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春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西双版纳景洪供电局 云南省景洪市 666100
摘要:窃电是一种以不交或少交电费为目的而通过非法手段不计量或少计量用电的行为,属于一种违法操作行为,且这种行为极易导致人身触电身亡和影响周边群众的正常用电,严重时还会引发火灾,威胁社会财产,因而联合打击窃电行为十分重要。本文先对用电监察中窃电情况的清查方式和策略作系统的分析,进而提出窃电行为的防范措施,包括加强营销业务流程中的防窃电监管力度、应用新型技术和设备、加强用电监察力度。
关键词:用电监察;窃电;防窃电;电力部门
随着近年来电力事业的发展,供电质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基本保障,但同时在电力事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窃电事件,威胁电力事业的发展。就窃电行为的危害性来说,窃电行为有十分严重的危害,主要包括人身触电、区域停电、引发火灾,不仅威胁自身生命安全,而且会殃及他人,威胁社会财产安全,因而积极开展防窃电联合打击行动十分必要和关键。为实现对窃电行为的精准打击,需要全面掌握查处窃电行为的方式方法,在最快的时间内获悉窃电行为的发生地点和性质,以此开展针对性的防窃电打击,最大限度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证国家电力资源和财产。基于此,进一步分析探讨用电监察中窃电情况的清查与防范策略尤为关键,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
1.用电监察中窃电情况的清查
为实现最佳的查处窃电效果,需要严格遵循先易后难、先外后里、先卡账后装置及查电手续完备的原则。在先易后难这一原则上,电力工作人员可以先检查简单的,后检查较难的,在供电现场可以先做直观性的检查,若直观性检查未发现异常则可以使用仪表来检查,仪表检查时优先使用钳形电流表或电压表检查,必要情况下再使用其他类型的仪表设备。在先外后里这一原则上,电力工作人员可以先检查箱表外部的计量设备,而后再考虑检查电表本身。在先卡账后装置这一原则上,电力工作人员可以先对用户的卡、账作全面性的检查,而后再考虑检查电力计量设备。在查电手续完备这一原则上,电力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循相关的工作要求,在供电现场检查时要做好相关的记录,做好记录和办好签字手续,特殊情况下还需要现场录像和录音[1]。
窃电行为具有隐蔽性和高科技性的特点,尤其是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窃电行为可依托的新型技术越来越多,无形中增加了窃电行为监察和发现的难度。目前来看,电力部门查处窃电情况的方法主要有直观检查法、经济分析法、电量检查法及仪表检查法,均可有效实现查处窃电的目的。
①直观检查法:是指电力工作人员通过眼看、手摸及口问的方式来对电能表、接线及互感器加以检查,以此发现窃电的蛛丝马迹。比如在电能表检查时,电力工作人员可以重点检查电能表的外壳是否完好、电表安装是否正确和牢固、电表选择是否正确、电表运行是否正常。另外,在检查电能表时需要重点检查铅封,先检查铅封是否有被启封的情况,必要时可以使用放大镜检查;而后检查铅封的种类是否正确,重点比对铅封的各类标识字样;最后检查铅封是否有伪造的情况,做到仔细辩认,必要时使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来检查,若发现与最初的不对应即可判定存在窃电行为。考虑到现阶段电力部门多使用三相多功能电子式电能表,因而需要做好电能表内编程和修改编程时间的检查,以此来准确判定是否存在窃电行为。
②经济分析法:经济分析法是一种常见的窃电清查手段,包括两种形式,即线损率分析法和用户单位产品耗电量分析法。
比如在应用线损率分析法排查窃电行为时,电力工作人员可以先计算理论线损,即电网设备参数和运行过程中所导致的线损,而后再计算供电过程中因为管理因素所导致的线损,即管理线损,将管理线损中属于电力部门的因素排除点即可以得到窃电造成的电量损失。
③电量检查法:电量检查法实际应用时有多种方式,电力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照容量查电量、对照负荷查电量及前后对照查电量的方式来排查窃电风险。比如在利用前后对照查电量这一方法时,电力工作人员可以对照检查用户当月和上个月电量,必要时还可以检查前几个月的电量,无论是发现电量突然增加还是突然减少均需要查明原因。当用户当月电量突然增加而高于上月时,需要重点检查上个月的用电量,而当用户当月电量突然减少时,则需要重点检查当月的用电量。
④仪表检查法:仪表检查法是指利用普通性的电流表、相位表和电压表来进行现场检测,判断电量计算设备是否运行正常,必要是可以利用标准电能表来检查。比如采用电压表检查时,可以使用普通的电压表来重点检测电压回路的电压是否正常,遵循三个步骤。先检查有没有开路和接触不良问题的存在,然后检查有没有电压极性接错的情况,最后检查电压线端至电能表的回路压降,通常情况下回路压降不会大于2%。
2.窃电行为的防范措施
2.1加强营销业务流程中的防窃电监管力度
在用户办理业务时向其讲解安全用电和合法用电的重要性,引导其树立保护电力资源的意识。另外,建立内部约束机制,建立用电保护责任机制和监督机制,将电力资源保护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员身上,同时做好电力基础设施设计方案、建设方案等相关性文件的保存工作,为后续开展电力资源保护提供参考意见,进一步强化防窃电能力。除此之外,加强《供用电合同》管理力度,帮助用户明确电力资源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窃电行为所需要付出的代价,起到打预防针的目的[2]。
2.2应用新型技术和设备
除做到宣传教育和强化管理责任外,电力主管部门还可以结合自身条件来使用新型技术和设备,从技术层面来防治窃电行为。目前来看,防窃电的新技术和设备主要有无线高压变比检测仪、电能计量校验仪、变压器容量/型号测定仪,均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以其中的电能计量检验仪来说,其可以对有功电能误差、电压误差、无功电能误差、有功功率误差及无功肝功能率误差等实现测量目的,同时还可以准确显示矢量图和查线结果,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对比低压电流互感器的变化,以此排查计量装置的故障和是否存在窃电行为。再比如通过应用无线高压变比检测仪可以大大提升变压器的性能检测能力,检查互感器接线故障的能力大大增强,一旦用户存在更换互感器和电能表接线等违法行为时,可以快速准确发现,对防治窃电行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加强用电监察力度
窃电行为对电力资源的安全使用有极大的威胁,电力监察部门要给予用电监察工作充分的重视,不断加强工作力度,一旦发现窃电行为立即处理。在加强用电监察力度方面,一方面电力监察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构建责任机制和监督机制,对所在辖区的电力资源做好监管工作,定期排查,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可以积极开展“举报有奖”、“智能防御”、“常规巡查”等工作,一旦发现窃电行为立即举报,给予举报人员相应的经济奖励。除此之外,要不断秉承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加大防窃电技术研究力度,开展远程抄表和采集数据工作,在后台判断窃电行为,强化防窃电监管能力[3]。
3.结语
在防窃电防治过程中,一方面要不断完善防窃电行为的监察和清查方式,使用科学有效的检测手段来精准确定窃电行为,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防窃电联合打击工作,加强用电监察力度,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防窃电行动中来,以此让窃电行为无处遁形。
参考文献
[1]陈卓锐.谈用电监察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9,016(36):51.
[2]孙宇,姜小涛.用电检查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分析[J].冶金管理,2020,393(07):105-106.
[3]郭洁琼,刘通.供电服务新形势下关于窃电及反窃电措施的探讨[J].农电管理,2020,300(11):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