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光栋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西供电公司 青海省 格尔木816000
摘要:解决输电线路消缺是传输输电设备运行管理的重要环节。消缺的效果与传输线的本质安全以及运维人员的验收工作量有关。在本文中,我们将说明如何基于图像分析技术消除缺陷并管理传输线的验收,解决了由于停电的时间限制而无法完全接受传输线的问题,并提高了传输线的安全防范能力。实现了自动验收线路消缺,并提高输电效率和设备运行与维护水平
关键词:输电线路消缺;图片验收管理系统;研究
前言:输电线路消缺和验收是传输设备缺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消缺质量与传输线的安全以及操作和维护人员的工作量有关。因此,有效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和改善输电线路消缺的验收管理,是提高输电线路安全防范能力,提高输电设备运行维护管理效率和水平的重要手段。
一、消缺模式探索的必要性
随着输电线路逐年运行,近年来,线路本体及线路通道内的缺陷隐患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线路通道树障隐患,数量多、生长快、协调难、清理难度大。
如今,发现一处隐患危险处理一处的灭火式消缺,会消耗大量人力和物力,仍然存在缺陷解决久商不下,超期未消而而导致的导线对树的放电事件尚未解决,无法满足设备本身和传输线通道的长期监控、管控要求。迫切需要寻求新的操作和维护模型,以在保持相同的操作和维护成本的同时提高传输设备的整体管理和控制能力。
二、线路消缺验收现状
当前,输电线路消缺检查和管理主要是人工完成的。方法如下。在人工登塔检查和验收的基础上,通过人工检查和验证消缺前后所拍摄照片的进行核实。一方面,此方法的缺点是必须人工手动检查照片,这非常耗费工作量,难以在消缺之前和之后直观地查看照片,并且容易出现视觉疲劳,导致错误判断,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严重损害人类视力。另一方面,必须手动输入特定的删除效果信息,该信息仍然非常耗费工作量,无法满足信息管理需求。同时,由于线路停电时间的限制,在消缺地点进行抽样检查和图像丢失检查的时间较长,导致实际工作中的验收不完全。它可能会留下一些潜在的危险,从而导致整个生产线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因此,简单的手动“图像识别”功能需要由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代替。这减轻了体力劳动的负担,并提高了输电设备的效率和操作维护的水平。
三、研究思路
基于图像的“图像识别”和分析功能,使用当前维护过程中正在执行的整个维护过程的当前摄影状态,使用图像处理技术来分析底层特征和上层结构并提取信息借助照片中的一些智能性的信息,我们实现了自动验收线路消缺。
四、系统设计与实现
(一)扎根理论方法
扎根理论是一种更科学,有效的定性研究方法。这种理论最早是由两位社会学家Galsser和Strauss于1976年提出的。所谓的扎根理论是通过系统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而发现,发展和临时验证的理论。在某些情况下,它指的是研究方法,在其他情况下,它指的是基于该方法得出研究结论。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是不断将数据转化为比较,思想,分析,概念并最终建立理论的过程。这种强调数据和交互作用的方法使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持续,密切的交互作用以及与研究对象的密切观察来收集数据,并在交互过程中继续保持理论敏感性以完善新的结论,并在得出结论和提炼方面增强研究。该研究方法的核心是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过程,包括理论演绎和理论归纳。
它分解,识别和概念化收集或翻译的文本数据,并以适合于可用性和核心类别过程的方式重新抽象,改进和综合概念,类别之间复杂的交错之间的本质关系是源自研究的理论。
(二)系统设计
1.图片信息分析
通过对线路维护过程中拍摄的许多照片进行系统分析,照片在文件命名,像素数目,分辨率和文件大小方面有一些共同点。但是,要实现上述通用性,需要执行与管理图像收集有关的任务。
2.图片采集管理
创建拍摄设备参数设置,拍摄的数量和质量,图片规范命名和位置以及图片文件夹名称。施工部门需要根据需要收集和管理消缺前和消缺后的照片,同时消除缺陷。
3.系统设计
根据通用性按规定收集照片。Net Framework操作环境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框架来开发批处理图像分析和处理软件,以针对消缺和已删除图像的基本属性和特征以及VBA工具的差异,并使用Office对象模型来分析其中包含的大量信息。几种类型的图像对象除了这些对象的基本特征和属性之外,还使用图像搜索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来获取和分析过滤后的对象内容并自动接受这些属性信息内容。它实现了消缺前后图像的自动匹配,自动接受,消缺结论的自动判断,消缺的自动统计以及消缺接受报告的自动生成。
(三)系统运用
要使用系统接受线路消缺,用户必须执行以下步骤并进行操作:
步骤1:准备一台装有Windows XP或Windows 7系统,办公软件(主要是Word和Excel)以及.net Framework 2.0或更高版本的操作环境的计算机。
步骤2:准备一个清单,列出符合指定要求的所有缺陷,并消缺前后的照片。
步骤3:启动系统程序,然后选择要接受的图像的路径。
步骤4:系统提供用户可以查看的分析结果,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关注点进行仔细查看。
其中,分析结果页面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使用15英寸或更大的显示屏,以使分析效果更容易看清。视觉效果对用户而言将更加直观。
结语:综上所述,用于特定对象的图像分析技术已应用于工业,检测,遥感,计算机,军事和其他技术。 图像识别技术和三维图像技术的研究在计算机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本文中,我们将使用图像的基本特征和属性在接受和管理线路消缺方面取得特定的结果。主要标志是:(1)减少了人工登塔架验收工作量,节省了运维成本,减少了线路停电时间,线路可靠性得到了提高。(2)实现了智能数据处理和接收,改变了传统方式,工作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3)在维护数据标准化的同时,提高档案数据的标准化。
参考文献:
[1]刘宝龙,龙腾辉,李晟,冯强强.基于互联网+的输电线路全民护线消缺模式探索与实践[J].红水河,2019,38(06):51-53.
[2]赵向东,应海珏,刘宏秋.多旋翼无人机高压线路消缺技术的优化研究[J].数码世界,2018(07):284.
[3]苏良智,吴坤祥,郑琪,江洪成,许杨勇.基于图片分析的线路消缺验收及管理方法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6):19-21.