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剑伟 林艺秋
泉州供电服务有限公司安溪分公司, 福建 泉州 362400
摘要: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口稠密程度的加剧,配电网的优劣问题,会直接或间接的导致供电服务的质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等问题,电力系统是保障各行各业稳定建设和发展的必要基础。我国在国家战略层面上提出的“能源革命”战略、“互联网+”计划、“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还有目前正在积极实施的电力改革和新型工业化建设等,为电网的发展和变革提供了重大机遇。本文主要分析配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找出控制配网供电可靠性发展的因素,并以此得到得到解决供电可靠性的方法,目的仅在于同行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配网管理;可靠性;问题;提升措施
引言
对于我国供电工作,人们有着越来越高的标准和需求,正是如此,才更应该重视配网管理,希望能够从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更加完善的强化方案,以保证我国配网管理细节能够更加有保障。配网管理会直接影响供电质量,因此,利用现有的技术和理论,强化配网管理效益,保证电力企业能够得到更多的收益,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加强配网管理和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士提供从参考。
1 供电可靠性指标
供电可靠性指标是供电企业对自身向用户提供电力的供电能力的体现,也可以反映社会各界对电力企业供电能力的满意程度,同时也是电力系统从电网规划、设计、设备制造和安装,直至生产、运行、营销、管理等各方面的质量和水平的综合体现。供电可靠性一般利用供电可靠率进行考核。供电可靠率是指在统计时间内,对用户有效供电时间总小时数与统计期间小时数的比值,记做RS-1。
RS-1=(1-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统计期间时间)×100%
用户平均停电时间是指用户在统计期间内的平均停电小时数,记作AIHC-1。
由公式可以看出,要提高供电可靠率就要尽可能缩短用户平均停电时间,而降低用户平均停电时间途径有:减少停电次数、缩短每次停电时间、缩小每次停电范围。
2 影响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因素
2.1配网结构。所谓的配网结构就是指线路网,而线路网主要是由配电线路组成的,一般来说,需要利用配电线路才能够将电力输送到用户的线路中,从而为用户提供电能,而保证配电线路的正常配置就需要高压配电线路和低压配电线路这两种线路的相互配合。对于配电线路的建设要求是非常高的,所以,应该保持供电能够持续,这样才能够降低线路的损失,从而提升输电的效率。
2.2变电因素。变压器发生故障会严重影响10kV配网电压供电的稳定性。造成变压器故障的主要原因有变压器铁芯被烧毁或者短路,线圈间出现短路现象,开关接头漏电等;配电室和开闭所的电缆进出线部位也是故障的多发区,特别在电缆断头及中间接头处,很容易发生故障,需要相关单位进行重点防范;在10kV真空、少油断路器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载流能力降低、绝缘性能降低、机械操作性能降低等现象,造成这些故障的原因主要是开关部位出现故障;另一方面,绝缘强度降低、线路受潮短路等是电压互感器常见的故障。
2.3自然灾害。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自然灾害也比较频繁,配电网很容易受到如雷电、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雷电对配电网的影响较大,在被雷电击中后,配电网绝缘子可能会受到损坏,严重时会导致电力设备的毁坏,使供电中断。洪水也可能会对配电系统造成影响,主要体现在对配电网导线和塔基础的冲蚀,导致倒杆事故的发生。另外,台风对于配电网的影响更大,强风可能将杆塔直接刮倒。
2.4配网的闪络。通常来说,配网在运行的过程中,设备一般会产生较高的工作电压,如果绝缘表面有污渍,设备表面的污渍累积到一定含盐量,在潮湿的环境中很容易引起闪络。从另一方面来看,设备表面污渍也容易降低绝缘的冲击性能,当遭到雷电冲击和内部电压冲击时,很容易发生闪络。
3加强配网管理,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3.1优化配网结构,提高设备装备水平
梳理配网线路、理清线路归属,尽量分区分片实施供电,避免交叉混乱的供电状态;采用适中的线路供电半径,一般情况下,10kv线路的供电半径在A类供电区不宜大于2公里,在B类供电区不大于5公里,在C类供电区不大于10公里,0.4kv线路的供电半径在A和B类供电区最好不大于200m,在C类供电区不大于400m;提高线路的绝缘能力,更新或改造那些老旧或故障率高的设备,从而增强线路的性能;在线路开关处和分支处增加故障寻址器,提高故障查询能力,缩短故障排除时间。
3.2 降低故障率
电网工程量与日俱增,新型设备被应用到工程中,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输变电设施稳定性,导致传统检修模式无法实现对设备的检修。要防止设备本身故障,及时的更换和淘汰陈旧的配网设备,对现有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加强对警示标语的设置,避免由于施工问题导致的配网运行故障。加强保护知识的宣传,减少破坏行为,加强防雷设置,根据配网线路做好外力破坏预防。增强事故处理能力,制定应急处理方案,进行定期的演练,避免突发事故导致的故障升级。及时对现行线路进行备案整理,据此调整应急方案,避免信息滞后导致的处理能力下降。供电企业要把握设施运行状况,辅助超声波、带电及紫外线等技术,实现对设施负载率、故障次数等工作的处理,通过定量分析结果指导检修工作,在保障正常供电前提下开展检修工作。
3.3提高配网管理水平
第一,有关部门要加强配电网的维修与保养,有关人员要及时维修问题设备,并及时对使用时间过长的老旧设备进行更换,避免相关设备超负荷运转,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第二,及时清理配电网周边环境,避免建筑、园林的规划与电网设计相冲突,减少因为树木生长等因素造成短路等故障。第三,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通过对企业专业人进行职业培训,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并依照有关规定加强监管,减少因工作人员疏忽而引发的故障。第四,要细化责任制度,将工作责任落实到员工个体,加强员工管理,避免故障发生时难以确认事故责任人。第五,制定赏罚分明的奖惩体系,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第六,积极宣传有关法律法规与国家政策,通过进社区、进农村等活动,宣传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的重要性,使居民养成合理用电、节约用电的自觉意识,推动区域环保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另外,通过对配电网设备的检测可以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与安全性,并根据检测结果判断该设备是否需要进行维修。配电网设备检修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年限,降低了企业的有关成本,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配电网的检测主要是利用计算机与传感技术,不间断的实时检测有关设备,根据检测结果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此外,企业必须建立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技术体系等,将设备的故障信息、运行情况、安全隐患等问题及时录入检测与维修系统中,为设备的状态件检测与维修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
4 结语
近几年,我国电力企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效果,但与目前的供电需求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需要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进一步加快电力企业的发展。在电力运行的管理问题中,利用加强配网运行管理,建立正常运行的电网系统,有利于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国家电力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朱素群.浅谈配网管理对提高供电可靠率的作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7):39-40.
[2]金正满,张勇,王薛桥.加强配网管理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7(36):31-32.
[3]姜良巧.分析规划区域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J].科技传播,2016(16):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