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大忠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 265116
摘要:如今,核电机组设备设施自身的可靠程度与运行的品质处于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核电站能够保持长期稳定运行的状态中。所以,对核电站业绩水平产生影响的因素目前主要是电站运行与大修,为了保证核电站自身的业绩水平,就需要明确大修计划管理细则,特别是在进行多机组换料大修工作时,需要特别关注计划管理体系的落实,从而提升核电站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关键词:核电站;多机组换料;大修计划;管理
引言:核电站换料大修工作的规模比较大,过程相对复杂,对安全品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工期比较紧,任务繁重,为了保证核电站的运行效率,就需要在保障安全与品质的基础上,对大修工作进度进行调控,做好大修计划的管理工作,为核电站更好地进行营收奠基。
一、核电站大修计划管理应用实践
1.管理组织模式
(1)直线型
直线型的管理组织模式呈现出较强的层次性,对一些职能管理的部门进行了设置,主要是发挥出不同类型的行政管理作用,员工大都是按照专业予以划分,每一位员工都对应直接的领导人员,员工需要向领导做工作汇报,从而保障组织体系直线作用的发挥。这一类型的组织会对不同专业的协同作业产生不利影响,对于接口复杂的大修组织管理体系存在比较多的局限性,并不适应多机组大修管理项目。
(2)矩阵型
矩阵型的组织融合了直线与项目型两种组织产物,能够适用于日常业务运营,也能够运用在项目体系中。在矩阵型的组织当中,项目经理承担着协调以及促进者的作用,项目经理自身的权威性水平相对较低,甚至部分人员处于兼职的状态中。在一些项目组织当中,存在专门的项目经理与管理队伍,项目经理的权威性相对较强。在矩阵型的组织体系当中,能够在不同职能部门当中对专业人员进行抽调,从而形成专门的项目团队,在团队任务结束之后,抽调的工作人员重新回到之前的职能部门中。一般情况下,矩阵型组织对应的直线职能部门属于长期性的组织体系,项目团队却表现出临时性的特征。
2.大修计划管理系统创建
大修计划管理系统涵盖着大修中长期的计划、预防性的数据库、大修计划准备与执行和反馈等。在计划进行制定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企业的发展与预防性维修计划、改造性项目计划编制等,调整每年机组大修工作的执行结果。预防性的基础数据库能够为大修计划管理工作的进行奠定基础,其需要结合不同类型的大纲进行创建,将不同类型大纲当中维修与实验的要求整理成为相应的预防性项目,大修准备以及执行计划的制定属于大修计划管理体系的关键元素,需要结合大修准备时间表编制大修准备计划,其中涵盖着大修准备过程中的全部工作内容,计划工作人员需要每周予以跟踪与更新[1]。
3.大修计划标准化
为了能够对大修项目进行合理安排,对资源组合体系进行优化,进一步规范核电站大修工作体系,需要结合如今核电厂的规划要求,根据大修的具体性质,将大修工作划分为五年大修、十年大修以及年度大修等不同的类型。结合不同类型大修的具体特征,提升大修计划管理的标准化程度,使得不同类型大修工作的关键项目、路径与工期等内容得以有效规范。在进行大修工作时,十年大修工作量是最大的,项目也是最多的,所以对应的工期最长,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大修工作。五年大修的项目数量会减少一些,年度大修的项目数量是最少的。
二、核电站多机组换料大修计划管理问题分析
1.计划管理工作需要强化
随着核电厂的不断发展,多机组大修管理模式与制度体系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然而随着机组数量的增多,组织管理的难度以及所涉及的工作范围不断增加,大修组织管理工作的重点会产生本质的变化,为了对大环境下大修管理工作的需要进行满足,如今的管理模式需要调整为项目群管理,站在企业发展的层面上优化大修项目计划与资源的配置。
2.计划管理软件未及时升级
如今,核电站所使用的计划管理软件属于小型的计划管理软件,如今,大修计划管理工作的力度水平不断提升,计划管理领域处于持续拓展的过程中,这一软件的局限性逐渐凸显出来,无法对多机组的大修环境进行适应,总的来讲,这一计划管理软件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无法对计划管理平台的需求进行满足;无法直接展示分析报告,动态反馈不及时;无法对计划库的内容直接进行引用和管理,同时也无法对不同项目资源进行分析以及共享[2]。
三、大修计划管理工作优化举措
1.强化项目群管理意识
因为核电厂进行换料大修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每一台机组进行换料大修大约需要一个团队运作大约一年的时间,同时需要进行一些大修准备与总结工作,所以全年的大修任务相对比较繁重,此外,换料大修工作品质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业绩水平。为了使得核电站的运营业绩水平得以全面提升,就需要在对大修项目管理意识进行强化的技术上进行大修项目群管理工作,提升团队的工作效率水平,避免出现人为失误的问题。在进行多机组项目群管理工作时,需要对多机组项目群经理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统一规划多机组换料大修的工作,对资源进行统一配置,为了能够为换料大修工作营造出优质的外部环境,此外,还需要对单个机组换料大修的运作状况进行监控,使得项目群管理工作需求被满足,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进行项目群管理工作的关键人物便是在整体上管控多个机组与项目,重点对不同资源的配置矛盾问题进行处理,实现利益均衡的效果。
2.大修计划模块与标准化
为了能够有效积累大修工作的经验,一般情况下,大修计划被分为了参考性与执行性计划。执行计划指的是在进行大修工作时,结合大修的实际状况对可行性的大修计划进行编写,参考计划能够为执行计划的编写提供必要的基准。
大修的参考计划相对理想,其只是站在理论的角度上对工作完成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并未将技术、管理、专业素养等可能影响计划的因素考虑在内,更未考虑到维修合格的概率、突发性事件等不同的因素,其意义是为核电站大修计划的制定提供必要的参考,也是管理人员对大修计划进行审批的关键参考依据。
大修的执行计划指的是在参考计划这一基础之上,对不同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结合年度大修项目与机组的实际状况制定出可行性比较强的大修计划[3]。结合历次大修工作反馈以及核电站的实际状况,核电站对大修参考计划进行编制,这也是大修执行计划制定的参考与计划,对大修计划不断进行优化,对大修工期进行压缩,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所存在的差距。核电站大修参考计划当中的不同项目是按照相关的逻辑关系进行联系的,是分阶段、按照窗口进行编排的,同时需要结合不同窗口的特征与技术规范要求,对大修参考计划予以模块化与标准化的处理。
结束语
核电站的多机组换料大修工作的复杂程度相对较高,同时大修工作效率水平会对核电站运营品质产生直接的影响。对此,需要落实大修计划管理的举措,结合核电站的实际状况,对大修计划进行编制,使得大修工作能够如期有序开展,提高大修工作效率水平,保障核电站的持续稳定运转。
参考文献
[1]王志杰.核电站多机组换料大修计划管理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探究,2019(12):68-70.
[2]苏坦尔.核电站大修工作计划的有效制定与落实[J].核电站检修(上),2017(5):39-41.
[3]陈梦.新形势下核电站检修工作计划管理系统优化[J].核电站体系管理,2019(1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