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能源消纳的电网规划设计探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第1期   作者:邓翔中,曹军太
[导读] 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邓翔中,曹军太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西供电公司(青海格尔木)816000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也逐渐增加。电网规划工作是电网建设、电源设计、负荷计算等一系列重要工作的综合,科学的电网规划能够有效平衡好电网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关系,能够准确规划处电能传输的路径和线路,进而更好地解决电力供应和负荷的矛盾,并实现在一个电网建设周期之中对社会生产和公众生活的用电需求,在最大化的节约电网建设造价、控制电能传输成本、降低电网能耗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效率性、功能性、智能化的新型电网体系和结构,更好地促进电力企业和产业的发展。本文就面向新能源消纳的电网规划新能源消纳设计展开探讨。
        关键词:新能源消纳;电网规划;设计
        引言
        电力能源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电力能源在我国居民生活中更是如此。各行各业都需要电力能源的支撑才能顺利开展,电力能源就是一切行业顺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随着人们对电力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大,我们专注于开采新的能源,破坏了当地稳定的生态环境,环境保护的问题也愈发愈严重。在能源开采和生态系统中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环保型的新能源电力将会是未来电力领域发展的一大方向。
        1新能源消纳
        所谓的新能源消纳并非盲目的对新能源进行推广和应用,更多的是要按照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其本质上还是属于较为先进和新生的能源,为了能够提升其使用效果就要对新能源消纳的影响因素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于整个电网进行更加有效的规划设计,能够有效满足电力运行的基本需要。对于电网规划来说,其网架选择情况会对新能源消纳具有较大影响,网架选择是电网规划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
        2面向新能源消纳的电网规划设计
        2.1提升电网规划的针对性
        对于各地电力企业来讲存在着经济条件、社会环境、气候因素等诸方面的较大差异,因此进行电网规划工作必须走针对性和差异化的道路,在确保电网规划模式统一、策略一致的前提下,突出电网规划的细节差异,在针对区域实际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展和进行电网规划工作。在不发达区域电网规划的重点要倾斜于居民用电和农业用电,采取放射性电网的设计和规划方式迅速解决困难地区用电难的问题,使电力真正为不发达区域的生产升级和生活提升提供坚实的网络和能源基础,在有效提升电网规划针对性的前提下发挥出电力企业保护发展、提升经济、优化生活的深远价值和带动作用。在经济发达区域进行电网规划工作要针对电能的高质量、高安全传输,将成熟而稳定的电网模型和电力技术应用到电网规划之中,有效提升电网最大供应能力、配电压水平、功率因数、最大负载率等关键参数,做到对现有电网的持续改进和系统完善,形成科学而全面的电网供电评价体系,为高质量的电网规划工作开展提供良好的体系基础和策略前提。未来电网规划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布局的持续优化和系统改进的层面上,针对配电自动化的目标进行电网的全面建设,突出电网稳定性、供电恢复能力等关键信息和数据,以更准确地电网操控和管理有效实现成本最低化、效益最大化目标。
        2.2规划框架方案分析
        新能源电力接入一定会给电网规划带来一定的改变和影响,这也就要求相关的规划人员根据实际的新能源接入电网情况,制定出一个合理科学的规划框架方案。首先我们就必须要依据整个电网的容量对规划框架做初步的预判工作,紧接着针对相关方案做细节上的评估和研究,当完成好整个计划的评估工作以后,才能完整的确定出规划框架的方案。

另外,我们也要对不同类型的电网框架方案做出一个详细的研究报告,通过该研究报告,我们可以作为新能源准确接入的依据和标准,如果新能源接入电力,可以满足相关的要求就可以适当降低传输中的输电容量,这样也能够减少相应的支出成本。电网规划框架方案的运营成本和投资相关成本也是规划框架方案探究的一部分因素,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外在条件,我们才能保证电网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和预期中的一样完美。
        2.3消纳能力的确定
        消纳能力是电网规划方法完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在新能源消纳能力判定时需要按照月的方式对具体内容进行划分,同时对其实施明确的标记,将其作为判定消纳能力最为根本的条件。在此基础上相应工作人员需要对电网规划模型实施分析来对新能源时序处理进行模拟,能够得到相应的变化曲线,以此来分析判定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相应的电网规划方法,从而进一步推动电网的建设发展。除此之外,在消纳能力判定过程中需要按照全年的时间段对消纳能力判定集进行整合,一定要加强此方面的重视。
        2.4提高电网规划的可靠性
        在电网规划工作中要从线路优化和网络结构节点系统化的角度提升整个电网的可靠性,采取网络优化策略和系统改良方法针对性地提升整个电网的技术指标和安全运行水平,获得更为精准的线路结构,进一步提升电网实际运行的可靠性水平。应当确立电网规划中网络结构改了的基本原则,让电网实现体系上和路径上的优化,最大化地考虑网络范围内每个负荷的特点和每个节点的供电范围,在平衡好供电距离、变压器分布形式的前提下是电网供电中负荷做到进一步系统调整和科学分布,确保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电网规划工作中应重视供电范围、停电时间、维修次数等重要参数,以可靠性作为前提对电网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隐患进行评估,建立起电网供电可靠性的专业化、系统化模型,全面覆盖电网、电气设备、电力设施等关键环节,使电网供电过程得到数字化、智能化的调控,更好地提升电网供电的连续性和可靠性。规划电网的工作中还应该借鉴历史资料和事故信息,形成对现有电网运行实际情况的系统性认知,更好地设置故障应急处理体系和事故预防机制,在规划的层面上提升电网整体运行的可靠性和精准性。
        2.5进一步提升处理大数据的技术水平
        结合我国电力目前发展情况来看,电网规划融入电力大数据的速度要远远高于工作人员数据信息的处理速度,从而导致电力大数据信息资源在应用阶段,可能会诱发资源利用不合理等现象。为了规避此类问题的发生,供电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引进先进的处理技术,切实提升电网规划体系工作水平。比如:工作人员可在电力大数据信息处理模块中有效结合传感技术与光纤技术,以此来实现电力大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确保在智能电网规划中电力大数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结语
        新能源已经成为国家能源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今后能源发展的方向。新能源的并网问题已经成为了相关部门需要面对的问题,为了对新能源进行有效消纳需要对电网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本文研究了面向新能源消纳的电网规划设计方法。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新能源电网规划提供一定参考和帮助,对于进一步推动新能源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东.浅谈做好电网规划的方法[J].通讯世界,2019,26(07):277-278.
        [2]耿彩玉.负荷预测在县级电网规划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9(05):128.
        [3]殷彦龙.城市电网规划建设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探讨[J].低碳世界,2018(10):102-103.
        [4]曹勇,雷涛.浅谈城市电网规划现状及解决办法[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12):70.
        [5]邓亚伟,王康,戴明明.智能电网下现代城市电网规划探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0,38(06):215-2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