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降低农村电网线损的有效措施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第1期   作者:何万珣 保金花
[导读]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工业、农业也在同步发展,跟随城市化建设的脚步,
        何万珣   保金花
        青海三新农电有限责任公司   青海  810500
        摘要: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工业、农业也在同步发展,跟随城市化建设的脚步,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其中也包括对电力的需求。通过对线损原因的追踪与分析,发现导致线损的因素除了电阻作用与磁场作用等客观因素外,供电所的日常管理漏洞也是导致线损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农村电网;线损
        引言
        电力能源在传输过程中,极易受到人为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电能输送、管制、分派等环节产生一定的电能损耗,这种电能损耗就是电网线损,而电网线损率直接影响供电企业的运营状况和经济利润,电网线损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所以要求供电企业及时查找出具体的问题所在,追根溯源,从根本上降低电网线损率,从而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1农村电网线损的主要原因
        末端用户电压偏低。对部分高损台区末端用户电压进行测量。部分高损台区末端用户用电电压低于198V,电压偏低,对症结影响大;线路状况差,设备老化严重、导线线径小。对台区负载进行统计分析,查看线路、设备现状,对导线线径进行现场核实。大数据平台查看泉塘供电所负载状况,负载率平均超过75%,重载、负载率超过100%,属于过载,对症结影响大。现场查勘设备现状,导线线径以LGJ-2×16为主,线径过小,对症结影响大。三相负荷不平衡。系统对高损台区总表三相负荷进行核查。采集系统查看高损台区是否存在三相负荷不平衡,若不平和对症结影响大;低压线路巡视不到位。调查泉塘供电所跟班稽查开展情况。针对泉塘供电所线损率超过10%的高损台区,未开展跟班稽查,对症结影响大;计量表计安装不到位。对泉塘供电所高损台区现场用户表计安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存在高损台区用户临时用电未装表或挂钩抽水用电未计量,对症结影响大。
        2降低农村电网线损技术
        2.1合理配置变电站
        目前有很大一部分的变电站点没有得到合理分配,而这也是造成线损情况的又一原因。面对这样的情况就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变电站进行合理的分布。在一些地区,变电站点分布要么过于集密要么过于疏松,没有依据规则进行分布。针对电能需求量大、人口密集的地方,就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变电站进行建设,使之具有合格的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用电需求。总的来说,可先在一些地区进行试点,继而根据实际情况对电网结构进行合理的完善和优化,最终使服务质量得到有力提升。
        2.2积极运用新技术
        造成电能输送系统出现线损情况的因素很多,电网配置方式、载荷运转情况、线路的建设水平及电网系统管理水平都会引起线损情况的出现。为使线损情况得到降低并使供电质量得到保障,需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线损减少进行完善和创新。因此,为使电网的可操作性及灵活性得到提升并改革原有的落后技术,合理运用、推广新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在农村电网输电设备里面柔性输电技术是一项新兴技术,运用此技术就可对一些电器量进行有效的使用和控制。一般使农村电网输电线路的输电容量得到有效提升的方法主要包括动态增容技术与静态提温增容技术,相比而言动态增容技术更具优越性,可在不影响现有技术规定的基础之上,对线路已有的隐性容量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使输电线路的输电容量得到大力提升。
        2.3状态监测技术
        状态监控技术主要包含线路覆冰监测技术、导线温度监控技术、绝缘子污秽状况监控技术及线路偷盗监测技术等,这些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输电技术的发展。当前实时监测控制技术得到了创新发展,状态监控技术也在输电线路中得到了合理、有效的运用。另外还需在对诊断技术及监控设施进行合理运用的基础上建设完善出多方位、多功能的监控系统,旨在对输电线路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

这样就可及时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可行的措施,使故障得到控制和恢复,最终提升供电质量以及电网的可靠性。
        2.4?配电自动化系统
        一般来说10kV配电自动化系统具备诸多功能,主要包括信息采集与监控功能、电网应用分析处理功能、馈线自动化功能及系统互联功能等,可对电网的运行情况进行有效控制、管理的系统就是配电自动化系统,而此系统也是配电自动化得以实现的主要部分。另外,电网自动化系统还具备自愈的功能,可先对电网里面的问题进行检测,并在此基础上对该问题进行修正,为人民群众的正常用电提供保障。配电自动化系统还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安全性,能对一定范围内的自然灾害及人为破坏进行抵御,并将破坏控制到最低程度,这样就可有效防止大范围停电情况的出现。配电自动化系统还能对潮流分布进行有效的完善,旨在使线损情况降低,继而提升电网的质量以及运行效率,并对设备工作情况做出合理有效的监控。
        3供电公司降低农村电网线损的有效措施
        3.1建立健全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
        对于电网线损中的管理损耗,主要是人为因素导致的电损,这就要从制度角度出发,加强对供电运行的每个环节涉及的工作人员进行管控,建立健全人员管理制度,使工作人员的各环节工作都能严格按照工作标准进行,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和岗,将工作内容量化,加强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按标准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通过责权的划分,可以有效地监管人员的工作,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可以促进员工、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减少因管理漏洞导致的电网线损线。
        3.2增加无功补偿设备,加大监测力度
        供电线路输送有功功率的同时也会伴随着无功功率的输送,尤其是距离比较远的供电,无功功率大大增加,从而提升了电网线损率。针对这种情况,要求在电路布局过程中充分考虑降损的措施,将变电站的集中补偿方式和用户端的无功补偿方式相结合,在规划布局时要合理设置补偿电容器的安装位置,增加电网中无功补偿设备,使用自动化的无功补偿设备并加强对无功补偿设备的监测工作,通过加入无功补偿设备不仅能有效降损,还能提高供电企业的电能质量。
        3.3加强电网线路的检测和更新工作
        供电企业每年都会对老旧电力设备进行更新和替换,以固定的频率对电网线路及设备进行检测和监管,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旦发现有问题的电力设备就要及时地进行更换或维修,每个供电企业在年度预算中都会针对这项工作预留一定的资金,保证对问题设备、残次设备进行检测和更换,可以有效地降低电网线损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工作人员在定期监测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规律,在供电线路中使用节能输变电变压器也是可以对电能损耗进行降损的有效措施。
        3.4优化电网线路架构
        电网线损直接受到供电线路长度和线径的影响,线路越长、电阻越大,电网线损率越高。供电企业应优化电网架构,科学配置电源与线路,采用规避、迂回供电线路,以容量小、半径短和布密点为原则,对输变电变压器安装的位置进行合理设置,减小供电半径,从而降低电网线损率。
        结束语
        综上,因为诸多原因,在输送电能的过程中线损情况常常出现,在给供电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工作人员要将技术降损和管理降损有机地结合起来,完善电网线路管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降损措施,从而降低电网损耗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兴攀,李可,等.宣威市配电网络节能降损方案研究.电力学报,2018,2.
        [2]姚东海.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与优化册.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9,6.
        [3]栗剑.农网降损管理新技术应用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