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
枣庄山源建筑材料检测有限公司 山东省枣庄市 277200
摘要:近些年,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带动下,建筑行业也随之发展得如日中天,建筑工程的数量与日俱增。由于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要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达标,就需要落实建筑材料检测,做好质量控制,从源头上和在施工过程中保证材料质量达标。同时,在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中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确保检测过程中良好的控制和管理,满足检测要求。本文结合当前通行的关于建筑材料检测技术内容进行介绍和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到相关岗位人员,在未来的工作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掌握建筑材料检测控制技术,提升工程质量把控,对具体的作业内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问题;方法
1导言
在工程项目中,建筑材料检测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策略,通过材料检测结果的精确分析,杜绝了劣质材料的使用,从材料质量控制的角度进行了工程的质量控制。事实上,在材料检测的过程中,诸多因素都会影响检测结果的精确性,为保障材料质量控制成效,相关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必须要切实加强检测全过程的管理与控制。
2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的意义
2.1质量检测是建筑工程的基本条件
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是工程施工的基本条件,材料质量不符合施工要求,使用再多的材料也无法完成工程建设。建筑工程需要在各个阶段检测材料质量,保证建筑工程材料在施工前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其中设计阶段和采购阶段的材料质量检测是重点。建筑工程材料的种类复杂,但无论哪一种材料在正式使用前都必须经过质量检测,只有通过质量检测的材料才能投入使用。
2.2质量检测可以推动新材料的应用
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能够推动新材料的应用。建筑工程对材料质量的要求比较高,为防止材料质量问题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等,必须对建筑材料进行质量检测,而新材料正是在这种环境下研发出来的,相比传统材料质量更高、成本更低,所以,随着材料质量检测重要性的提高,新材料的应用和推广是必然的。
3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3.1材料管理缺乏规范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材料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必须依托于科学且规范化的管理手段,积极实现专人化管理,以此来更好地提升管理成效。但当前阶段,建筑材料的管理明显缺乏规范性。比如在管理过程中,没有结合建筑材料的特性等来实施针对性的管理,这就使得建筑材料的管理相对比较混乱,难以提升其管理水平。再比如在运输过程中,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予以应对,这同样容易增加材料管理的整体成本。
3.2检测环境因素
外界自然因素会对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建筑工程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类型的建筑材料,不同的建筑材料在检测过程中,有些存在检测环境的要求,比如,一些材料在检测时要求要尽量保持外部环境的稳定性,一旦存在较大的外部环境变化,可能会干扰正常的检测流程,导致检测结果与实际存在较大的误差。比如,在水泥的检测过程中,当处于不同的检测环境下时,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性非常大,大多数型号的水泥都是在特定的实验室内进行的,不同的实验室内,检测环境、养护条件、监控手段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在水泥强度的检测过程中,养护条件会对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室温、养护箱条件以及水中养护等对于水泥强度的影响十分显著。在有关的检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实验室温度需在18℃~22℃,相对湿度需在50%以上的要求。由于水泥性质的特殊性,当温度稍微有所变化时,水泥性质将会受其影响,在同等条件下,当温度上升1℃~2℃时,水泥将很快熟化,在此条件下,水泥强度将大大提升,如果检测的温度条件不符合要求,将会使得检测结果与实际存在较大的差异。
3.3人为因素
由于赶工期或其他原因对材料检测过程进行了过度精简,导致检测结果还未出,就已经进入到下一道工序,如焊接后未及时检测就开始浇筑混凝土,当钢筋检测结果表明该型材料不符合质量要求时,由于后续作业已经完成,再对其进行返工所需投入的工期费用就会大大增加。而且施工企业为了保证自己的经济收益,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容易出现不配合检测机构要求,拒绝返工,导致已经明确出现质量问题的结构,被长时间放置对与其相连的结构质量安全构成威胁。对半成品或成品进行运转堆放时,由于不合理操作导致事故,如强度还没达到预定等级就对钢筋笼进行吊装,导致后续结构出现不可逆的影响。野蛮运输导致材料受损,在材料运输过程中,为了节约时间,未对相应的材料或半成品进行有效的保护,导致在运输过程中,由于碰撞磨损导致材料受损严重无法正常投入使用,造成这部分材料的浪费和材料成本的增加。
4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控制方法
4.1恰当确定检测项目
建筑材料的检测过程中,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在检测工作开始之前,专业的检测人员需要结合建筑材料的类型,选择恰当的检测项目,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建筑材料具有多样性,无论是开展何种的检测项目,都需要由专门的技术监管人员来做好监督与管理工作,使得其检测能够符合行业标准,比如,在水泥的检测方面,需根据水泥的批次来进行凝结周期、细度、安定性以及强度的检测;如果建筑工程中选用的是C30等级的混凝土,需重点进行混凝土压缩性能的检测。
4.2提高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
检测人员的素质不仅仅体现在可以正确操作检测仪器,并且将检测结果进行数据计算,还体现在检测人员能够根据不同的检测对象特点制定合适的检测方案,并在检测过程中能够独立判断当前环境,可能对检测结果精确性造成影响的因素,有明确的思路,能够采取相应措施,将这些可能会造成最终检测精度偏差的内容进行杜绝。另一方面是检测人员应该具备对检测仪器当前使用状态和日常维护保养,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背景,能够在检测工作进行之前,就对参与检测过程的仪器设备当前运行状态和老化程度进行判断并能够施以合适的处理方式来保障检测仪器在投入检测环节后能够发挥正确的检测效果。检测人员应该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素质,在检测过程中能够自发对一些可能会影响到检测精度的因素进行隔离,并且在读数和事后检验过程中,能够以高度的责任心对最终的检测结果进行核验确认。
4.3提高对材料检测环境的控制
检测人员在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过程中必须控制好检测环境稳定,保证温度、湿度、震动、粉尘等因素不会影响材料检测试验。检测人员在试验过程中需要通过温度和湿度检测器观测参数是否发生变化,尽量保证实验室隔音和干净,最好通过电子设备实现对检测环境的自动化控制。
4.4加强检测设备的检查和操作
检测人员在对材料进行试验检测前,必须检查检测设备是否正常且参数是否归零,然后再按照试验室检测的规章制度检测不同类型的材料,将试验步骤和数据记录到试验档案中,方便核查检测试验结果。
4.5降低试验误差
建筑材料的检测过程中,专业检测人员需要根据检测的实际需求,以检测标准为指导,选择恰当的检测方法。实际上,在检测时常常存在检测人员未严格根据相应的标准进行检测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在检测过程中加强误差控制,比如,在钢筋的拉伸试验时,只试验到试件出现颈缩而不将其拉至断裂,是不符合试验要求的,而这种情况必然会造成一定的检测结果误差,针对这种情况,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检测误差的控制,做好试验、检测全过程的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材料检测事关整个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以及最终的完成进度情况,是一个工程建设质量保障的基础,建筑工程必须加强材料质量检测管理和监督,保证质量检测结果绝对真实,否则建筑工程质量无法达到验收标准,还会威胁施工人员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付学超.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上),2020,18(9):64.
[2]黎治秀.影响建筑材料试验检测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其控制方法研究[J].建筑建材装饰,2018(1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