损指标,从实际上出发,各个环节积极配合,掌握降损的根源,有针对性地进行安排、筹划,使降损工作落到实处,达到降损目的。
2.5加大普查力度
周密细致的普查,有利于供电企业及时发现问题,在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的基础上,加强对设备线路及电表使用情况的普查,排除影响配电低压线损管理的一切可能性,严格工作程序,端正态度,从思想上重视既而工作上仔细,以此来降低线损。
3技术降损
3.1做好低压电网规划与改造
在电网规划、低压电网维护和改造项目安排时,应对线损因素给予适当考虑。要以提高低压电网供电可靠性、降损增效为原则,对电源点和配电网网架结构规划进行细化、优化,逐年修编配电网的滚动规划。在技术改造项目立项时把节能降损提高到重点工作的层面,其中节能降损项目投资比重应大大提高,使节能降损项目措施落实到位,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结合城、农网改造,对部分超负荷配变及线路进行改造,根据负荷发展情况,及时增加新的电源布点,缩短供电半径、减少迂回供电。加强对“大马拉小车”台区的整改,以提高变压器负载率,减少变损。
3.2提高计量准确性
更换淘汰型电能表,积极采用误差性好、准确度高、起动电流小、超载能力强、防窃电,可实现远抄自动化管理且表损低的全电子电能表,推广应用集中抄表系统,提高事故监测和防窃电能力,减少电能损失。
3.3做好三相平衡
做好三相平衡,一是加强配电变压器负荷不平衡运行管理,定期进行三相不平衡电流测试。二是改造配电网,加强对三相负荷分布控制。结合农网线路改造,合理设计电网改造方案,配电变压器设置于负荷中心,同时制定台区负荷分配接线图,做到任何一个用户接入系统,都受三相负荷平衡度的限制,避免改造的随意性。三是加强供用电管理,确保变压器负荷平衡。用电与配电应密切配合,对用户的临时用电,季节性用电,配电变压器运行人员都要及时掌握。尤其对单相设备申请用电,进行合理搭接。
3.4提高功率因数,增加无功补偿
低压线路的功率因数是供电所的薄弱环节,台区功率因数低,就会在线路和电器设备中存在大量的无功功率,电流中就会存在无功功率所需的电流,进而造成电能的损耗。功率因数越低,无功造成的损耗越大。因此,要及时调整配电线路的功率因数。首先要加强电容随器、随机管理,动力用户要求其安装无功补偿设备,变压器安装随变压器投切的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应选择适当位置,经过实际测算和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对比分析,真正起到补偿效果,达到预想目标。选择无功补偿装置时,要首先考虑科技含量高、自动投切,反应灵敏产品;二是严格力率电价的执行,对动力用户根据上级政策严格执行提高功率因数和改变电压质量,提高配变供电能力和设备出力,降低电能损失,从而达到降低线损的目的。
4结语
线损管理工作是供电企业的一个长期重要的系统工程,线损管理工作到位,不但能够满足所辖地区居民的用电需要,更合理地节约用电,还能够为社会国家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强配电低压线损的降低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才能规避在供配电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影响线损的因素,形成自己的一套管理系统,从而做到有效降损。
参考文献
[1]蔺普,李建辉.浅谈配电低压线损的管理因素剖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5).
[2]李霖.浅谈对电网低压线损管理及降损的措施[J].管理锦囊,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